↑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汉代察举孝廉起初分区察举,后来演进到按照户口比例分配,制为定额,由是参与政治机会开放给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按照人口比例来选拔。汉代察举制作出这样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彰显公平公正的原则

    B. 保障人民参政的权利

    C. 促进国家政权的开放

    D. 缓和地域之间的矛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其强调的主旨是

    A. 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 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C. 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 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余英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指出。“这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处于孤立无援的被动地位

    B. 失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C. 采取左右逢源的文化态度

    D. 缺乏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长安9市格局不一,名称混乱,甚至有的在城外,其面积占居民区的22.5%;唐长安2市东西对称,形制雷同,其面积占居民区的3.7%。这表明

    A. 汉市官府管理混乱

    B. 唐市商品经济衰落

    C. 汉市可能自发形成

    D. 唐市经济职能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10年秋,京师禁卫平的官兵剪辫。资政院通过“剪发易服”的议案,民间闻讯,大受鼓舞,广东、京津地区、东三省、上海,香港等地“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大有不可遇制之势”。这表明

    A. 剪辫易服顺应革命的潮流

    B. 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

    C. 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最高

    D. 晚清习俗变革的大众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从十多万片甲骨中精选41956片分类进行编排,共分成奴隶和平民、奴隶主贵族、官吏、军队刑罚监狱、战争、农业、商业、建筑、天文历法、祭祀等二十多个类别。由此可推知

    A. 史家的研究大都具有主观偏见

    B. 甲骨文已是成系统的文字

    C. 当时已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 当时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阐述了黄帝是秦汉以前历代帝王的共同祖先,并将秦、楚、越以及匈奴、南越、东越、西南夷等共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这种历史撰述

    A. 是对历史事实客观真实的记录

    B. 论证了宗法分封制度的合理性

    C. 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新儒学思想

    D. 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是辽、金、宋政权建都情况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东京(今辽宁辽阳)、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

    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东京(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河南开封)、北京(今内蒙古宁城)、中都(今北京)

    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县)。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由上表可推知,当时

    A.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相当频繁

    B. 北方仍具有较大经济优势

    C. 区域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

    D. 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迁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天下田土数为387万余顷,而洪武二十六年修成的《诸司职掌》则记载为849万余顷。这引发后世史家关于“讹误”、“垦辟”、“亩法差异”和“统计方法不同”的长期争论。这反映出

    A. 官修史书的不确定性

    B. 历史记录的主观性

    C. 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D. 历史事实的客观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这反映出当时

    A. 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

    B. 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

    C. 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

    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A. 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 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C. 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有一定读写能力的劳动者被认为是具有危险性和有颠覆性的人,但是到18世纪末,无知识则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最大威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制的完善

    B. 思想文化进步

    C. 工业革命发展

    D. 社会革命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由于中国的自然河流多由西部山脉流向东部平原地区,因此对于政府而言促进商品流通的最大挑战是安排南北向的水路运输问题。隋朝开挖的大运河成为元、明两朝南北交通的核心。但明朝前期,大运河的枢纽地位却经历了从丧失到重新确立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

    A. 元末农民战争的破坏

    B. 明初政治中心的变迁

    C. 东南地区市镇的兴盛

    D. 江南雇佣关系的出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这表明当时

    A. 军事的失利推动了中共调整土地政策

    B. 土地革命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C. 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D. 土地革命受到“左”倾错误严重误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题文)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 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数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A. 国内农民起义的影响

    B. 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 政府投资开办工

    D.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表为1937-1942年晋察冀边区北岳区39个村各阶层土地占有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阶层

    1937年(%)

    1942年(%)

    地主

    16.43

    10.17

    富农

    21.93

    19.56

    中农

    41.69

    49.17

    贫农

    19.10

    20.12

    雇农

    0.83

    1.01

    A. 推行三三制原则

    B. 开展土地革命

    C. 实行经济民主

    D. 建立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宋代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中出现主民政的中书门下、主军政的枢密院、主财政的三司,以及官、职、差遣的分离。这种体制

    A. 显示出理性精神

    B. 结束了藩镇割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体现了文人治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为明清时期迁入江西南部寻乌县境内的村落统计表(注:一代以20年计算)

    迁入代数

    26—30代

    20—26代

    17—20代

    10—17代

    6—10代

    历史时期

    明前期

    明中期

    明后期

    清前期

    清后期

    建立村数

    10个

    71个

    12个

    37个

    13个

    据此分析影响该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 赋税改革

    B. 民族交融

    C. 人地矛盾

    D. 小农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 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 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部分权益

    C. 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

    D. 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序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古希腊体育竞技会是希腊人献给神的祭品。为了表明自身的虔诚,希腊人将自己认为最美、最纯洁的躯体献给神,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就意味着上苍把胜利之福恩赐给了谁。这表明古希腊

    A. 体育服务于神

    B. 人神相异同性

    C. 重荣誉轻神性

    D. 泛神论占主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观经由各部部长一人副署,一旦政策或命令出了问题成是重大失误设,内阁就要下台,执政党就要下野,这表明

    A. 总统权力受限制

    B. 总统对部长负责

    C. 议会对总统负责

    D. 内阁对总统负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的保障,两种政府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段话

    A. 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B. 突出人民主权思想

    C. 反映了民主共和特色

    D. 彰显三权分立立职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从图a到图b的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 欧洲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C. 殖民主体和对象发生改变

    D. 人类文明进程加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  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7年恢复高考后,党和政府开始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将过去单一的国家计划招生,改变为既有国家计划生,又有委托生、定向生、保送生和自费生的各种计划同时并存的新的招生体制。同时将过去由国家统一分配,改变为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供需见面、择优录取的分配制度。《决定》还指出在国家统一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建设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针对建国以来高校专业设置“重理轻文”的现象,经过几年的调整,理、工、农、医专业种数有所减少,文、财、法、师等专业有所增加,专业结构趋于合理。针对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政府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如接受海外爱国人士捐赠、接受世界银行教育贷款和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获得经费支持等。

    ——据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自陈会颖《中外历史对比年表》等

    上表为19世纪中期一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筒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