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50年马克思在《新莱茵观察》上写道:“世界上最古老稳定的帝国,在英国资产阶级棉织品的攻势下,其社会已处于崩溃前夜……我们欧洲的入侵者在向亚洲进军中,在不久的将来,当他们到达长城的大门时,等待他们的,谁敢说大门上不是写着‘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对此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①英国的经济入侵导致大清帝国经济崩溃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③欧洲启蒙思想随着列强入侵而传入中国

    ④欧洲列强入侵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这次上山,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积蓄革命力量找到了落脚点,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新思路,为中国革命寻找到了新的出发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

    A.发动城市武装暴动路线 B.组织城市工人罢工斗争

    C.领导八一南昌武装起义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A. 军力不足,装备落后

    B. 阶级矛盾尖锐

    C. 妄自尊大,孤立无援

    D. 封建制度落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清初诗人屈大均有诗:“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下列政策与“银钱堆满十三行”的现象有关的是

    A.休养生息

    B.闭关锁国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雇用船工,并租赁船舶,船上装载谷物、羊毛、植物油、枣椰子……材料表明

    A.在古巴比伦社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在古巴比伦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法典维护了古巴比伦贵族的利益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高校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张骞出使西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B.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朝中后期军备废弛,但当遭受侵扰时,百姓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军队作战;有 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流传。据材料可见,明朝

    A.闭关锁国导致国力下降 B.具有较强的国家凝聚力

    C.皇权强化影响军队实力 D.阶级矛盾得到彻底缓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巴黎和会上,英国首相劳合斯乔治对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小心点!俄国布尔什维 克已经革命成功,整个欧洲的反叛情绪在高涨,别把德国逼到布尔什维克主义那边去!” 劳合·乔治强调的是

    A.避免一战后的德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B.反对对德国进行任何程度的惩罚

    C.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新国际秩序 D.维持欧洲大陆各传统势力的均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

    A.铁农具和马耕 B.青铜器和牛耕

    C.木农具和牛耕 D.铁农具和牛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战国时代倡导“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茅屋采橡,是以贵俭”的学派为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力量积极介入防治,在预防、治疗和恢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东汉时期,有位名医写出的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他被尊称位医圣,他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 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B. 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著名史学家金冲及评价中日甲午战争:“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甲午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对“新的一页”理解正确的是

    A.掀起介绍西方的新思潮 B.掀起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C.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D.掀起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由于山东在中国的地理位置重要。近代列强围绕山东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抗争,结合所学如图的时间轴中①②是

    A.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是一些国际记者、作家对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黄河大合唱》1939年3月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③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④抗日战争胜利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行

    C. 苏联的经济援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20年3月,饱受新冠肺炎肆虑的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复工复产。在1978年的中国也面临着抉择,将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这一决策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同学学习完世界史“第五单元步入近代”总结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图中“?”号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自然经济 C.社会主义经济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当代历史学家狄金森指出:(它)奠定了“王在法下”的君主立宪制秩序,巩固了17世纪40年代以来的革命成果。这里的“它”所指的法律文献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盲》 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1921年苏俄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面时间轴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方框中应填入的事件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德国吞并奥地利 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湖北是汽车零件的重要产地,因为冠状疫情的影响不能复工,全球13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受影响,很多汽车企业只能选择停工。此种现象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社会信息化 D.区域集团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一统局面下有着盛世局面和政治、思想等领域上的创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在位皇帝

    治世

    西汉

    文帝、景帝

    东汉

    光武帝

    光武中兴

    唐朝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1)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不少“治世”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表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1政治制度出现的最早朝代。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图2实行的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人物

    孟子

    荀子

    墨子

    韩非

    言论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①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3)指出材料一中哪两则言论体现了民本思想?(写序号)据材料概括韩非的主张。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朝和清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1861年汉口开埠通商,洋商洋货裹挟着欧风美雨扑面而来,现代西方工业文化的要素日益广泛地注入到城市文化体系之中,从而使武汉文化带有鲜明的现代气息和开放色彩。张之洞督鄂施行“湖北新政”,办工厂,练新军,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张之洞在武昌创设了两湖书院,开始在武汉营建近代教育体系。               

    ——中国新闻网《“抱冰堂”里看百年:张之洞“湖北新政”促成起义》

    (1)材料中“张之洞督鄂施行‘湖北新政’”与哪一历史运动有关?请依据材料概括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的第一声枪响,武汉成为现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首义之地”“共和之都”“民主之城”。武汉引领中国民主革命潮流,历经五四运动的波澜、大革命的洪流、北伐战争的炮火,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心。1927年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先后在武汉召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经受了血雨腥风的严峻考验和艰苦卓绝的斗争洗礼,走上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征程。

    ——武汉市政协网关于《历史之城暨“长江文明之心”概念规划》的汇报

    (2)依据材料判断文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武汉引领中国民主革命潮流”,并说明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3)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与我国制定的哪一发展规划有关?该发展规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开创•结合•发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欧洲人尽享来自美洲的财富,它们购买亚洲奢侈品的能力也与日俱增。没过多久,里斯本、安特卫普和其他欧洲商场便充满了中国瓷器和明朝丝绸……每年有上百万吨的香料(主要是胡椒)运抵欧洲……为了这些潜在的巨额利润,葡萄牙决心建造一条属于它自己的丝绸之路:将所有的港口,将里斯本和安哥拉、莫桑比克和东非的各商业据点都连接在一起,从印度到马六甲海峡到香科群岛都建立永久的殖民社区。

    (1)材料一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二:哥伦布与印第安人进行物物交换的同时,还把欧洲农作物品种、家禽及生产技术、生产方式传到美洲,这对美洲社会生产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烟草、可可等都传到了欧洲,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传播到世界各地。

    ——摘编自王世珍《哥伦布发现关洲的动因和影响》

    哥伦布在首次航海时就已见识过美洲人的愚钝和天真……从一开始。这些当地人就扮演着奴隶的角色。暴力的惩罚很快就成为一种常态。1513 年的古巴群岛上,村民们给西班牙人敬献上粮食、炖鱼和面包作为礼物。他们“已经是倾其所有”,但还是被“毫无怜悯之心”地杀死。

    ——摘自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你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看法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西能够使你联想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发生了什么事件?罗斯福所说“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图片A和B中任选一项,仿照示例简析该会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

    (5)结合所学,试举一例,谈谈你对习近平讲话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维克多•雨果说:“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阅读下列史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列历史人物分别是拿破仑战争的拿破仑,一战的策划者德皇威廉二世以及二战的元凶之一希特勒。

    (1)结合所学,概括上述历史人物统一欧洲采用的方式和结果。

    材料二:二战后,欧洲出现了美苏两国严重对峙的局面。美国凭借它在战争中增长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马歇尔计划、北约等途径,力图全面控制西欧。而苏联则在东欧建立起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约组织,使西欧国家产生了担忧和恐惧。他们既不愿“成为大西洋一边的殖民地”,也不愿成为“乌拉尔一边的卫星国”。然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许多西欧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大大下降。要想不受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西欧各国只有走联合自强之路,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一个新的重要角色。

    (2)根据材料2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三:

    时间

    联合过程

    联合的内容

    1951年

    《巴黎条约》

    欧洲6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957年

    《罗马条约》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1965年

    《布鲁塞尔条约》

    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年

    成员国扩大到12个。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

    1991年

    《欧洲联盟条约》

    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内容是12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

    1993年

    欧盟正式成立。1995年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3)根据材料3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

    材料四:(欧盟)扩大带来了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为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所加剧,后来更因富国和相对贫困的国家之间工资水平的差距而更加严重,……工业不发达的南欧地中海国家在80年代初加入进来(以及21世纪初东欧国家的加入),致使出现严重的地区差异问题。

    (4)根据材料4概括欧盟扩张出现的问题。

    材料五:失去欧盟成员国的资格,在贸易方面,英国与欧洲向来唇齿相依,有一半贸易额都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在诸如环境、安全和贸易等众多跨国事务中英国也可能被边缘化。英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欧盟对其还多有借重之处,如果欧盟真有争当世界一极的雄心,在国际事务中还少不了英国的帮衬。然而英国脱欧可以立即省下每年需缴纳给欧盟财政的80亿英镑款项。支持英国脱离欧盟的人说,90%的英国经济与对欧盟的贸易无关,但仍受欧盟规章的掣肘。摆脱欧盟将使英国许多中小企业不受欧盟规章制度的钳制。

    (5)根据材料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脱欧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