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9 题
  1.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称:“中国的书写文体,一向是上层阶级借以独享中国文化成果并维护其社会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

    A. 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B. 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力图救亡图存

    C. 激进派提倡新文学注重思想启蒙

    D. 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批判复古思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礼记・大传》载:“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租,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敬爱百姓…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土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据此可知,与先秦儒家家庭伦理观形成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著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 专制集权的巩固

    B. 封建经济的衰退

    C. 理学思想的影响

    D. 审美意识的觉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是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叙述,材料中的“它”指的选官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可信度相对较高的资料是

    A. 《史记》记载

    B. 秦简记载

    C. 研究论文

    D. 民间传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近代史新编》:“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者。”材料中“又割台湾”所指事件为

    A. 鸦片战争的爆发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洋务运动的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是1921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近代工业品产量比重变化图。图中的信息可说明

    A. 国民经济比例趋向了平衡

    B. 国家重点发展了民生经济

    C. 重工业经济有了较大提高

    D. 中国工业近代化有所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日,几时强迫变风?”这反映了

    A. 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社会启蒙与社会的发展进步

    C.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

    D. 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面是2007~20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表(单位:亿元)。据此可知中国

    A. 外贸盈余呈下降趋势

    B. 贸易逆差趋势较明显

    C. 入世后外贸形势恶化

    D. 外贸结构在不断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世纪80年代,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这一构想吸收和发展了

    A. “另起炉灶”政策

    B. 结盟政策

    C. 睦邻友好方针

    D. “求同存异”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材料蕴含的罗马法基本理念是

    A. 小国寡民

    B. 自由平等

    C. 公平正义

    D. 独立自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紧扣某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该研究主题应是

    A. 资本输出的历程

    B. 黑奴贸易的兴衰

    C. 世界工厂的出现

    D. 世界物产的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材料闸述的主要观点是

    A. 民主共和

    B. 三权分立

    C. 人民主权

    D. 社会契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D. 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191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沙皇!打倒战争!面包!”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革命使俄国

    A.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这说明“新政”

    A. 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

    B. 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

    C. 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

    D. 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世纪80年的美国漫画《谆谆教诲》(下图)中,总统里根对人民说:“不要让任何人说你们是贫困的,你们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武器。”漫画所表达的是

    A. 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上风

    B. 美国军事实力世界领先

    C. 军备竞赛加重人民负担

    D. “滞胀”危机影响重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早的应该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选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尚在殖民地时期,最早移民的清教徒们出于家教原因就提出要与旧大陆区别开来,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民主政权。在这些清教徒看来,美国“是一块未沾染旧世界罪的圣土”。独立伊始,英国军队仍驻扎在西部地区,拒不撤军,对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法国则拉创着密西西比河,同样严重成胁着美国的独立。洁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为美国领土安全提供了天然屏障,而南北都是弱邻。“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其地理位置运离所有那些纷争不休的国度,除了与之通商外可以再无往来。”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一种深厚文化传统》

    材料二

    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教会,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温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分析促成美国选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3)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所以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是一种在历史夹缝中的自由。百家争鸣既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只能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绝唱。

    ——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

    材料二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1787年)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启蒙运动是工业化的前奏,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核心特征,并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百家争鸣相比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文明前进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留下的唯一实物资料

    材料二

    商鞅以重刑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恐惧),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摘编自(西汉)極宽《盐铁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商鞅方升上刻有两段铭文,一段是秦孝公十八年的铭文,一段是始皇廿六年的铭文,相隔122年。从时代变革的角度,分析两段铭文的相同点。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牛顿给他所处的时代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板富创造性的转变。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因为像他这样一个人,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是为寻求水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的一幕,才能理解他。在牛顿以前很久,已经有一些有胆识的思想家认为,从简单的物理假说出发,通过纯逻辑的演绎,应当有可能对感官所能知觉的现象作出今人信服的解释。但是,是牛顿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能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能同经验相符合。

    ——摘编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概括指出牛顿成就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近代科学史上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来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自由贸易成为了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1849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率先取得“工业优势”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就“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发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