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6 题,综合题 3 题,辨析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6 题
  1.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 川陕革命根据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最早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五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 主张白话写作

    B. 反对儒家学说

    C. 宣传民主科学

    D. 提倡平等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A. 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B.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 训练和装备新式海陆军

    D.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在论及甲午战争时指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训练。中国海军也不统一,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部,从未制定过海军作战预案。清朝海军压根儿就没有争夺制海权的意识。”该学者认为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在于(  )

    A. 军事制度落后 B. 政治腐败

    C. 武器装备落后 D. 统帅无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国外交史》:“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来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

    B. 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

    C. 通过《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 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

    A.标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D.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统治集权内部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民报》的创刊

    B.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C. 《中外纪闻》的创办

    D.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说明(   )

    A. 俄国十月革命是五四运动的起因

    B.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C. 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

    D. 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给我党提供的最大教训是

    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必须要进行无装斗争

    C.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为代表的哪一政权

    A.北洋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

    C.中华帝国 D.伪满洲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的相关数据。造成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大革命的推动

    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 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所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 近代化的探索

    C. 侵略与反抗 D.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7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将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更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中共七大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40年8月20日,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开始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次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蒋介石,善欺骗,重庆摆下鸿门宴,三次电邀毛泽东,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横线上应填写(  )

    A.假和谈实为内战 B.一心一意谋发展

    C.真心真意谋和平 D.两党合作共为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断发易服 B.移风易俗 C.实业救国 D.践行民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历程的一座丰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二   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谁敢帝制自为成了人人讨伐的对象,谁还拖着辫子,抱着老黄历就成了封建余孽。革命派以振兴实业为己任,各级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和条例。据不完全统计,1912年一年内创立的各种实业团体就有40多个,所设工厂1502家。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纲领后来由孙中山阐发为何种思想?该思想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请举出两例孙中山先生为自由平等奋斗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归纳辛亥革命产生的历史意义。

    (4)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烈时,中学生应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该学校创办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兄弟齐心共北伐)

    材料二: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破裂?

    (追昔抚今来反思)

    (4)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幸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規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材料三: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能继续向前发展。到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了高峰。

    (1)根据材料一概要指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

    (3)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短暂发展后,其进程均被打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辨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阋墙

    材料一: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同仇敌忾

    材料二: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败走麦城

    材料三: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是否同意蒋介石的这一说法?结合材料和所学加以论证(至少两个角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