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18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在中国历史上,直至辛亥革命之后,追求平等、自由权利的人们才第一次明确地运用一套与专制主义截然对立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去动摇专制主义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 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历史

    D. 彻底地完成了反封建任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A. 与清朝关系友好

    B. 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C. 侵犯了中国领土

    D.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8 题
  1. 雅典城邦的每个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需要接受十次任职审查;期满卸任之时,同样也要接受审查:一方面是账目审查,另一方面是职司审查。官员若顺利完成自己分内事务,便可顺利离职;若未能完成,将受到渎职处罚。这一做法

    A. 督促了公职人员廉洁履职

    B. 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

    C. 调动了公民参政的极大热情

    D. 杜绝了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

    B.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 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

    D. 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否决;1883年,议会中各反对党攻击俾斯麦政府的军事开支;1887年,俾斯麦要求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而议员们只同意批准三年经费,直到皇帝下令解散这届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议会,七年军事预算提案才得以通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 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政体遭到破坏

    B. 议会依法有效行使了对行政的监督权

    C. 民主意识增长,宰相无力控制议会

    D. 帝国议会只是君主专制的一块遮羞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②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本朝进士……真宗时,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表明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因为

    A. 科举制有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B. 察举制下的官员无真才实学

    C. 科举制能扩大封建社会统治基础

    D. 察举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认为,《独立宣言》颁布后的美国“不能算是一个独立国家。她既没有财权,又不能征税,更无法维持一支常备军,对新生的国家在许多方面都起着消极的作用。而资产阶级和一切有产者都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维护既定的秩序”。因此,当时的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 必须改变现有的不合理体制

    B. 必须增加税收保障政府运转

    C. 必须建立常备军来保卫政府

    D. 必须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 分封制、宗法制

    B.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 郡县制、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 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 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 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四大类别: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改善性四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A.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惩治附和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D. 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国人对学习西方的深刻反思

    B. 巴黎和会一度给国人获得世界强国地位的希望

    C. 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D.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抗争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时间

    a年

    b年

    总人数

    上半年约6万人,下半年不足2万人

    约12万余人

    组成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53.8%、18.7%、19.1%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10.9%、76.6%、7.2%

    A. 1921年和1922年

    B. 1937年和1938年

    C. 1927年和1928年

    D. 1949年和1950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

    A. 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B. 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 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 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表罗列了古代罗马部分法律,这反映了

    时间

    法律

    内容或影响

    公元前450年

    《十二铜表法》

    对贵族无法无天的暴虐行为有所限制

    公元前449年

    《卡努雷阿法案》

    允许平民和贵族缔结合法的婚姻

    公元前367年

    《李锡尼—赛克斯法案》

    允许债务人把已支付的利息算成本金还债

    公元前287年

    《霍腾西阿法案》

    平民大会的决议和公民大会决议一样有效

    A. 平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B. 贵族的统治地位逐步动摇

    C. 共和国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 自由民逐步获得平等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它反映出

    A. 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

    B. 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

    C. 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

    D. 谈判没取得实质进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下图,此图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争态势。这一阶段的特点是

    A. 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

    B.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 国民党与共产党战略决战开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 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维护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C.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 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 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 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 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

    A. 骑士贵

    B. 大庄园主

    C. 工业资产阶级

    D. 金融资产阶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任何政治制度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其发展和变革也存在内在的逻辑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官员出行图

    材料二  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两幅图所示政治现象之间的历史联系,试从中央官制设置的角度,分析唐朝与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有何异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有哪些?以近代美国民主宪政的史实为例,说一说美国是如何克服雅典民主制的“弱点和局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教辅书中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知识结构提纲。

    阅读上述知识结构,提信息,并进行探究。(要求:可以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说明,也可以进行反驳,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合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准,清末任广东水师提督。光绪末,李准巡视南海,发现日本侵占东沙岛,李准据理力争,迫使日本将该岛交还中国。有鉴于“中国向不以领海为重,故于海面之岛屿,数千年来并无海图、任外人之侵占而不知也”,宣统元年,李准率舰再度查勘南海,探明岛屿15座,“勒石命名,挂黄龙之国旗焉。此地从此即为中国之领土矣”。他还对西沙、东沙、南沙群岛进行测量考察,且“绘之成图,呈于海陆军部及军机处存案”。在这份海图基础上,1912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中已绘出了较准确的南海疆界线。回粤后,李准编著了《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并奏请朝廷开发西沙、南沙。宣统三年,清廷把西沙、南沙群岛划归崖县管辖。身为清廷要员,李准镇压了黄花岗起义等多次革命党起义,故深为革命党人所恨,屡遭刺杀。辛亥革命后,李准宣布反正,使广东得以兵不血刃而宣告独立。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法国侵占南海多座岛屿,已赋闲在家的李准在报上发表当年视察南海岛屿的相关文献,力证主权。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也曾引用其著作,重中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至今西沙群岛仍有一个小岛以李准的名字命名。

    ——摘编自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准一生主要活动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准进行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