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

    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4句话语情境中表述都有错误,试指出并改正。

    ①.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学生发给教师的祝福短信)

    ②.“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③.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

    ④.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改为____ _ __”

    ③“_______”改为“______ _”   ④“________”改为“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词曲节拍,因词牌、曲牌而异,因此划分节拍时要注意语意相连,不要读断,下面词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春花/秋月/何/时了   B.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 雕栏/玉砌/应犹/在   D.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停杯投著   长风破浪   酌酒自宽

    B. 吞声踯躅   列缺霹雳   仙袂飘飘

    C. 岩扉松径   出师未捷   催眉折腰

    D. 虚无缥渺   涕泗横流   钟鼓撰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云霞明灭或可睹    一食或尽粟一石

    B.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C. 且放白鹿青崖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 春水碧于天       青,取之于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诗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概括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出“愤”字。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篇用长句起兴,借从天上而来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感慨人生之短暂,尽吐心中之郁闷

    C.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又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

    D.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正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        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       。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被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          ,进行营销。

    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         ,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

    B. 虽然那些东西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

    C. 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

    D. 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蹴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

    B. 一蹴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亦步亦趋

    C. 一挥而就   无可厚非   鱼目混珠   亦步亦趋

    D. 一挥而就   无可非议   鱼龙混杂   拾人牙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B.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C. 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D. 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奇特

    B.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拜访

    D. 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隋唐开始实行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B. 天宝是年号,古代皇帝即位,一般都要重新定制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这属于干支纪年法。

    C.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D. “拜”是授予官职。古代官员任免升迁均有定称。如“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 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 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2)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域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本诗是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后,次年被押赴元都燕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2)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2)倚南窗以寄傲,            

    (3)__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

    (4)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乾坤日夜浮。

    (6)______________,小年不及大年。.

    (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