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材料作文 1 题,选择题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2 题,情景默写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一路_________,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新时代渐行渐近。当前,物联网设备市场呈指数级增长态势。传统设备接入互联网成为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大势所趋。但是人们在享受万物互联带来的便利同时,物联网终端的安全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甚至成为最薄弱环节。联网的打印机、路由器,(     )。业内透露,物联网设备成为黑客攻击的捷径并非_________。2014年1月发生的针对物联网设备的一起攻击行为,攻陷了10多万个联网设备,包括电视机、路由器和至少一台智能电冰箱。每天发送30万封垃圾邮件……为此,专家给出四条建议:一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机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应尽快提升对内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排查及日常监控;二是国内物联网设备生产商提升安全等级,物联网设备常见的脆弱点有硬件接口暴露、未授权访问等,这些安全问题技术水平并不高,完全可以___________;三要警惕传统互联网攻击手段在物联网“战场”变种;四是一旦发现故意留“后门”,应依据法律法规,果断采取严厉惩戒措施,_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高歌猛进      骇人听闻   防微杜渐   杀一儆百

    B. 乘风破浪      危言耸听   防微杜渐   以儆效尤

    C. 高歌猛进      危言耸听   防患未然   以儆效尤

    D. 乘风破浪      骇人听闻   防患未然   杀一做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黑客利用这些“后门”,实现窃取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的目的

    B. 都可能成为被黑客利用的“后门”,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被窃取

    C. 黑客可能利用这些“后门”,窃取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

    D. 都可能成为被黑客利用的“后门”,成为窃取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的渠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机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应尽快强化对内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排查及日常监控

    B. 一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应尽快强化对内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排查及日常监控

    C. 一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应尽快提升对内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排查及日常监控

    D. 一是具有公共属性的机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应尽快提升对内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排查及日常监控的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扎扎实实地给浮躁的娱乐圈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

    B.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C. 土地的长度和面积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来计算,然而在含有国土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

    D.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

    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五谷丰登。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思想的内核。《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

    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这样的认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农政全书》记载,人们在塘岸上设置羊圈,每天扫羊粪于塘中,以为草鱼的饲料,而草鱼的排泄物又可以饲养鲢鱼。《广东新语》《湖雅》等著作也记述了水塘上中下层鱼混养的方式,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对水体的一种立体开发。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

    总之,我们在总结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时,不应当遗忘有关生态保护的思想和礼俗构成,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成就,而且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借鉴价值。

    (节选自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B. 汉代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与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是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C. 古人很早就发现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因而认为山林植被可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D. 东汉初期提出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思想的概念,使得中国古代的劳动者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从执政观念、山林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阐述了天人和谐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B. 文章以天人和谐为立论前提,引用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来阐明观点,材料典型,很有说服力。

    C. 第二段引用晁错、魏相的奏章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旨在阐述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成熟的根源。

    D. “自粪”及分层混养的生产方式是天人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对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认识的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依赖不强,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成熟就可能晚些。

    B. 在我国的各种文化遗存中,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意识都包裹着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

    C. 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保护的不仅是山林,还有山林中鸟兽昆虫,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思想。

    D. 当前“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士兵与猎手

    戴 涛

    ①1944年冬,中国黑龙江小兴安岭。

    ②一个日本士兵端着枪,在冰雪覆盖的山林里穿行,忽然,他弯下腰在雪地上寻找着什么,终于,他又看见了两排漂亮的梅花印,于是他又兴奋地朝前追去……今天清晨,当他走出兵营撒尿时,他在雪地里意外地发现了梅花印,他不禁一阵狂喜,因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曾告诉过他,这梅花印代表着什么。当年他的父亲在南洋做生意时,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得到留下这梅花印的百兽之王。可最后的结局是,他父亲没有得到这百兽之王,而百兽之王得到了他父亲。此时,他觉得该是实现他父亲遗愿,或者说是替他父亲报仇雪恨的时候了,尽管这是中国的东北虎,根本与南洋的爪哇虎无关。

    ③在另外一片树林子里,一个鄂伦春族的年轻猎手也在追赶一只东北虎。鄂伦春人世代以打猎为生,日子过得倒也自在,可自打来了日本人,这森林里的动物好像知道了要大祸临头,一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天。当他在雪地里发现这排梅花印时,他不知道有多兴奋,这虎皮虎骨虎肉,意味着全家半年的吃用

    ④起风了,风将天上的雪、地上的雪刮得满世界飞舞,除了雪,别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了。而一个日本士兵和一个鄂伦春猎手,还在苦苦地追逐那些神秘莫测的虎爪印。

    ⑤已经是第三天了,饥饿和劳累使得日本士兵眼前的树木开始不断晃动,就像他跟他的部队向中国的老百姓扫射时,那些老百姓也就是这样晃着晃着倒下去的。突然,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向他袭来,莫非这些梅花印原本就是中国人设下的陷阱……鄂伦春猎手尽管年轻,可除了老虎,几乎小兴安岭所有的野兽都被他的猎枪击中过。打猎对他来说是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可这一次好像不同往常,奔走了三天,他竞一点也无法预料结局将会是怎样。

    ⑥第四天,日本士兵踉踉跄跄,又走出一片树林,突然,眼前的画面让他惊呆了,突然放晴的天空下,阳光照耀着的小兴安岭银装素裹,显得纯净安宁,不远的山顶上,两只色彩斑竭的东北虎在嬉戏,它们相拥在一起,一虎眯着眼,温顺地躺着,而另一虎不停地在它脸上咬着啃着……这使日本士兵想起家里两只可爱的波斯猫,可仅仅是一瞬间的犹豫,他又举起了那杆“三八枪”……当鄂伦春猎手钻出另一片树林时,他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慑仅仅是一瞬间,他听老人们说过,动物里老虎的相亲相爱是最不容易看到的;他还听老人们说,见过老虎亲热的人,会有美丽的爱情。他小心翼翼地放下猎枪……

    ⑦“叭咕”,一声刺耳的枪响打碎了天地间的宁静,下面那只东北虎的额头上顿时流出殷红的血,在阳光下,这血格外鲜艳,它努力挣扎着站了起来,却又马上倒了下去,它痛苦地在雪地上翻滚,洁白的雪上留下一片鲜红,终于它又站了起来,纵身一跃,跳下山崖。另一只东北虎一声长啸,也跟随着一起跳下崖去。

    ⑧日本士兵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枪摔落在雪地上。鄂伦春猎手呢,当他弄明白刚才发生的一切,便愤怒地从地上捡起猎枪,将枪口指向了日本士兵。也许是听到了声响,日本士兵扭转头来张望。鄂伦春猎手看到了一张稚嫩的脸庞,脸上流露出惊愕和惶惑,似乎还有一丝愧意。鄂伦春猎手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十五六岁的孩子与凶残的侵略者联系起来,反而想起了自家常犯糊涂的小弟,他的手不自觉地抖动了一下。可仅仅只过了一瞬闻,猎手扣动了扳机“叭咕”,又是一声刺耳的枪响,小兴安岭树枝上的雪花被震得簌簌下落,几只飞鸟惊惶地掠过阳光下的天空……

    ⑨1984年春,一位跛脚的日本老人从日本的北海道来到中国的小兴安岭,他特地来寻找一位鄂伦春猎手,说是要报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两排梅花脚印,同时引发了两个猎手的捕猎激情,但两人的动机却不相同,日本士兵是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为给父亲报仇雪恨,鄂伦春猎手则为生计着想。

    B. 日本士兵在饥饿劳累时,看到树木晃动,就像看到被扫射后的中国百姓。这里通过巧妙的比喻,揭露了日本士兵之前的罪恶行径,也表达除他的反省。

    C. 一只东北虎遭遇枪击后,两只虎先后跳下悬崖。动物以这种悲壮的方式来表达对人类的反抗与蔑视,来保存物种的尊严,这种行为震慑人心。

    D. 文章以两个主人公的行踪展开了两条自始至终平行的情节线,这两条线既丰富了阅读的内容,也扩展了读者的视角,使读者感受到了双方较量的紧张氛围。

    2.小说第三段画线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请分析。

    3.小说以若干年后日本士兵来寻鄂伦春猎手报恩为结局,虽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并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选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明显加快。截至2017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据联合国人口署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亿,2050年将突破3亿。

    相比之如此庞大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护理服务人员等却呈现出了供给不足的格局。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14万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9万个。全国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30.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养老床位31.6张。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对98%以上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缺乏养老服务供给及相应的政策筹划与公共投入,全国养老床住供需差距巨大。”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指出,未来需要有效地橇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以应对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摘自《经济日报》2018年2月18日)

    材料二: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美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

    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11月13日)

    材料三:

    中国人口老年抚养比预测

    注: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过50%。

    (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四:

    日前,桐乡市乌镇“互联网+”养老模式成功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2014年,桐乡市乌镇被授予“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同时启动“互联网+”养老服务试点工程。如今,通过三年实践,桐乡乌镇“互联网+”养老服务已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专业护理、文体娱乐、配餐就餐、医疗保健等80余项集中照料和上门服务。

    互联网给乌镇老人的生活带来何种变化?89岁独居老人吴风琴的一天,是乌镇“互联网+”养老生活的缩影。每天早上吃过早饭,拿着印有老人专属二维码的“一卡通”,吴风琴总会出现在乌镇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二楼的健康管理中心。自助测量血压后,她的测量结果将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中。旁边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免费为老人提供网络医院预约挂号、网上会诊等服务。老人向记者展示了随身携带钥匙扣大小的“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器”:“这是为了防止我跌倒时身边没人照顾,一旦发生意外情况照料中心会马上接到呼叫器报警。”

    (摘自《浙江日报》2017年12月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老龄化速度正在明显加快,要应对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有效调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做到双管齐下。

    B. 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康复、养老等为一体,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

    C. 到2030年,社会总抚养比超50%,意味着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压力加大,同时将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

    D. 乌镇“互联网+”养老模式的成功,根本是得益于它被授予“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也率先展现了互联网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成功运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我国养老的突出问题是养老床位严重不足,这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矛盾。

    B. 医养结合是最理想的养老机构模式,势在必行,其中的医就是为了满足那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需求。

    C. 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医养结合”时间表,表明我国应对老龄发展趋势信心足,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D. 养老问题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在拷问每个家庭的孝道,居家养老仍是家庭首选。

    3.请参照吴凤琴老人的事例,概括乌镇“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的具体做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豆卢毓字道生,少英果,有气节。汉王谅出镇并州,毓以妃注兄为王府主簿。从赵仲卿北征突厥,以功授仪同三司。及高祖崩,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纳谘议王頍之谋,发兵作乱。毓苦谏不从,因谓弟懿曰:“吾匹马归朝,自得免祸。此乃身计,非为国也。今且伪从,以思后计。”毓兄显州划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帝以为然,许之。贤密遣家人赍敕书至毓所,与之计议。谅出域。将往介州,令毓与总管属朱涛留守。毓谓涛曰:“汉王构逆,败不旋踵。吾岂坐受夷灭,孤负家国邪!当与卿出兵拒之。”涛惊曰:“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语!”因拂衣而去。毓追斩之。时谅司马皇甫诞前以谏谅被囚,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及开府盘石侯宿勤武、车骑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甫文颢等,闭城拒谅。部分未定,有人告谅,谅袭击之。毓见谅至,绐其众曰:“此贼军也。”谅攻城南门,毓时遣稽胡守堞,稽胡不识谅,射之,箭下如雨。谅复至西门,守兵皆并州人,素识谅,即开门纳之。毓遂见害,时年二十八。及谅平,炀帝下诏曰:“褒显名节,有国通规,加等饰终,抑推令典。毓深识大义,不顾姻亲,出于万死,首建奇策。去逆归顺,殉义亡身,追加荣命,宜优恒礼,赠大将军,封正义县公。”赐帛二千匹,谥曰愍。子愿师嗣,寻拜仪同三司。大业初,行新令,五等并除。未几,帝复下诏曰:“故大将军、正义愍公毓,临节能固,捐生殉国,成为令典,没世不忘。象贤无坠,德隆必祀,改封雍丘愍侯。”

    (选自《隋书》,有删节)

    (注)此处的妃指豆卢毓的妹妹,是汉王杨谅的王妃。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

    B.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

    C.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诸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

    D.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崩,在古代指帝王或王后及诸侯之死,此处是指隋高祖文帝驾崩。

    B. 敕书指隋炀帝的诏令,敕书中的“敕”指君王诏命、诏令。

    C. 车骑安成侯元世雅是用官职、封号、姓名称人,是古代称人方式之一。

    D. 堞,指城上如齿状的矮墙,逢敌人进攻时可用于隐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豆卢毓守节不渝。他曾苦谏发动叛乱的杨谅,但未获采纳;他假意顺从,转而与杨谅斗争;后城破被杀,以身殉国。

    B. 豆卢毓遇事果断。他策动朱涛共同出兵抵抗杨谅,失败后当即将其斩杀:并联合多位将领坚壁应战,拒绝杨谅入城。

    C. 豆卢毓机智应变。他用计骗过守城的士兵,用箭射退攻打南门的杨谅:并安排稽胡积极备战守城,把杨谅逼至西门。

    D. 豆卢毓荣显身后。他死后因智谋和大义受到朝廷的封赏,他的儿子因此继承爵位;后来受到皇帝的特诏而不绝奉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构逆,败不旋踵,吾岂坐受夷灭,孤负家国邪!

    (2)时谅司马皇甫诞前以谏谅被囚,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①

    苏 轼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党衾稠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②,未随埋没有双尖。

    (注)①熙宁七年(1074),作者由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作此诗。②马耳: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时间,从黄昏绵绵淫雨写起,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

    B. 颔联以盐喻雪,“堆”字写出雪落的动态,与第二何中“势转严”照应。

    C. 第五句描写雪光反射在书斋的帷幔上,明亮而刺眼,作者误以为天将破晓。

    D. 第六句紧扣标题“雪后”,写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营造出明净清亮的美妙意境。

    2.尾联中“未随埋没有双尖”一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居 庸 关

    谢 榛

    控海豳燕地,弯弓豪侠儿。秋山牧马处,朔篡用兵时。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注)居庸关,又名蓟门关,是长城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今北京西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从大处落笔,从总体上描绘出居庸关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B. 颔联回顾居庸关一带征战不断的历史,每逢秋高马肥,北方部族就会入侵。

    C. “魏尚”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他爱护士卒,治军有方,令匈奴不敢进犯。

    D. 诗歌在对边塞风光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独特感受及对边防的关切,浑然天成。

    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几个人在一起,看见德行高的人,就学习他的长处;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胸怀天下,不计个人得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云:“君子先择而后交。”可见古人在交友上的慎重。《陋室铭》中体现了陋室主人类似的择友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5)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反证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6)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诗人因病戒酒;自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