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辨析题 1 题,论述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A. 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 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 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时期”是

    A. 古巴比伦时期

    B. 罗马帝国时期

    C. 文艺复兴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献是解读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 《汉漠拉比法典》——古代巴比伦

    B. 《天方夜谭》——古代印度

    C. 《查士丁尼法典》——古代希腊

    D. 《荷马史诗》——古代罗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官》

    D. 《民法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以下不属于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的是

    A. 人口迅速增长

    B. 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C. 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D.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   )

    A.免赋税特权 B.司法特权 C.教育自主权 D.信仰自由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历喜欢旅游,暑假他游玩了下图所在的景点。请你判断他旅游的国家是(    )

    A.印度 B.埃及 C.法国 D.巴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早期佛教的共同目的是(    )

    A.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B.消除阶级差别

    C.维护古印度统治者的统治 D.丰富了古代印度的文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该历法的基础是(    )

    A.苏美尔人的阴历 B.中国农历即夏历

    C.古埃及的太阳历 D.罗马人的儒略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它是建立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的国家,它的版图范围见下图。请问它是(    )

    A.法兰克王国 B.查理曼帝国

    C.德意志 D.法兰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具有(    )

    A.自给自足特征 B.军事自主权 C.地方管理功能 D.司法自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3世纪欧洲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    )

    A.选举权 B.自由工作权 C.城市居民身份 D.取得特许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型,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被保存至今。材料反映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是(    )

    A.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B.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C.保存、传播古典文明 D.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以下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A.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手工工场的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凡此种种,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壮举,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伟绩:在此之前,地球上的各个区域之间缺少联系,而经由他们的努力,这些地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成为可能。材料中“壮举”是指(    )

    A.手工工场兴起 B.租地农场发展

    C.新航路的开辟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一“冲突”的实质是

    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宗教神学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国王的权力被国会完全剥夺 D.国王征收重税触动了新贵族的权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被联邶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君主立宪 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 D.联邦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根据所示内容判断他笔记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足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畜力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个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    )

    A.背景 B.进程 C.影响 D.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是英国约·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B.机械化导致贫富分化

    C.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D.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

    A.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D.工业革命提高了生活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并加以改造和提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是前人思想的总结 B.是阶级社会各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

    C.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的 D.是对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表反映了美、英、俄等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年份

    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2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A.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

    C.工人运动 D.世界市场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辨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中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材料二  近代法国史学家薛纽伯曾说:“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摘自[法]薛纽伯《现代文明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古学复兴”指什么?梁启超认为其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薛纽伯认为新旧法律对人的意义的不同是什么?

    (3)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在人的解放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方面?请用材料三中的一例史实加以论述。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时间

    国家

    科学家(公司)

    主要发明(革命)

    1867年

    瑞典

    诺贝尔

    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1883年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1913年

    美国

    福特公司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都出现了危机。请根据材料一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三国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材料二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采取什么方式渡过社会危机?请用所学知识的一个具体例子说明材料中的“模式”。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解决本国危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