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综合题 2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8 题
  1. 标准状况下,将2.24LNH3通入1L 0.1mol/L的乙酸溶液中,欲确定所得溶液中NH4+、CH3COO-、H+和OH-浓度大小顺序,通过下列数据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①NH3·H2O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 ②NH3·H2O和CH3COONH4的电离常数  ③溶液的pH

    A. 不需任何数据

    B. 必需知道①、②、③三组数据

    C. 只需知道①、③中的任一组数据

    D. 只需知道①、②、③中的任一组数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汽水是CO2的饱和溶液,其中存在如下平衡:

    H2CO3H++HCO3-……①   HCO3-H++CO32-……②

    将汽水倒入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相应分析结论错误的是

    A.加热、平衡①、②可能都向左移动

    B.加入澄清石灰水,平衡①、②均向右移动

    C.加入CaCO3悬浊液,CaCO3的溶解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通入过量CO2或滴加氯水,溶液pH均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 mol/L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

    B. 常温下,pH=a的HCN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a +2)<7]

    C. 10 mL 1 mol/L HCN恰好与10 m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NaCN溶液呈碱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酸碱完全中和时

    A. 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 酸所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C. 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 溶液一定呈中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A(g) + B(g)2C(g) ΔH > 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压强比甲压强大

    D. 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实验的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将等体积、等pH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稀释相同倍数,氨水的pH变化大

    B.用CH3COOH溶液作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C.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NO3)2,红色逐渐褪去,说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述实验能达到顶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条件下,溶解度Mg(OH)2>Fe(OH)3

    B

    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已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滴定其中NaOH含量

    C

    两种一元碱溶液X和Y(X的pH比Y大l),分别加水稀释l00倍后,pH相等

    证明稀释前c(X)=10c(Y)

    D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F与HCl溶液的pH,后者较小

    证明非金属性Cl>F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各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l mol H2(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吸收241.8 kJ热量

    B. 图甲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C. 图乙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温、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

    D. 图乙中起始时H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H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人体血液的正常pH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

    H++HCO3-H2CO3CO2+H2O

    H++PO43-HPO42-   

    H++HPO42-H2PO4-

    故能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稳定

    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稳定

    C.某病人在静脉滴注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H+)显著减少,pH值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

    D.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pH值略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下列有FeCl3溶液参加的反应中,与Fe3+水解有关的反应是

    ①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  ②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Fe2O3  ③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  ④配制FeCl3溶液需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A.①④      B. ②③④      C.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①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醋酸,c(H+)之比为2∶1。

    ③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存在下列关系c(Na+)+c(H+)=c(OH-)+c(HCO3‑)+2c(CO32-)

    ④反应2A (s) + B (g)=2C (g) + D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

    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⑥反应A(g)2B(g);△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 kJ·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b kJ·mol-1,则△H =(Ea -Eb)kJ·mol-1。其归纳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5℃时,0.01 mol·L-1两种弱酸溶液的pH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pH的两种酸溶液中,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的c(H+)较大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Na与NaCN 溶液中,CH3COONa溶液pH较大

    C.等体积pH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消耗等量的NaOH

    D.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与CN—的水解平衡常数(K)存在如下关系:Ka•K=Kw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Ⅰ表示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B. 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

    C. 图Ⅲ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 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D. 图Ⅳ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3C(g)+Q(Q>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图I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Ⅱ表示t0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B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Ⅳ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 ℃时:

    ①HF(aq)+OH-(aq)===F-(aq)+H2O(l) H=-67.7 kJ·mol-1

    ②H+(aq)+OH-(aq)===H2O(l) H=-57.3 kJ·mol-1

    在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 F-(aq)+H+(aq) H=+10.4 kJ·mol-1

    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

    C.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 mol·L-1

    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 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 图中T1<T2

    D. 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 +2H2(g) CH3OH(g)     ΔH

    (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填序号)。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2)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ⅹ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

    (3)右图2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A、C两点的反应速率A______C(填“>”、“=”或“<”,下同),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______C,由状态B到状态A,可采用______的方法(填“升温”或“降温”)。

    (4)图I是反应时CO和CH3OH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

    (5)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温度升高时,该平衡常数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有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气   C.再充入1molCO和2molH2     D.使用催化剂

    (8)在恒温条件下,保持CO浓度不变,扩大容器体积,则平衡______(填“逆向移动”、“正向移动”、“不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浓度均为0.lmol·L-1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如下表:

    ①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lmol·L-1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填编号);将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______(填编号)

    ③据上表数据,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______(填编号)

    (2)已知常温下,又知常温下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1,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则应调整溶液pH大于______.

    (3)已知可逆反应是炼铁工业中一个重要反应,其温度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如下表:

    ①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

    ②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0mol·L-1HCl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盛装待测NaOH溶液的仪器名称为        ,盛装标准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滴定至终点的颜色变化为            

    (2)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0.50mL,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3)乙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1HCl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0

    26.29

    2

    25.00

    1.56

    31.30

    3

    25.00

    1.00

    27.31

    选取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4)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填序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