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传说中炎帝教民垦种、制陶、纺织、煮盐,黄帝建造宫室、挖担水井、制作衣裳,尧鼓励垦种,禹治水除患。这些远古传说(   )

    A.有一定依据,有待进一步证实 B.有史料依据,不容辩驳的事实

    C.无科学依据,后人的任意想象 D.无任何证据,纯属美好的传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

    A. 焚书坑儒 B. 削减侯国数量

    C. 推行郡县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商周时期,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有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和敬畏,象征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等作用。因之青铜器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了明贵贱,辨等列的主要器物。这段话描述的是

    A. 青铜器用途广泛

    B. 青铜器反映等级界限

    C. 青铜器种类丰富吧

    D. 青铜器冶炼技术高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同学制作了如下历史资料小卡片。这张卡片最恰当的题目是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二里头遗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山西省临汾市有座尧庙,后人为纪念远古时代的尧帝、在此立庙纪念,当时部落联盟领袖产生的方式是

    A.禅让制 B.武力夺取 C.世袭制 D.民主选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是哪一朝代开始建立的时间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启继承了禹的位置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高平县志》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有一路可容马车,形如布袋,赵兵既人,战不利,筑垒坚守……后赵括自出博。战,以秦射杀之,四十万人降武安君,诱人谷尽坑之。”文献记载的这场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下列对其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②都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③官员都由君主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④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汉朝

    D.西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刘邦、项羽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北魏太武帝讨灭北凉后,将北凉的众多佛教信徒迁徙到平城。由于鲜卑人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亟须安抚汉人,所以具有麻痹作用的佛教在北魏境内兴盛起来。唐朝时,山西佛教进入极盛时期,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下列表述不能从材料中提取的是

    A.佛教在北魏时期传入中国 B.对统治者来:说佛教能缓解社会矛盾

    C.北魏政权是鲜卑人建立的 D.山西佛教在唐朝时发展到极盛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位同学将与书写材料相关的主要内容按下表的形式整理出来,但是该同学却不小心将墨水溅到了笔记本上。如果请你帮助他重新填写污点处的内容,你的正确选择是(  )

    A.西汉、张骞 B.西汉、晁错 C.东汉、蔡伦 D.东汉、班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表是小明同学围绕某一专题知识整理的复习笔记。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思想政治 D.科技与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断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我们的使命。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历史文物)历史文物是了解文明的重要依据。观察下列图片所示文物。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2)(思想传承)思想传承是延续文明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古代思想家的名言,请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

    (3)(历史著作)历史著作是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请将下面关于历史著作的名片补充完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国富民强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2)材料二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结果。

    材料四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江南之国盛矣”局面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相互影响,趋向一致。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多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材料二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三  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内迁各族领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族融合的主要原因。从春秋战国到秦的统一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是秦汉王朝和哪个少数民族关系的写照?为此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民族交融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探究学习能力,张老师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复习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的实物中适合研究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是(只填序号)

    任务二(时序梳理——理清历史脉络)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②所代表的朝代,并分别概括A、B两时期的阶段特征。

    任务三(材料研读——再现历史情境)

    (3)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任务四(观点论述——形成历史认识)

    (4)根据下列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要求:史论结合,论述流畅,观点明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