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综合题 3 题,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2 题,简答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七年级同学以“思辨传承”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名家解读)

    材料一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份爱心:从孟子那里我读到一暖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2)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思辨论坛)

    材料二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几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3)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4)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硝烟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浅谈墨家(墨子)和儒家(孟子)的看法。

    (生活之窗)

    (5)“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用儒家、法家的思想观点来加以分析,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学完丝绸之路后,701班历史小组开展主题为“丝绸之路的古与今”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史书记史)

    材料一  《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

    (看图说史)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图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材料析史)

    材料三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3)请你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4)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该设置标志着什么?

    (今人论史)

    2017年7月14日,“2017.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项目对接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此次项目对接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演讲致辞精神、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地方工作会议精神,以“弘扬‘丝路精神’,加快‘五大中心’建设”为主题,旨在搭建多方交流合作的投融资平台,形成各方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

    (5)结合材料回答,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孝公任用“商君”变法的目的。变法中“务耕织”的措施是什么?写出这场变法与“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由材料二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   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3)材料三中“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公元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军头扎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王朝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黄巾起义严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这段话描述了黄巾起义的(   )

    A. 背景和过程   B. 原因和影响   C. 背景和影响   D. 过程和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废除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等,社会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光武帝实施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惩治贪官污吏等措施,社会出现“光武中兴”的景象。“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得以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 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B. 释放奴婢、整顿吏治

    C. 允许少数民族内迁

    D. 合并郡县、注重节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楚霸王项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了解史前时代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主要信息是

    ①历史书籍

    ②考古发掘

    ③网络视频

    ④生物化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磨制石器的发展

    B.学会用火和保存火种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D.农业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的史事,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写的

    A. 班固   B. 司马光   C. 司马迁   D. 贾思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B.统治者的重视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推广和改进犁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是某同学选取的课本中的四个成语典故,请帮助他按照相关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正确的排列(  )

    ①草木皆兵

    ②三顾茅庐

    ③问鼎中原

    ④纸上谈兵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④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曹操虽然统一北方,但并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B.曹丕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C.诸葛亮既生活在汉末,也曾经担任蜀汉丞相

    D.孙权曾经派卫温到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蓝田人

    ④山项洞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为“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赠书法作品:“华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黄一脉,共拜神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炎帝和舜 B.舜和禹 C.黄帝和炎帝 D.周文王和周武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依据历史史实,下列四位历史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启

    ②周平王

    ③商王盘庚

    ④武王姬发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们都来宽慰他。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  )

    A. 孔子 B. 孙武 C. 老子 D. 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大泽乡起义发生于公元前209年,这一时间还可表述为

    A.公元前2世纪初期

    B.公元前2世纪末期

    C.公元前3世纪初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各项历史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巨鹿之战——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B.外戚与宦官专权——导致秦朝灭亡

    C.汉初的休养生息——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

    D.文景之治——是西汉经济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年代尺.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4 题
  1. 战国时修建在成都平原,至今一直发挥者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形成于哪个朝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开创中医治疗理论体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