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 新航路开辟提供了联结通道

    B.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 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初步工业化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4 题
  1.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其中论及的制度变化是

    A. 分封制→郡县制

    B. 三公制→三省制

    C. 世袭制→禅让制

    D. 封国制→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 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 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为“颖川赖氏族谱”。族谱又称家谱,它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以历史的眼光看,家谱具有

    A. 宗法制的特征

    B. 礼乐制的遗风

    C. 禅让制的传统

    D. 分封制的痕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对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界发展状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受到西方启蒙运动的鼓舞

    B. 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思想的地位

    C. 进步思想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D. 进步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

    ②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

    ③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熟的汉字

    ④小篆笔画圆匀,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梁启超曾对甲午中日战争评论道:“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启迪了民众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

    B.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 促进了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涨

    D. 导致了戊戌政变的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多数知识分子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B

    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

    中国需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制度,不需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封建伦理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

    D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

    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陆省份。这些举措的战略目的是

    A. 从经济方面为抗日战争做准备

    B. 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C. 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现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 开展“大跃进”运动

    C. 全国大办人民公社

    D.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 袁隆平培育出“南优二号”杂交水稻

    C. 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这一做法

    ①保证了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意味着公民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③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历史学教授Darrin McMahon曾总结过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       ;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最适宜的词汇是( )

    A. 民主与科学   B. 人权与自由

    C. 智慧和德行   D. 法律与信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是启蒙运动时期富有代表性的口号之一。下列对该口号理解最贴切的是

    A. 分权思想

    B. 自由平等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人文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推动“历史性变革”的思想因素是

    A. 马克思主义

    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宗教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 二月革命的发生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七月事件的发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21年列宁在《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B. 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

    C. “功劳”是指该政策在特定环境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D. 列宁决定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历史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探究主题的是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从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订到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是欧盟逐渐形成的十年,在这十年间

    A. 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回升

    B. 西方经济经历了危机和“滞胀”

    C. 美国丧失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基本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成员国议会相继批准的“马约”正式生效,宣告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诞生?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了

    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③科学成就往往是否定前人的理论

    ④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与这种绘画风格一致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书》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海外贸易对沿海居民乃至中国社会的有益之处。

    (2)材料二体现出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就是说,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接着又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就是说,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则是天下人都有责任的事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顾炎武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为哪一名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形成的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是金现代社会政治发展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一个建立在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中国模式基本制度体系的建立应该是1949年。纲领创立了中国模式的基本制度体系。

    ——刘卫民《中国模式研究》

    (1)材料一中“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在美国有何具体表现?“切实可行的政体”指什么?

    (2)材料二中“纲领”是什么?其性质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