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 刘备

    B. 孙权

    C. 诸葛亮

    D. 曹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A. 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 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 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A. 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 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 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 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居民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A.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B.强盗,带来深重的灾难

    C.英雄,传播欧洲文明

    D.强盗,掠夺了亚洲的财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果你暑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

    A.沿尼罗河而上,赞美胡夫金字塔的雄壮

    B.在恒河南岸驻足,品味中华文明的千年沧桑

    C.逛罗马历史博物馆,感受汉谟拉比石柱的古老

    D.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欣赏印度古城的异域风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A. 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 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 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 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当地的印第安人无法用来做种植园的活,因为他们染上了来自欧洲的疾病,正在灭绝。种植园主起初想雇用欧洲的契约工人,但是,他们的工资太高且自由散漫”。种植园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引发了

    A. 新航路开辟 B. 殖民扩张

    C. 奴隶贸易 D. 工业革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 60035人,平均每年约 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   )

    A. 重文轻武 B. 休养生息

    C. 重农抑商 D. 科教兴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努尔哈赤 D. 阿保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社会因素是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

    A.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 开凿运河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D. 靖康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对欧洲社会的变革和作战方式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A. 活字印刷术

    B. 指南针

    C. 火药和火器

    D. 造纸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伯里克利时代希腊“内部极盛”表现在(   )

    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对外交流频繁

    C.农耕文明发达 D.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 B.苏格拉底 C.西塞罗 D.德谟克利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A.帝国的分裂 B.大学的兴起 C.经济的发展 D.庄园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和一位英国“戏剧天才”是同时代的人物。这位“戏剧天才”不论是写喜剧还是悲剧,都能深刻理解人类的精神状态。下面属于其作品的是

    A.《老人与海》 B.《蒙娜丽莎》 C.《哈姆雷特》 D.《等待多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如下图小卡片是某同学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摘要,这位同学研究的人物是(  )

    A. 克伦威尔 B. 拿破仑 C. 林肯 D. 华盛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选项中,与《共产党宣言》内容相符的是

    A.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提出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C.争取了工人阶级的普选权 D.明确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历史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是秦汉时代的社会主题,思想学术的统一,也势在必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改造儒术,使儒学更具实用性,这促使统治集团向儒家倾斜,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

    ——滕福海《董仲舒与罢黜百家》

    材料二 ……朝鲜、日本用简和帛,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叶,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欧 洲则用羊皮,这些书写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贵,都不适于大量使用。

    ——部编版《中国历 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

    材料四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

    ——2019 年 5 月 15 日,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集团选择以尊儒来统一思想”具体措施,该措施有何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这些书写材料都不适于大量使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古代技术及其影响。

    (3)材料三中的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传播了哪一宗教文化?请举一例印证唐与天竺的友好往来。

    (4)结合材料四,说说如何才能使中华文明焕发新的生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二  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材料三  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写出唐朝诗坛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一例。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从经济、文化、商业、文艺、中外交流等方面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2)宋代著名女词人是谁?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杭州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一则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人教版初 参考书

    (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是指哪个国家?这个大国的出现开始于哪一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的出现”的法律文献名称。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法国的什么文献?这部文献是由什么机构制定的?它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献?根据本则材料概括其核心内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字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蒸汽机能够提供巨大的动力,资本家可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许多台机器,雇用更多的工人,组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厂制度兴起,工业城市也开始逐渐形成。

    ——部编《世界历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材料四  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工业革命时期,对蒸汽机的改良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谁?

    (2)材料一所述的以蒸汽为动力的“一系列发明和改进”中,有什么新的交通工具?由哪一位设计师设计的?

    (3)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左表、右图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根据材料四概括其原因。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