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填空题 5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2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A. 重视汉族文化

    B. 注重学以致用

    C. 锐意改革旧俗

    D. 潜心文学创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儒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所示为根据头盖骨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图中位于长江流城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

    A. 红山文化遗址 B. 大汶口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如图所示的形势应该是

    A.商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股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兵马俑 B.金缕玉衣 C.刻有文字的甲骨 D.圆形方孔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史记·商鞅列传》中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最后无处可去的商鞅被逮捕处死。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当时的秦国

    A.变法深入民众 B.变法违背民意 C.变法阻力重重 D.变法最终失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

    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或云梦秦简。秦简上文字的字体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汉书》卷四《文帝纪》记载“(十三年)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廑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权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上述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汉文帝继续推行

    A.穷兵黩武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大一统政策 D.以孝治国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其中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

    A.秦朝末年 B.西汉初期 C.东汉初期 D.东汉中期以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

    A.西域都护 B.西域郡 C.安西都护 D.西域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上述材料反映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两晋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新华社北京2019年10月2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东汉时期提出了“治未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名医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下列各项不应该在《史记》中出现的是

    A.秦王扫六合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张骞通西域 D.曹操指挥官渡之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这场战役

    A.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晋书·刘元海载记》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材料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

    A.八王之乱 B.西晋灭吴 C.七王之乱 D.五胡乱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关于如图《北方民族迁往中原》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东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内迁

    B.内迁民族是北方的匈奴和鲜卑族

    C.北方民族的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

    D.向往中原文化是内迁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是

    A.西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汉末年大批北方百姓南迁

    C.西晋时期社会崇尚享乐之风 D.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下列战役有关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A. 结束了南北分裂

    B. 削弱了北魏实力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中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

    A.钟繇 B.王羲之 C.胡昭 D.欧阳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了治世局面,史称“________”。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________大型水利工程;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________年夏,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________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80年,________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439年,________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北朝时期杰出科学家祖冲之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_》,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材料三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

    材料四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

    ——《韩非子》

    (1)由上述材料内容分析,四段材料分别属于哪家学派?

    (2)简述上述两家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早,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瘐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字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包含了秦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仔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这幅敦煌壁画描述的历史事实是什么?(包括:两次时间、主要人物、目的、主要经历及历史作用等。要求:语言精练,叙述完整,观点正确。)

    (2)(图二)这条路上由东向西和由西向东贩运的货物主要有哪些?它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挂,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二  唐代杰出的道家与纵横家赵蕤(rui)说:“太祖至洛阳,奉天子都许。维其弛紊,纫其赘旒,俾我汉家不失旧物矣。于是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绩未究,中世而殒。”

    (1)材料一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谁?这副对联中包括哪些历史史实(或历史故事,或:成语故事)?(写出两个即可)

    (2)材料二评价的历史人物是谁?举出两例关于此人的历史史实(或:故事)。

    (3)根据材料和你所知道的知识对上述历史人物中的其中一位进行评价。(言简意赅,表述明确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