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7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年—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己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A. 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 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信仰自由

    D. 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三十年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7 题
  1.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 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 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

    C. 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 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文化政策适应官方的治国理念

    C.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 市民文化冲击了封建统治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  )

    A. 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 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

    C. 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 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仁政”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 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 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C. 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 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C. 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D.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这里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是

    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B.创建优美的社会环境

    C.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           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绝”,“同光十三绝”是哪些剧种的著名演员

    A. 昆曲、京剧    B. 京剧、元曲

    C. 元曲、昆曲    D. 豫剧、京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

    A. 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B. 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C. 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D. “法”与“理”各异互不兼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普罗塔戈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 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

    B. 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C. 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D.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 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虽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杰出创作者们的创作题材大体上依然不出于古希腊神话和基督神学的大范围之外,但昔日那些人们只能充满敬畏、顶礼膜拜的神灵一经他们的笔墨工具,都具有了如君似我、类乎常人的风格与情调。这一评论肯定了

    A. 人文主义者自身的局限性

    B. 神学信仰日益松弛的趋势

    C. 人文主义大师的价值观念

    D. 艺术大师高超的创作艺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面是洛克《政府论》的部分目录。与其相比,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更侧重

    A.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反对封建专制的统治

    C. 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原则

    D. 实行分权的政治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L·汉金斯在《科学与启蒙运动》一书中说:“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相信,科学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理性是正确方法的关键,它甚至会毁坏宗教法庭的基础。”该材料主要强调

    A. 科学革命启发理性的出现

    B. 理性主义思想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源

    C. 启蒙运动破坏了天主教规

    D. 科学革命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历史现象是指历史运动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B. 《社会契约论》反对君主专制,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

    C. 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D. 伏尔泰认为理性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 摧毁蒙昧和宗教势力

    B.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 创立民主共和国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至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当时这些作品主要是基于人们

    A.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 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C. 对社会的理性认识

    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 反对变革   B. 主张革新   C. 希望进步   D. 要求守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变是以循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士大夫们相信五德转移、三统相承;老百姓则称之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古老而又懵懂的循环论,首先是被维新派的两本著作打破的。它们是

    A.《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

    B.《海国图志》、《天演论》

    C.《变法通议》、《新青年》

    D.《孔子改制考》、《天演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00年前,梁启超在兴民权基础上发表《新民说》,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

    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要革命,不要改良       

    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在描述西方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使得它只可能在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流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根基,因而它显得底气匮乏和先天孱弱,更为糟糕的是,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下列作品符这一流派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A. 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B. 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C. 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毛泽东曾著文指出:“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日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史、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人坟墓。”该文章发表最早是在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革命期间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关于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B.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形成的

    C.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D.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 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 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

    主题二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迈进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

    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会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使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主题三20世纪初期中国的思想交锋

    (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则应之日: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指出在“论革命”的问题上康有为与章炳麟在哪些方面进行了讨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种主张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更高的能量,有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危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