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内阅读 1 题,课外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游逛     触目伤怀    差使(chāi)   狼藉(jí)

    B.鄙视     妙手偶得    倦怠(dài)    倔强(jiàng)

    C.格调     连绵不断    篱笆(ba)     吆喝(he)

    D.推祟     惟妙惟肖    记载(zǎi)    残损(sǔ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是祈使句的一项是(   )

    A.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B.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C.不要点灯! 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___;轻淡的,___,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④① B.②③ C.②① D.④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填空。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2)补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句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朱敦儒的《相见欢》一词,完成题目。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①,簪缨②散,几时收?试倩③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①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②簪缨:当时官僚贵州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③倩:请。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赞同)

    B.子孙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同“返”,往返)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说说作者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始折旋疾徐(慢) B.乃四顾胆落(看)

    C.遽谢舟师(感谢) D.椎鼓径进(径直)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全文从哪些方面写白杨树的?试概括说明。

    2.本文第二段写黄土高原,是否多余?试说说原因。

    3.文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

    1.试概括全文所写的三个场景。

    2.选文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3.“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是否可放在“父亲给我买包子”之前写?试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挥手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