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戊戌变法

    C. 袁世凯复辟帝制——辛亥革命   D. 袁世凯死亡——北洋军阀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问题》中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 孙中山讨伐北洋军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九龙司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④⑥ C. ①③②⑤④⑥ D. ②①③⑤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是(  )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  )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 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节节胜利

    C. 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

    D. 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某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A. 洋务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顽固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

    A.A B.B C.C D.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河北中考)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彭德怀在评价某次战役时指出:“在当时,只有抓住敌后的空虚,给以突然‘猛袭’才能有力调动敌人,给予打击。……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有计划的‘破袭’是不易的。”彭德怀评价的这次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四渡赤水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大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89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1911年,张少华赴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要主张。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3)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指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材料四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8年至1919年元旦且,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新的发展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7)对于我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来,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国共这次合作期间取得的革命成果一例。

    (2)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哪一事件又基本结束了这种分裂对抗局面?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并说说此次国共合作有何重大影响。

    (4)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5)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材料中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请举出一例中国抵制鸦片走私的代表性事例。

    (2)由于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3)材料二中所提到的事情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该事件中的劫掠者是谁?

    材料三  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

    (4)材料中“订得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该条约内容与以往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5)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一位在“被东方的小国打败”的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材料四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

    ——《复兴之路》解说词

    (6)材料所述的“国耻”是由哪次侵略战争造成?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7)综合上述问题和材料,你有何感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