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小作文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7个小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 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 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 “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 “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 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 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 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

    B.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 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 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 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

    C. 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

    D. 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6.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

    A. 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 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 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

    D. 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7.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那些不死的魂灵啊

    ①俄罗斯的国土太辽阔了,它有荒漠、苔原,也有无边的森林和草原。它有光明不眨眼的灿烂白夜,也有光明打盹的漫漫黑夜。穿行于这种地貌中的河流,性格也是多样的,有的沉郁忧伤,有的明朗奔放。俄罗斯的文学,因为有了这样的泥土和河流的滋养,就像落在雪地上的星光一样,在凛冽中焕发着温暖的光泽,最具经典的品质

    屠格涅夫的作品宛如敲窗的春风,恬适而优美。它的《猎人日记》和《木木》,使十七八岁的我对文学满怀憧憬,能被这样的春风接引着开始文学之旅,是一种福气啊。

    ③二十岁之后,我开始读普希金、蒲宁、艾特玛托夫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也许是年龄的原因,我比较偏爱艾特玛托夫的作品,他描写的人间故事带着天堂的气象。这期间,有两部苏联的伟大作品让我视为神灯:一盏是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另一盏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同样具有神灯气质的还有阿尔谢尼耶夫的《在乌苏里莽林中》,其中的德尔苏·乌扎拉是20世纪最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

    ④三十岁后,我重点读了契诃夫、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我开始迷恋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对人类灵魂拷问到极致的文学大师,使增加了一些阅历的我满怀敬畏,他的《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无疑是19世纪文学星空中最夺目的星辰。

    ⑤不仅是在中国,在俄罗斯,人们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喜欢也是日盛一日,这使托尔斯泰的光芒相应黯淡了一些。前些年,我又重读托翁的作品,也许《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还能让一些挑剔的文学史家找出种种不和谐之处,但我觉得《复活》应该是无可争议的史诗作品,托尔斯泰实际上是为一个已经消逝的时代唱了一曲挽歌。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正是造成托尔斯泰晚年悲凉出走的原因。也许是托尔斯泰生前获得了太多的荣誉,人们才容易对饱尝人世辛酸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更大的同情,情感天平的倾斜左右了人们对艺术价值的判断。但我觉得他们之间不分高下,同样伟大。托翁能在八十二岁高龄时出走,是不想让那座富庶的庄园成为自己的埋葬之地!他把衰老的躯壳最后交付给了明月清风、草原溪流。交付给了它们,就等于交付给了自由!

    ⑥契诃夫也是我喜爱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几乎篇篇精致。他的《第六病室》和《萨哈林旅行记》是杰作。能够把小人物的命运写得那么光彩勃发、感人至深,大概只有契诃夫可为。我甚至想,如果上苍不让契诃夫在四十四岁离世,他再多活十年二十年,其文学成就可能会远远超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在去萨哈林岛采访苦役犯人之前,曾对托翁的《克莱采奏鸣曲》喜爱有加。然而三个月的萨哈林岛采访经历,面对着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的苦难,他的艺术观发生了裂变,远行归来,他觉得《克莱采奏鸣曲》有点可笑。他说:“要么是我在旅行中长大了,要么是我发了疯。”毫无疑问,契诃夫没有发疯,他在萨哈林岛,看到了生活和艺术的真相。可惜上苍留给他揭示这一个个真相的时间微乎其微了。

    ⑦俄罗斯有两个人格高贵的诗人,其命运是那么的相似,都是死于决斗中:普希金和莱蒙托夫。这也是我最喜爱的两个俄罗斯诗人。爱好文学的人,谁没有读过普希金的诗歌呢!听吧:“我的竖琴质朴而高尚,从不曾将世间的神赞颂。我以自由而无比骄傲,从不肯对权贵巴结逢迎。”再听:“有两种爱对我们无限亲切,我们的心从中得以滋养,一是爱我们的可爱的家乡,二是爱我们祖宗的坟墓!”这是何等铿锵的男儿誓言,这是多么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气概!难怪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等都对普希金的作品无限尊崇。而年轻的莱蒙托夫则在《我爱那层峦叠嶂的青山》中写下了这样的诗篇:“仍是这片草原,这轮明月,月儿向我垂下了目光,好像责备我这样的夜晚,一个人竟敢骑一匹骏马,同它争夺草原上的霸权!”这股青春的豪情是多么动人啊。

    ⑧俄罗斯的文学,根植于广袤的森林和草原,被细雨和飞雪萦绕,朴素、深沉、静美。今年6月我在俄罗斯旅行,有天清晨在慢行列车上看到窗外被白雾笼罩的森林时,心中涌起了浓浓的伤感。那曼妙的轻雾多么像灵魂的舞蹈啊。俄罗斯的作家,无不热爱着这片温热而寒冷的土地,他们以深切的人道关怀和批判精神,把所经历的时代的种种苦难和不平、把人性中的肮脏和残忍深刻地揭示出来。他们还以忧愁的情怀,抒发了对祖国的爱,对人性之美的追求和向往。这正是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时代的作家身上所欠缺的。我在哈尔滨见过俄罗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拉斯普京先生,他在评述马尔克斯描写妓女生活的新作时是那么愤懑:“我简直不能相信这出自《百年孤独》的作者之手!”我想只有在俄罗斯这片土壤成长起来的作家,才具有这种抗腐蚀的能力。难怪他在《伊万的女儿,伊万的母亲》中译本序言的结尾中说:“恶是强大的,但爱和美更强大。”

    ⑨果戈理的不朽作品是《死魂灵》。在我眼中,我景仰的这些俄罗斯的文学大师们,他们的魂灵就是不死的。那些不死的魂灵啊,是从祭坛洒向这个龌龊的文学时代的最纯净的露滴,是我在俄罗斯的森林中望见的、能让我眼睛一湿的缕缕晨雾!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和你的阅读积累,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几乎篇篇精致”,它们通过日常生活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小说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B. 果戈理小说《狂人日记》,构思独特、形式荒诞,表现了腐朽社会对人的迫害。鲁迅同名小说深受其影响,借助狂人形象,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C. 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创作了许多史诗般的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这些作品人物众多、结构宏大。

    D.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诗作充满了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追求、对民族的挚爱,因而受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师的无限尊崇。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题目寓意深刻,既指俄罗斯文学大师们的作品不朽、精神不死,也蕴含着作者对“那些不死的魂灵”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B.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与第⑧段中的相关议论、抒情彼此呼应,突出了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品根植于广袤土地和苦难时代的特征。

    C. 对俄罗斯文学大师们的经典作品,作者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既有憧憬、偏爱、迷恋,也有赞美和景仰,更饱含着浓浓的伤感。

    D. 作者通过叙写自己的俄罗斯“文学之旅”,表现了俄罗斯文学大师及作品的魅力,又表达了自己对文坛现状和作家责任的思考。

    3.作者说:“俄罗斯的文学,因为有了这样的泥土和河流的滋养,就像落在雪地上的星光一样,在凛冽中焕发着温暖的光泽,最具经典的品质。” 请根据文意概括俄罗斯文学所具有的“经典的品质”。

    4.文中的比喻以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内容,恰切而形象。请从文章两处画波浪线的句中任选其一,对这一特色加以赏析。

    5.作者从十七八岁起阅读了俄罗斯文学大师们的大量经典作品,开启了她的俄罗斯“文学之旅”。从作者的“文学之旅”中,你可以汲取哪些阅读经验?请简要作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氏梅亭记

    文天祥

    庐陵贡生萧元亨,江西帅平林公之孙,赣州龙南县丞之子。早孤,有立,克肖厥世。于其读书游息之暇,有自得焉,乃作亭于屋之西偏,周之一径,被径一梅。亭后有廊,有诗画壁间,前方池,广五尺,饲鱼而观之。邻墙古树,蔽亏映带,清风徐来,明月时至。君领客于此,上下谈笑。客多乃祖父旧游,而君乐从之,称其家儿也。君名亭曰“梅”,而属其客请记于予。

    予昔者登平林公之门,入其园台,观沼渚卉木竹石。曲折靡景,登览幽远。公缓步徐行,杯酒流行,古君子也;退从赞府①,与其次子江陵支使,昂然野鹤,粲然华星,南金荆玉②,应接不暇,佳公子也。今是园也,亭馆日以完美,草木日以茂密,元亨兄弟又从而增大之。夫高台曲池,百岁倏然,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

    予于君不十年间,俯仰三世。昔也念其门之遭,今也贺斯国之幸,则告于元亨曰:天地闭塞而成冬,万物棣通而为春。方其闭塞也,阴风觱篥③,寒气赑屭④,众芳景灭,万木僵立,何其微也。及其棣通也,木石所压,霜露所濡,土膏坟起,芽甲怒长,何其盛也。天地生意,无间容息。当其已闭塞之后,未棣通之前,于是而梅出焉。天地生物之心,是之谓仁,则夫倡天地之仁者,盖自梅始。今君之乐斯亭而赏斯梅也,其何以哉?天地莫不有初,万物莫不有初,人事莫不有初,人心莫不有初。君从其初心而充之,无非仁者,梅而有知,吾知其为君欣然矣。昔东坡记灵璧张氏园亭,推本其先人之泽,而拳拳然望其子孙,且将买田泗上,以与张氏游焉。予里人,辱君好旧矣,宜甚于坡之爱张氏也。

    (注释)①赞府:古代对县丞的别称。②南金荆玉:南方的金石和荆山产的璞玉。③觱篥(bì lì):古代乐器,声似大风触物。④赑屭(bì x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龟,常做奋力昂首状。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克肖厥世             厥:他的

    B. 被径一梅             被:覆盖

    C. 则夫倡天地之仁者        倡:响应

    D. 推本其先人之泽         本:原本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天地闭塞而成冬         梅而有知

    B. 乃作亭于屋之西偏       于是而梅出焉

    C. 今也贺斯国之幸         宜甚于坡之爱张氏也

    D. 万物棣通而为春         吾知其为君欣然矣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君名亭曰“梅”,而属其客请记于予。

    ②今君之乐斯亭而赏斯梅也,其何以哉?

    4.作者盛赞萧元亨的先辈们为“古君子”“佳公子”。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古君子”“佳公子”的特点。

    5.请根据文意,解释文中画线句“君从其初心而充之”中“初心”的含义。

    6.文中“此孟尝君之所以感慨于雍门周者也”一句,用了“雍门周见孟尝君”的典故。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用“/”给画线部分断句。

    雍门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吾悲乎?”雍门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虽有善鼓琴者固未能使足下悲矣也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千秋万世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已坏曲池既已渐坟墓既已平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其足而歌其上。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

    (选自《说苑》,有删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①

    陈去病

    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②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注释)①本诗写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此时诗人正在从上海赴广州参加革命的途中。②胥涛:传说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所杀,尸投于江,化为涛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的“高唱大江东”与尾联的“战秋风”,从不同角度表现出诗人不凡的气度。

    B. 颔联描写了汹涌激荡的浪涛与忽隐忽现的洲渚,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景象。

    C. 尾联运用伍子胥的典故,不仅描绘出白浪滔天之态,也蕴含了诗人无畏的斗志。

    D. 全诗境界开阔辽远,诗人意气豪迈、慷慨悲凉,诗歌格调沉郁雄浑、低沉哀婉。

    2.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3.本诗首联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均为借景抒情的佳句,清分析其中两个“空”字蕴含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请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咏而归。

    ②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

    ③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小作文 共 1 题
  1.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你的“文学之旅”中,一定也有一些经典名著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部作品,并结合该作品内容,给作者写一封短信,抒写你对他的感激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可诗可文。150字左右。

    ②学校高三年级某班将开展“与他人相处之道”的主题班会,请你以该班学生的身份写一篇简短的发言稿。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恰当引用《论语》中的语句。180字左右。

    ③优秀的文学广告往往缩龙成寸,辞约义丰地介绍作品的特点,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请从《边城》《红岩》《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作品,为它拟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广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下列图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②下列一组图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这组图片的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2012年5月31日,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依然强忍病痛,整理科研资料,上交国家。

    2018年6月,内蒙古汗马自然保护区发生重大火灾。这是鏖战了四天的消防员扑灭大火后的手。

    2018年8月,电力检修工人身穿绝缘服,冒着55°C的高温持续作业,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