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种有效方式。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

    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化样式。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

    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编期。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

    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传播与发扬。同时,改编要考虑最大的读者群。过去,也有一些对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的改编和重述,但都是按照成年人的理解与接受来改编的,而很少按照《格林童话》的方式来改编。格林兄弟在改编和重述中将之定位为“儿童与家庭故事”,这是《格林童话》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民间故事要真正改编成广受欢迎的“中国好故事”,要尽量符合儿童的接受需求,使之儿童文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

    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需要抓住精神要素,把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元素保留下来。说白了,改编中国民间故事,就是要留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美德等核心元素。同时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形式,比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改编《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将民间童话改编成了童话诗,使之成为经典并广为流传。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有一些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受到了少儿读者的喜爱。这一点,与过去的连环画受到儿童读者喜爱是同样道理。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故事的价值亟待重估。民间故事可以和创意写作、儿童教育学科有机融合,把民间故事的整理和研究,与创造性改编、重述及儿童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用纯正的中国故事,滋养中国孩子的美好童年。  

    (摘编自谭旭东《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对许多民间故事大都还只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乏有效的改编和重述。

    B. 美国叙事学家伯格认为现代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起源于欧洲的民间童话故事。

    C. 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与欧洲经历过民间故事改编期密不可分。

    D. 目前一些出版社在形式上做出了改变,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值得肯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借用美国叙事学家伯格的分析充分阐述了必须认识到民间故事价值的观点。

    B. 文章通过对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分析引出对民间故事如何改编的论述。

    C. 文章第五段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和重述的方法。

    D. 文章对比分析了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的过去与现状,引导人们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过去缺乏大众化的民间故事是因为对民间故事的改编、重述没有考虑到读者群。

    B. 再好的民间故事如果不能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C. 要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就需要抓住其中所蕴含的值得人们传承的精神要素。

    D. 民间故事如果能够用新的语言和思维来改编,就可以进入到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湖海桀

    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漢。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

    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遥着   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

    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蛻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緣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晴,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的天际……

    一片片鱼鱗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丨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

    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古朴、安谧、空灵、和谐等优美动人的意境。

    B.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 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使这篇散文独具魅力。

    D. 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2.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    、奋楫争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    的重大战略任务”。    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

    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    :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B. 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C. 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D. 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枪、款、人”战略思想

    B. 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

    C. 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由陈毅提出

    D. 陈毅提出了“枪、款、人”战略思想来壮大新四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

    B. 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不足。

    C. 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D. 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A. 觞满酌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B. 颓然就醉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 入深林,回溪   山之高而止

    D. 故为之文以   尽吾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常在于险远

    A.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B. 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

    C. 望西山,如指

    D. 苍然暮色,自而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到则草而坐   披:分开

    B. 过湘江,染溪   缘:沿着

    C. 而起,起而归   觉:睡觉

    D. 心凝形   释:解除束缚

    4.对下列各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翻译: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常常恐惧不安。

    B.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

    翻译: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似尺寸之远,实有千里之遥。

    C.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翻译: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

    D.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翻译:青山萦回,白水缭绕,看外面与天边,向四面望去好像是一个整体。

    5.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用“恒惴栗”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B.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表达的是一种“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境界是游览西山而获得的心灵启迪,作者因此忘却了烦扰,获得了精神慰藉。

    C.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这几句所描写的场景与《赤壁赋》中最后一段的场景颇为相似,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大相径庭。

    D. 这段文字在描写“西山”的景物时,对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运用简约而精当、准确而传神。将西山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地刻画出来,富于动态美。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________,________。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

    (4)及既上,________,________;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5)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我们在诗歌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

    橘子洲   岳麓山   石钟山   褒禅山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滁州一带朝暮、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观带给欧阳修不同的乐趣。

    有没有一个地方的朝暮或四季(某个季节亦可)的景象给你留下独特的感悟,请以“           ”为题(如“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杨家岭的早晨”),写一篇写景状物类的散文。

    要求:补充完整题目,立意自定,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