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4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 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周代言谏制度对周人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邵公谏厉王止谤时提到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说明周代言谏制度中有“献诗”作为谏言的制度性安排,进入周代体制内的诗歌生产和消费是一种职务行为。

    《诗经》中的颂美诗也同样可以理解为谏言。今人以为谏言一定是批评性意见,不能用赞美之词,但古人并不这么理解。古人所谓美颂,不是阿谀奉承,而是树立一个正面人物典型,让君主去学习他们;或者描绘出一种美政理想,要君主去仿效。事实上,古人正是这样理解《诗经》的,当然,周代言谏制度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并不仅限于社会上层,它其实已深入到社会下层,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政治作用。西周实行过的采诗之制,就是言谏制度的一部分。

    周代言谏制度除有采诗、献诗等制度安排外,还有献书的制度安排。“史献书”和“列士献诗”一样,其实都是周代言谏制度的题中之义。《逸周书•史记解》记有穆王要求三公、左史戎夫将前代败亡的历史教训作为鉴戒,“朔望以闻”便可以印证周公所倡导的这种“史鉴”已经成为制度,并对周代社会政治产生了实际影响。

    春秋后期,诸子崛起,子书实为史书之旁衍,诸子“上说”也有“史献书”之意,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他以“道德”为中心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提供的是“君人南面之术”,其所著五千言也是政教之谏言,孔子虽不是史官,但他的知识和学问来源于史,其编撰《春秋》,代行史官之责,也有以史为鉴之意;其一生活动都以政教为中心,《论语》开头两章即是《学而》和《为政》。战国诸子虽然各有个性,但“上说下教”却是他们的共性。尽管他们所进谏的已经不是天子而是诸侯,甚至是卿大夫,但政教谏言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气质仍然是与史官一脉相承的。

    “谤”其实是一种政治谏言,是庶人对统治者执政过失进行的公开批评。由于庶人意见不能直陈统治者,故要通过“士传言”来实现。听取庶人谏言是古代传留的政教传统,周代只不过将其制度化而已。

    周代服侍天子的“百工谏”人数众多,分工细致。在周代“百工”中最出名的是乐官这个群体,而乐官这个群体中言谏活动最活跃的除了大师,则数俳优。在中国,君主使用俳优有悠久的历史。《韩非子》的记载证明俳优在周代尤其是在东周不仅为君王所喜爱,而且能够参与政教活动,俳优的政教活动主要是进行优谏,《史记•滑稽列传》载有俳优优孟、优旃向君主或公卿进谏的事例。

    周代小说是随着“百工谏”的制度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成熟形态出现在春秋后期,故早期小说带有春秋后期的时代特征,它植根于世守其职的周代王官文化传统,受到言谏制度的激励和影响,在注重生活化和娱乐性的同时,仍然将政教工能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说下教”是战国诸子的共性,他们继承了史官的政教谏言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气质,他们进谏的对象已经是诸侯。

    B. 树立一个正面人物典型,或描绘一种美政理想,让君主却学习效仿,这是古人所谓的颂美,而《诗经》中的谏言大多是颂美诗。

    C. 周代的言谏制度,对诗歌发展的影响不仅在社会上层,而且波及社会下层,西周的言谏制度就是采诗制。

    D. 在周代,体制内的诗歌的生产和消费,是一种职务行为,如邵公向周厉王进谏,认为天子应让公卿、列士向朝廷献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举《诗经》中的颂美诗为例,论述言谏制度与诗歌的关系。

    B. 文章以老子、孔子为例,论述春秋后期诸子思想中的政教谏言

    C. 文章以《逸周书•史记解》中的记述,论述“史鉴”产生的实际影响。

    D. 文章按照不同的文学体裁,分层论述了周代言谏制度和文学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取庶人谏言这个古代传留的政教传统在周代被制度化,庶人的谏言“谤”通过“士传言”来对统治者执政过失进行公开批评

    B. 随着“百工谏”的制度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小说,受到言谏制度的激励和影响,政教功能十分突出,而生活化和娱乐性减弱。

    C. 在中国,君主使用俳优有悠久的历史,在东周俳优能参与优谏等政教活动,史书中记载有俳优向君主或公卿进谏的事例。

    D. 在周代服待天子的众多“百工谏”中,乐官是最出名的群体,而乐官这个群体中,言谏活动最活跃的除了大师,就是俳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粗瓷碗

    陈双

    赵大福是个古董收藏家,虽然有钱,却把享乐看得很淡,喜欢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享受寻宝带来的乐趣。

    前段时间,赵大福听到一个消息,有人在大西北某座山里捡到了商代的古董。赵大福心动了,也跑了过去,想碰碰运气。

    在山里转悠了好几天,赵大福没挖到啥宝贝。眼见水和食物都快没了,赵大福决定下山回家。

    在路过一处陡峭的山崖时,赵大福一脚踩空,右脚却严重扭伤,水壶也掉进了崖底。

    手机一格信号都没有,想打电话找人帮忙也不行。赵大福只能硬着头皮往山下赶,脚脖子越来越肿,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到第三天中午,赵大福实在挪不动了,他躺倒在地,天上一朵云也没有,太阳很是刺眼。赵大福绝望地闭上眼睛,陷入了昏迷状态。

    不知过了多久,昏昏沉沉中,赵大福感到有一股清凉的水流进了嘴里。原来,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路过这里,用手里不多的水救了赵大福。

    青年把赵大福背了回家,给赵大福弄来一碗盐开水,叮嘱赵大福慢慢喝。然后,又给他整了一些饭菜。

    青年不停地忙前忙后,面孔却一直板着。赵大福小心地问青年为啥不开心,青年叹口气,说:“老婆嫌我穷,要和我离婚。”

    赵大福皱紧了眉头。忽然,赵大福惊奇地叫了一声,问青年,这碗是哪来的。青年说,这碗是长辈传下来的。赵大福将碗翻来覆去地查看了好几遍,兴奋地一拍大腿:“这可是个好东西啊,是古董!”

    青年难以置信地说:“不会吧,这么普通的一个碗会是古董?”

    赵大福说:“你不懂。”当下,赵大福将碗的形状、瓷质、花纹等特征分析了一番。青年一听,来了兴趣,凑过来问:“您既然对古董这么了解,那您看,这碗大概能值多少钱?”

    赵大福笑着说;“我就靠这行吃饭,能估个八九不离十。你这只碗,据我看,起码值这个数!”说着,赵大福伸出了两个指头。

    青年人问:“两百?”赵大福摇摇头。青年又问:“两千?”赵大福又摇摇头。青年睁大了眼睛:“难道这破碗值两万?”赵大福还是笑着直摇头。见青年人一脸狐疑,赵大福这才说:“这碗能卖到二十万。”

    青年惊讶得叫出了声。见青年不信,赵大福说:“你要不信,把这碗卖给我。我先给你两千块钱作定金,余下的,我回家给你拿来。”说着,赵大福掏出了两千块钱。

    回家后,过了些日子,赵大福带上钱,再次来到那个青年的家。出来迎接赵大福的,除了青年,还有青年的老婆。

    赵大福把钱给了青年,宝贝一样把那只碗带回了家。

    听说赵大福花二十万买了只古董碗,朋友们都很好奇,纷纷跑来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古董碗。

    几个朋友围成一桌,酒过三巡,菜过五昧,赵大福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精致的匣子。打开匣子,又揭了几层绸布,一只粗瓷大碗终于亮相了。赵大福的朋友也都是古董界行家里手,当下,大家一见瓷碗,不由傻眼了。这分明是一只近代的普通粗瓷大碗,这种碗可以说毫无价值。可大家想,他赵大福是何许人,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于是大家又轮流捧着,细细地看了一遍。看完,大家都瞪大眼睛望着赵大福,一脸不解的神情。

    赵大福哈哈一笑,说:“实话说,这根本就不是古董,可这碗对我来说比古董还要金贵!”原来,那天赵大福被那青年救回一条命,心里十分感激,却又不知如何报答。当时青年说,老婆嫌他穷,要和他闹离婚,赵大福一听是钱的事,不由眼前一亮,钱他有啊。赵大福怕直接拿钱,青年会不好意思收,所以就编了一个买古董的理由。

    末了,赵大福说:“这只碗的主人救了我的命,你们说,它值不值二十万?”朋友们一听,都鼓起掌来。

    过了几个月,赵大福碰巧路过那个青年所在的县,就决定绕点路,去一趟青年家,看看他们夫妻俩过得好不好。

    让赵大福没想到的是,等他到那一看,发现那个青年和他老婆还是离婚了。不过,这次不是青年的老婆要离,而是那青年自己要离。原来,那青年有了二十万后,很快和村里另一个年轻的姑娘好上了。

    赵大福听了,眼前不由一阵茫然。回到家,赵大福拿出那只粗瓷碗,“啪”的一下,摔得粉碎。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标题“一只粗瓷碗”一方面起到线索的作用,小说大部分内容围绕这只碗展开;另一方面又暗示青年家的这只碗不是值钱的古董。

    B. 小说情节设置前后照应,在赵大福昏迷之前,小说交代赵大福所带的水和食物快没了,脚脖子肿起来了,太阳刺眼,这都为他昏迷作了合理的铺垫。

    C. 赵大福在青年面前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鉴赏粗瓷碗时的一系列动作、语言和神态都在暗示青年:这是一件古董,价值不菲。

    D. 赵大福通过收购粗瓷大碗帮助贫困靑年,青年却因经济状况改变而离婚,小说含蓄的讽刺了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缺陷。

    2.小说中的赵大福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至“朋友们一听,都鼓起掌来”即可结尾,后面文字实属画蛇添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游戏咨询机构伽马数据估计,2017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取得了55-60亿元的收入,估计占整个手游市场收入的20%左右。与市场上巨大成功相伴而来的,是社会上的争议不断。小学生沉迷游戏后刷爆家长的银行卡之类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社会关注之下,7月4日,《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系统推出当天,港股收盘时,腾讯股价下跌4.13%,市值蒸发151亿美元。

    《王者荣耀》的防沉迷系统,被众多媒体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目前,各大网络游戏厂商都制定了相似的防沉迷系统规则。

    实际上,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所遵循的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已有超十年历史。2005年到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部门发布了多个“游戏防沉迷”条例。

    然而,以上政策执行得仍不到位。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报告》,自2013年以来,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当年所有测评游戏中的占比却在下降。而且,2016年没有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仍占到当年所有测评游戏数量的71%。

    (摘编自《澎湃网:防止小学生沉迷游戏,防沉迷系统是最佳方案吗?》)

    材料二:

    《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到5.66亿人,同比增长5.9%。记者调查发现,从几岁的中小学生到40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因为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同伴负面影响等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愿意到网游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希望在网游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在现实工作中难以取得的成就感。

    据一些游戏设计师介绍,企业内部对游戏设计的考评就是靠每日活跃玩家(DU)等指标,为了达到目的,游戏就会每天搞整点活动等,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某些游戏厂商虽然推出游戏防沉迷系统,但通过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未成年人依然可以“畅游”该游戏。因为网游后台没有核查申请人和玩家是否为同一人,实名制根本落不到实处。以游客身份登录的,虽然系统默认为未成年人,但仍然可以凭游客身份充值买游戏装备。

    (摘编自《凤凰网: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亟须实行游戏分级制》)

    材料三:

    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说,防止沉迷网游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现实中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应该进行管控和限制。另一方面,作为游戏运营企业应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平台对涉及色情暴力的游戏及时举报。同时,网络平台还应大力推荐、宣传积极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

    “扬清是激浊最有效的手段,当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吸引力的绿色游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说,青少年受到网游的吸引,说明网游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需求的出口还不够。为此,应建立有效的推动机制,把绿色游戏当成产业来做,并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推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绿色。要用运动锻炼、兴趣爱好、绿色游戏等来占据青少年的闲暇时光,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摘编自《新华网:网游在和我们争时间?》)

    [注]游戏收益:指在游戏中取得的经验值和虚拟货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多年前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就已经在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中推行。

    B. 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允许游客充值等行为,违反游戏防沉迷条例相关规定。

    C. 那些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的青少年,比较容易成为沉溺于网游的玩家。

    D. 大力推行绿色游戏,运动锻炼等有益活动,就能做到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

    3.当前游戏防沉迷系统取得的效果欠佳,主要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崇文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刘辟反,宰相杜黄裳荐其才。诏检校工部尚书、左神策行营节度使,俾统左右神策、麟游奉天诸屯兵讨辟。时显功宿将,人人自谓当选,及诏出,皆大惊。始,崇文选兵五千,常若寇至。至是,卯.漏受命,辰.已出师,器良械完,无一不具。过兴元,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守梓州。诏拜崇文东川节度使。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明日,战万胜堆,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贼大震,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追禽之,槛送京师。

    入成都也,师屯大达,市井不移,珍货如山,无秋毫之犯。邢泚已降而贰,斩于军,衣冠胁污者诣府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诏令刻石记功于鹿头山。

    崇文不通书,厌案牍谘判以为繁,且蜀优富无所事,请扞边自力,乃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宁庆节度使,为京西诸军都统。崇文恃功而侈,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又不晓朝廷仪,惮于觐.谒.,有诏听便道之屯。居邠三年,戎备整修。卒,年六十四,赠司徒,谥.曰威武。

    (节选自《新唐书•高崇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

    B. 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

    C. 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

    D. 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贞元,属于古时皇帝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 觐谒,即入觐,是古代政治礼节,指地方官员入朝朝见帝王。后引申为下级拜见上级或朋友间的礼节。

    C. 卯、辰,属于十二地支。地支和天干组合在一起可以用来纪年,十二地支又可以用来表示一天的时间。

    D. 谥,即谥号,官员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朝廷赐谥,很多时候都是有褒有贬的,有的谥号既扬善又不讳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崇文家族和谐,其祖先自渤海迁至幽州后,家族七代人均聚居在一起。他的家族在开元年间两次受到皇帝表彰。

    B. 高崇文治军有方。他勤于训练兵士,武器精良;约束军队,令行禁止。他率军过兴元时,士兵中有人折断客舍的羹匙和筷子,他下令立即斩首示众。

    C. 高崇文能征善战,屡获军功。当刘辟反叛,朝廷遴选将领时,在宰相杜黄裳的推荐下,高崇文不负众望,被任命讨伐刘辟。

    D. 高崇文不通文字,厌恶公事文书,害怕入朝觐见,却恃功而奢。他依仗功劳,尽享蜀地国库中的奇珍异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

    (2)衣冠胁污者诣府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①

    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②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注:①孔巢父,少时与李白、韩准等人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李季卿宣慰河南、江淮,孔巢父应李季卿之聘去河南军任左兵卫曹参军。②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才华出众,工于写章表奏记。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展现了送别图景,其中"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指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了凄迷色彩。

    B. 颔联 "闻道""更言"表明了当时形势紧急,朝廷已派大军去征讨北虏,又在南河会集了诸路将领。

    C. 颈联实写了塞外的景象,用"乡人绝"和"战马多"对比,点出了孔巢父到边防后无同乡伙伴的境况。

    D. 尾联紧承上联,笔势陡起,借众人之口写孔巢父才华,相信他定会仕途顺利,表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没有尽头的句子是:“__,___。”

    (2)《采薇》中写出诗人离开家乡时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

    (3)《离骚》中,诗人说自己即使身体被肢解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并用反问句“____,________?”来表明对志向的坚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话语情境存在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 某杂志上有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

    情境二  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三 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 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暴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情境五  近日闻尊夫妇喜得千金,弄璋之喜,明珠入拿,增辉彩悦,衷心祝愿贵千金聪明灵秀。

    ⑴______  ⑵____  ⑶_____  ⑷_______  ⑸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1月28日中午放学时间,封丘一中校门口拥挤的车流中,一名十二三岁的中学生骑电动单车违规逆行,撞上一辆白色宝马,宝马车的油漆被剐破,司机提出要赔偿,男孩顿时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男孩不停哭诉:“叔叔,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让我走吧,我爸知道了会打死我的。”旁边一位老奶奶也劝说司机:“看看孩子可怜的,就让这孩子回家吧。”交警也站在旁边等待两人的协商结果。宝马车司机最终选择让男孩回家,不再索要赔偿,自己维修。

    11月28日晚7点左右,郑州一车主杜先生车停小区,结果车灯给人撞坏了,灯片散落一地。随后他调取了附近监控,由于存在盲区,最终也没发现肇事者身影,看着车被撞还没人联系自己杜先生十分郁闷。在查看车灯损坏程度时,意外发现损坏的车灯里面放着一张快递员名片,上面留有姓名和联系电话。杜先生按照上面的电话拨打了过去,拨通后对方承认车是他撞的,并表示当时由于忙着送快递,一时未找到车主联系方式,只好留了一张名片,还表示自己会承担维修费用,这又让车主杜先生感到十分暖心。“不赔付我心里过意不去。”快递小哥告诉记者,刚开始杜先生不愿意让他赔付修车的钱,但他坚决要出钱修车,最后通过和谐协商,折中方法,钱一人一半。

    针对以上事件,你有何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