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0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多选题 7 题,填空题 2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8 题,简答题 1 题,综合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2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8 题
  1. 小明坐在沿平直铁路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铁轨      B. 小明乘坐的列车       C. 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客      D. 路边的树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A. 米   B. 秒   C. 米/秒   D. 千克/米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广场上的光束

    B. 亭桥在水中的倒影

    C. 铅笔好像折断了

    D. 空中的彩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B. 把大白菜放在阴凉处

    C. 用地膜覆盖农田   D. 新鲜的苹果用塑料袋封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关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 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C. 关上窗户,会感到屋外的声音变小,是因为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D. 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较高的隔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0℃   B.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4.5m

    C.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   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如图所示),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它将在月球背面着陆,并进行多项科学研究。探测器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首次月背着陆,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就是物体绝对不动

    B. 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C.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D. 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

    A. 升华   B. 汽化   C. 液化   D. 熔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材料的密度

    A. 比实物密度大   B. 比实物密度小   C. 与实物密度相等   D. 与实物密度相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对凹透镜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凹透镜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   B.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 阳光透过凹透镜后能得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 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 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 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

    A. 体积变大   B. 质量变大

    C. 密度变大   D. 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个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   B. 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

    C.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   D. 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镜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即为实像

    B.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C. 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D. 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北,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7 题
  1. 在下列事例中,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   B. 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

    C.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D. 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应用(u是物距,f是焦距),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成虚像时u<f   B. 成实像时u<f

    C. 用做放大镜时u<f   D. 用于幻灯机时u<f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

    B.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

    C. 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发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发射定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A. 哪些因素影响水的沸点?

    B. 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大小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吗?

    C. 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

    D. 液体的温度越高,其体积越大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或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根据表1、表2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表1: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水银

    -39

    1515

    1083

    表2: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1.0×103

    0.9×103

    酒精

    0.8×103

    2.7×103

    煤油

    0.8×103

    7.9×103

    水银

    13.6×103

    8.9×103

    A. 钢块掉入铜水中一定会熔化

    B. 一块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1/10

    C. 在体积相同时,实心铝块的质量是实心冰块质量的3倍

    D. 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8 题
  1. 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下表为小阳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图为另一组的小朝同学依据本组实验数据绘制的该物质的熔化图象。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由小阳的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4)小朝同学没有记录到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这是因为: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不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②轻敲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③用力敲击音叉,将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1)由①②对比可以说明:物体的_________产生声音。

    (2)由②③对比可以说明:声音的_________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小车从木板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如图中位置)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阳需要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选填:“AC”或“BC”)的长度;

    (3)若将垫在长木板下的木块向木板的左端稍移动一小段距离后,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发生了变化,则小车沿长木板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至底端的平均速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竖直纸板A和竖直纸板B均可绕竖直线ON前后转动,O点为平面镜与纸板A右侧边缘的交点,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

    (1)纸板A和纸板B在同上平面内,当入射光线EO出现在纸板A上时,反射光线OF出现在纸板B上;将纸板B向后转过30°角,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要在这个位置的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你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1)在此环境下,水的沸点为_______℃;

    (2)时间到达________min时,水开始沸腾;

    (3)水温到达沸点后,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吸热,水才能沸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多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

    B.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靠拢,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C.将蜡烛移到某处,移动光屏,寻找烛焰清晰的像

    D.记录物距、像距的值和像的特点

    E.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2)小明实验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当烛焰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承接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接着把烛焰移至20 cm刻度线处,若仍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小阳利用天平、量筒和小烧杯来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如下:

    (1)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2)调节好天平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测出其质量,如图乙所示,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g;

    (4)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 cm3;

    (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 g/cm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实验桌上准备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刻度尺和满足实验要求的若干根蜡烛A、B、C、D、E、F、G等。小阳选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是否有关”。小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8cm处,观察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分别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发现只有蜡烛D可与其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量出蜡烛D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蜡烛A放在平面镜前10cm处,观察到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用不同的蜡烛分别放在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发现也只有蜡烛D可与其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量出蜡烛D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阳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阳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你能用刻度尺和身边简单的物品测出一枚一元硬币的周长吗?请你写出测量方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请阅读《走马灯》回答问题。

    走马灯

    《燕京岁时记·走马灯》中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走马灯(如图所示)古称蟠螭(pán chī)灯(秦汉)、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

    走马灯的构造是在一根立轴上部装有叶轮,其轴中央装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每一端粘上人、马之类的剪纸。立轴下端附近装一支蜡烛,蜡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轮轴转动。从外面看,在灯笼纸罩上,剪纸的影子就活动起来了。

    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立轴下端的蜡烛点燃后,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_______,随即上升,冷空气由下方进入补充,产生空气对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

    (2)立轴下端的蜡烛作用之一是提供热源,使空气产生对流;作用之二是提供光源,利用光的__________现象,在灯笼纸罩上形成剪纸的影子;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如图所示的机器中,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在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超速行驶,会酿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为监督车辆安全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安装有自动测速装置和相应的提示牌,根据如图所示的提示牌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120”的意思是: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20_______(填单位);

    (2)在遵守交规的前提下,通过该测速区间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燃烧1L(即10-3m3)的汽油,会产生约2.4kg的二氧化碳,因此,我们感受到燃油汽车为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更要关注它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设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求:

    (1)1L汽油的质量;

    (2)东风某型号油罐车额定满载质量为7t,若装满汽油,该车油罐内汽油的体积;

    (3)7t的汽油全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