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null 1 题,单选题 20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null 共 1 题
  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0 题
  1.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法家、墨家

    D. 墨家、道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 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 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C. 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D. 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 世界本原之争

    B. 求理方法之争

    C. 理气关系之争

    D. 道统思想之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

    A. 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B. 法家思想的具体化

    C. 道家思想的合理性

    D. 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A. 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 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 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 “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 孟子的仁政思想

    C. 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 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段话主要强调(  )

    A. 孟子的“仁政”思想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农时对农业的重要性   D. 男耕女织的家庭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A. 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 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以上材料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墨子“兼爱”思想

    C.孟子的“性善说”           D.陆九渊“心学” 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 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 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 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 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C.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唐初,傅奕批判某宗教说:“剃发染衣,不谒帝王,违离父母,非忠孝者”。宋代,契嵩指出“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由此可知

    A. 傅奕主张三教合流

    B. 傅奕反对儒学正统

    C. 契嵩主张三教合流

    D. 契嵩反对儒学正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时期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   )

    A. 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

    B. 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

    C. 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D. 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 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 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古代史学家多以封建制和郡县制来划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顾炎武希望“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这反映了顾炎武

    A. 呼唤圣人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B. 以地方自治反对君主专制

    C. 探索治国之道具有复古倾向

    D. 借封建宗法精神实现治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 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 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

    A.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 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 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印刷术   D. 火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姓名

    朝代

    著作

    贾思勰

    北朝

    《齐民要术》

    郭守敬

    元朝

    《授时历》

    李时珍

    明朝

    《本草纲目》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              ④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李嵩的《货郎图》(如下图),采用横卷形式,以货郎担为中心,妇女儿童聚散有致,顾盼生情。不大的场面但前围后追,可见老货郎受欢迎的程度。老货郎不胜重荷,前后照应货担,应接不暇,儿童们前呼后拥,顽皮天真、神态各异。画家在热闹中不忘在货担头上添一山鸟,停立观看,本来极动的变为极静,此一衬托足见画家匠心。下列作品中与《货郎图》同属一类的是

    A. 《女史箴图》

    B. 《游春图》

    C. 《清明上河图》

    D. 《墨兰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之,孔子作为封建社会文化的奠基人来看,一方面总结了殷代末年箕子等和周人特别是文武周公等的“德治”思想(敬德保民),来巩固统治和防止贵族内部腐化,所以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另一方面,又因为孔子生当春秋末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扩大,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正在激化,旧的生产关系已难以维持下去,“礼崩乐坏”,上层建筑也摇摇欲坠。……从前谭嗣同说过:“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摘编自苏渊雷著《读史举要》

    材料二 普通批评宋儒的人,大都把宋朝国势的衰弱和宋明之亡于异族归罪于宋明儒,说宋儒只知道“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甚至于说宋学盛行时期,就是民族衰亡时期。宋明理学,好像是不祥之物似的。在我们看来,这都是只就表面立论,似是而非的说法。宋朝之受制于异族,似乎主要的应该向军事和政治方面去求解释。……开国时的大政方针有了错误,致国势积弱不振,到了中期和南宋以后,以格物穷理为职志的道学家出来,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没有政权,更没有兵权,而且他们所专门研究的问题,也只是宇宙、人生、文化、心性方面的根本问题,对于军事、政治、财政并没有直接关系。把由开国时国策错误所引起的危机,大政治家如范仲淹、王安石尚无法挽救的危机,强要程伊川、朱晦庵这些道学家负责,恐怕走错了门道吧。

    ——摘编自贺麟著《文化与人生》

    材料三 归根结底,社会上某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形成,从横的方面说,是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从纵的方面说,则是继承着若干历史的传统而又显出它本身的时代特征来。

    ——苏渊雷著《读史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来源。谭嗣同所言“秦政”“荀学”分别指的是什么?他的观点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国势积弱不振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宋明理学在发展儒学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思想主张?

    (3)请以材料三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来说明明清之际儒学的时代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君主与民众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有各自的理解。以下是历史上有关君主与民众关系的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愈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也”。按照这样的分工原则,君主的职分是治人,臣下是用于治人的工具,民众则要治于人。因此,每一等级都要恪守自己的等级,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则诛。”

    ——摘编自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有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

    ——摘编自谭嗣同《仁学》

    (1)根据材料一,韩愈对君民关系持什么观点?你如何评价他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谭嗣同关于君民关系认识的异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