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A. 应激性   B. 能生长和繁殖   C.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 能呼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

    A. 大光圈、平面镜 B. 大光圈、凹面镜

    C. 小光圈、平面镜 D. 小光圈、凹面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科学探究通常要经过6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①②④⑤⑥   C. ②④③①⑥⑤   D. ②③④①⑥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 甲组有光、乙组无光

    B. 甲组有光、乙组无水

    C. 甲组干燥、乙组湿润

    D. 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生物都能呼吸 B. 生物都能进行运动

    C.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 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按观察顺序排列的是(  )

    A. 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B. 放大镜→肉眼→显微镜

    C. 放大镜→显微镜→肉眼

    D. 显微镜→放大镜→肉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 d   B. q   C. p   D. 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 桃树   B. 细菌   C. 落叶   D. 蜜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哪种基本特征

    A. 生物能生长   B. 生物能繁殖后代

    C. 生物繁殖中普遍存在遗传现象   D. 生物繁殖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显微镜观察中,如果使用的目镜是10倍,使用的物镜是40倍,则观察的物像放大的倍数应是

    A. 200倍   B. 400倍   C. 100倍   D. 50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果显微镜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装片或转动物镜都不能消除,说明污点在

    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装片上   D. 反光镜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中,选择的变量是

    A. 光照   B. 水温   C. 空气   D. 湿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淡水鱼类最适在20℃~28℃的温度范围内生活,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中,比较适合的水温变化范围是

    A. 5℃~10℃   B. 10℃~15℃

    C. 15℃ ~20℃   D. 20℃ ~2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同学在显微镜观的低倍镜下,看到如图所示的影像。如果他想再用高倍镜看到清晰的a像,下列三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甲:转动转换器,使物镜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移动玻片使a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A. 甲→乙→丙   B. 甲 →丙→乙

    C. 丙→甲→乙   D. 乙→甲→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

    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 甲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在研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实验是开启生命王国大门钥匙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小箐同学选用金鱼、鱼网、温度计、小鱼缸、冰块、热水等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

    ①将_____确定为要研究的变量,除了该变量,其余的条件都应保持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②至少需将金鱼均等分为_____组进行培养,并分别记录各组中金鱼_____每分钟开闭的次数.

    (2)小箐同学取一片蚕豆叶永久切片标本,放在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经规范操作后,顺利地找到了清晰的物像.他兴奋的将显微镜轻轻的挪动给同组其他同学看,但其他同学观察到的视野内却很暗,看不清图象.若要想重新看到清晰的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调节_____(填“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

    (1)①是___________,       ⑨是__________。

    (2)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3)转动准焦螺旋,镜筒可以升降。其中,转动后升降幅度较小的[    ]________________。

    (4)在目镜和物镜中,更接近玻片标本的是[    ]_______________。

    (5)操作显微镜时,用低倍镜已观察到物像,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下观察后,物像不清晰,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

    A.粗准焦螺旋             B.光圈 

    C.细准焦螺旋              D.反光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能保鲜,另一瓶则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肉汤的多少

    C.细菌的有无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