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32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2 题
  1. 《史记》记载,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亲与舍人共饮食,“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魏国贵族信陵君魏无忌“为人仁而下土,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致食客三千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贵族势力影响诸侯争霸的结局

    B. 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加剧

    C. 权力下移成为诸侯的无奈抉择

    D. 对士阶层的倚重之风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 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 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 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 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代以前,百姓消费的日用品主要来自当地或周边地区;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长途贩运的行列。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唐代

    A. 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B. 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

    C. 长途贩运贸易已十分发达

    D. 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代宗最初设置的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只是在禁中掌管军机文书。宋代枢密院成为主管军事事务的最高机关,其长官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同平章事等合称为“宰执”,共同负责军国政要。这表明宋代

    A. 枢密院地位明升暗降

    B. 中枢机构适时进行革新

    C. 统治者治国重文轻武

    D.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年间的汴京,凡是闹市区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茶馆)鳞次栉比,不仅有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还有商贩、劳动人民拂晓前进行交易的早市茶坊。宋代茶坊的兴盛主要是由于

    A. 茶叶的种植十分普遍

    B. 文人雅士的推动

    C. 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

    D. 市民阶层的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期镇、新泾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院镇等,这说明当时

    A. 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

    B.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D. 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研究显示,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约有81000吨白银运到欧洲,而这些白银中大约一半又转手到亚洲,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另外,甚至有高达25000吨白银是从美洲直接通过太平洋运到亚洲,而这些白银的大多数也最终流入中国。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国

    A. 传统工艺领先世界

    B. 对外贸易居于优势

    C. 贸易环境相对宽松

    D. 民间贸易发展迅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上海出现了一批船舶修造和造船厂。不久,面粉厂、汽水厂、酿酒厂、制药厂和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一批轻工业相继出现;60至70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投资重工业,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昌铜铁机器厂;80年代又出现了电厂和自来水厂。这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上海

    A. 自然经济最先开始瓦解

    B. 已建立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

    C. 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

    D. 已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初创时期发行的股票,由此可见,当时

    A. 洋务派具有近代经营理念

    B. 中国国内证券交易市场已经产生

    C. 民众对洋务企业寄予厚望

    D.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时捉襟见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而1912年元旦的《申报》则以显著位置对民国成立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这一变化表明

    A. 《申报》开始转变对华立场

    B. 媒体报道追求客观公正

    C. 《申报》始终紧随政治风向

    D. 时局变动影响大众传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31年,荧昌、中华、鸿生、裕生四家企业合并为大中华火柴公司。后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1934年,其直属企业共有7个火柴厂和一个梗片厂,总资本由191万元増加到365万元,年产火柴15万箱以上,约占全国火柴总产量的15%。大中华火柴公司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国民政府的鼓励支持

    B. 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C. 企业合并规模化经营

    D. 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放松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一幅解放战争时期反映国统区人民生活的漫画,该漫画表明

    A. 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

    B. 百姓赋税负担沉重

    C. 社会上围积居奇严重

    D. 官场黑暗贪污成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

    产品名称

    1952年产量

    1957年计划产量

    增长百分比

    棉纱

    361.8万吨

    500万吨

    138

    棉布

    11163.4万匹

    16372.1万匹

    147

    食用植物油

    72.4万吨

    155.2万吨

    214

    面粉

    299万吨

    467万吨

    156

    346万吨

    593.2万吨

    171

    A. 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

    B. 经济建设侧重于改善民生

    C. 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左倾冒进思想已开始滋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70年1月8日,中国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会见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表示奉命原则上同意恢复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同日,美国国务院在宣布该消息时,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这些现象表明

    A.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C. 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D.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60年9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六十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淮河以北地区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

    A. 最大限度的缓解经济困难压力

    B. 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

    C. 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市场压力

    D. 为恢复农业提供充足劳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末个体户经营的情景。这表明当时

    A. 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B. 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迅速

    C. 人们普遍崇尚艰苦朴素

    D. 民工潮带动了服务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罗马法中规定: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变故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应任他人在自己土地上行走。这主要说明罗马法

    A. 严重损害公民个人权益

    B. 注重维护公众利益

    C. 法律制度有待继续完普

    D. 保护奴隶主的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人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

    A. 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

    B. 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C. 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D.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76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明接任首相,用封官许原、收买贿赂的方法在议会中形成个“国王之友”派,利用这个集团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议会对王权的制约尚未形成

    B. 光荣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C. 议会内部两党斗争十分激烈

    D. 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娛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改变了人们的政治地位

    B. 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 加重了人们的工作强度

    D.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各主要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这一变化

    A. 巩固了英国世界强国的地位

    B.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D. 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列宁实行固定的粮食税,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斯大林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

    A. 注重维护农民阶级的经济利益

    B. 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C. 突出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D. 发展农业协调国民经济比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这反映了苏联

    A. 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B.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 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D. 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8.4%,而1953年仅有14.4%出口产品输往西欧。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二战后东欧经济的普遍衰退

    B. 西欧各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国际关系变动影响经济联系

    D. 意识形态的对立制约全球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拆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表明

    A. 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

    B. 战后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C. 意识形态决定外交政策走向

    D.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已破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结果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巨富,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有所下降。这些措施

    A. 利于缩小社会中的贫富差距

    B. 突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满足了美国全球争霸的需求

    D. 旨在应对经济滞胀的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先后与苏联、波兰和民主德国签订条约以改善关系,还与东欧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这反映了

    A. 欧洲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B. 北约东扩局面开始出现

    C.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D. 冷战对峙局势有所缓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还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这些做法

    A.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 提高了农业人口的素质

    D. 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75年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通过的《利马纲领》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紧紧地束缚在以初级产品同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制成品的“垂直的”交换关系中。这一认识促使不结盟运动

    A.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 加强内部合作和交流发展经济

    C. 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 解决内部矛盾和冲突一致对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据统计,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产业构成中,1960年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59.9%,1980年上升到65.2%,1986年超过了70%。这种现象的出现

    A. 表明美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B. 将会导致贫富差距更加严重

    C. 避免了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

    D. 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当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了获利的机会。为此,这些国家

    A.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 开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 发展知识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有学者研究发现,2008年10月以来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短短几个月,世界贸易减少了约20%。但相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于世界贸易的冲击,2008年到2009年的世界贸易衰退持续的时间要短得多,世界贸易的恢复也快得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 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C. 贸易保护退出历史舞台

    D. 世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明朝的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地主阶级基础之上的,它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的统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它一方面,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保证对农民的赋役剥削;另一方画,对私营工商业严加控制,对有损于封建专制政权统治的任何新的因素都无情扼杀……明王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改变了自宋代以来海上贸易的发展方向,打击了中国人民向海外发展的活力和进取精神……尽管明朝有的商贾已家财万贯,但整个明代商人仍是官府敲诈、勒索、鱼肉的对象。因此,工商业者在政治上的无权状态和在经济上对财富的占有显得极不相称。

    材料二  西欧专制王权是在市民(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角色。为取得市民阶层的支持,一般都采取削弱和打击贵族,扶植市民阶层的措范。如英国的都铎政府制定了许多保护和鼓励制呢业、采矿冶炼业的政策法令;法国政府用分赐补助金和特权的办法扶植私营手工工场。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政府通过航海法案,限制外国航海事业在英国的发展,大力促进英国造船业和海军的发展;还组织各种海外贸易公司,直接拓展航海贸易活动。这一时期,西欧国家的工商业者获得了一定政治地位。据统计,1509年至1558年间的英国16届议会中,伦敦共派出议员36人,其中26人为商人;法国资产阶级还通过出钱买得官职参加政府机构,掌握部分行政权。这些在客观上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而当西欧专制君主们幡然醒悟时,资产阶级已有足够力量把封建专制制度送进历史的坟墓。——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文仪:《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西方社会发展之比较》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期中西方封建政权推行的经济政策有何不同,并简析其历史原因(忌抄袭原材料)。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时期中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不同发展趋势,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7月,随着国共合作的完全破裂,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土地革命时期。”之后,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政策上逐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土地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着,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上地所有制。但到了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保证“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路线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性”,“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并进一步提出了“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富农”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再次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钢》,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建国后,党和政府继续推进这一政策,使亿万农民分到了土地,真正实现了孙中山“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愿望。1953年到1956年底,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后,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由此步入了长期的土地公有制时代。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与土地革命时期相比有何调整,分析中共此次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第40任(第49-50届)美国总统(1981-1989年),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演说家。下面是他的分演说内容:

    (一)1981年首任总统就职说:

    美国正面临着一师严峻的经济危机,我们遭受着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一……停滞的工业使工人失业、蒙受痛苦并失去了个人尊严。几十年来,我们的赤字不断上涨,为了图一时便利,我们抵押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孩子的来来……在我国,是人民控制政府,而不是相反。今天,我们的政府超出需要而过度膨胀,导致了对我们生活的干预和侵扰,现在是时制止、遏制政府的扩张……至于自由的敌人、那些潜在的对手,我们提醒他们……我们愿意为和平而谈判……但不要误解我们的忍耐。我们不愿发生冲突并不意味着我们丧失了意志。当国家安全需要我们采取行动时,我们不会犹豫。

    (二)1987年在柏林墙前的演说:

    在我后面有一个包围着本市自由的墙,它是一个将全欧洲分割的巨大邪恶系统的一部分……确切地讲40年前的这个月,乔治·马歇尔说:“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者任何学说,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困,绝望和混乱。”今天,我深深的被德国人民的重建景象打动了……我们可以把这一景象简单的理解为:美国在这里帮助和加强了自由世界……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实际上每个在西欧的国家都看见了政治和经济的再生,而欧洲共同体也建立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演说辞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或事件,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或事件,对其概述和评价应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