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4 题,填空题 5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

    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4 题
  1.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利用无性生殖来栽培的是

    A. 月季的扦插   B. 苹果的嫁接

    C. 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D. 玉米籽粒长成玉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人体青春期发育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身高迅速增长,体重迅速增加

    B. 生殖器官的成熟是青春期最主要的变化

    C. 精子和卵细胞的作用使得男性与女性出现第二性征

    D. 青春期时脑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发育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

    A. 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 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C. 能否进行有丝分裂   D.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底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 ( )

    A. 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

    B. 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

    C. 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

    D. 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身上体现,原因是

    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B.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

    C.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控制着性状的基因

    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假如一个番茄中一共形成了100粒种子,那么在受精时至少需要个精子(   )

    A. 50个      B. 100个   C.200个     D.   400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青少年骨骼的发育需要与自身能够承受的重量相匹配,而在肌肉力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因肥胖导致身体重量的增加无疑会对人体骨骼造成巨大的负担。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

    A. 骨中有机物不足三分之一,弹性小

    B. 骨中无机物超过三分之二,易断裂

    C. 骨中有机物不足三分之二,弹性大

    D. 骨中有机物超过三分之一,易变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大豆种子的种皮和胚,分别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A. 珠被和受精卵   B. 珠被和子房壁

    C. 胚珠和子房   D. 子房壁和受精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粒蚕豆种子中,可看作是一株幼小生命体的是

    A. 胚轴   B. 胚根   C. 胚芽   D. 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分别能为大豆种子和玉米籽粒的萌发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A. ②③   B. ③⑧   C. ②⑨   D. ③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环境条件中,利于种子储存的条件有

    ①高温   ②低温   ③干燥   ④潮湿   ⑤空气充足   ⑥隔绝空气.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

    A. 胚盘   B. 卵黄   C. 气室   D. 系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雄蛙雌蛙抱对后进行体内受精将受精卵排到水中

    B. 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幼体—蝌蚪

    C. 蝌蚪在水中生活,依靠外鳃进行呼吸

    D. 成蛙以肺呼吸为主,皮肤进行辅助呼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其幼虫期会吞噬大量果树叶片,并以“蛹”的状态越冬。由此可知,美国白蛾的发育类型属于

    A. 完全变态   B. 变态发育   C. 不完全变态   D. 胎生、哺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疾病属于遗传病的是

    A. 坏血病   B. 夜盲症   C. 白化病   D. 流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人的基因组成中,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A. Aa   B. BB   C. c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一对夫妇,第一胎为一男孩,第二胎是女孩的概率为

    A. 25%   B. 50%   C. 75%   D. 10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李子的光滑表面与葡萄的光滑表面

    B. 体型大小一致的喜鹊和乌鸦

    C. 金鱼的尾鳍有单尾鳍和双尾鳍

    D. 同一花猫身上的白毛和黄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②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③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④生物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决定  

    ⑤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⑥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是某人的染色体组成图解,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此人性别为男性

    B. 其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

    C. 他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肌肉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D. 他的肌肉细胞有23对染色体,即表示有23对基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属于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的是

    A. 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了患色盲的儿子

    B. 长期户外工作的哥哥皮肤黝黑

    C. 肥沃土壤中的小麦生长健壮,而贫瘠土壤中的小麦生长瘦弱

    D. 经美发后,妈妈的头发由直变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A. 古代生物化石   B. 形态解剖学证据

    C. 胚胎学的证据   D. 分子生物学的证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 害虫群体中原本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持续增强

    C.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D. 农药在生产的过程中药品质量逐渐下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提供了证据

    B. 人类进化过程中,当新种出现时原物种也就不复存在

    C.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下图为青蛙运动、家燕运动和人类关节示意图,据图回答:

    (1) 由图1可知,青蛙的主要运动方式是_________,图2中家燕的主要运动方式是_________。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以各自的运动方式来_________环境。

    (2) 鸟类的运动能力极强,它们都有发达的骨骼肌。当飞行时,大脑会产生信号并传向肌肉,肌肉收缩为运动提供了_________,并牵拉骨围绕_________运动,这表明_________系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3) 图3为人体关节示意图,[  ]_________和其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  ]_________内的滑液起到润滑的作用。脱臼是指关节头从[  ]_________中脱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所示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如图1表示人生殖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胎儿发育的场所。请分析回答:

    (1)人体生命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_,是由[  ]_________产生的卵细胞与睾丸产生的_________在[  ]_________结合形成的。

    (2)胚胎发育的场所是_________,在此通过脐带和[  ]_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3)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女性的第二性征出现,这是由_________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之后,同学们对遗传现象观察和杂交技术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利用小麦进行体验活动。小麦是面粉的来源植物,人们常常利用杂交选育获得目标品种。

    杂交育种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是“去雄”和“人工授粉”。 “去雄”是将母本小花内未成熟的雄蕊全部去掉,随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套好。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具体操作为:选取已经成熟的花药作为父本放入到去雄母本的每朵小花内。全部授粉完成后,重新套袋。10天后将纸袋去掉。再过10~15天可以看到小麦已经结实。

    要想完成“去雄”和“授粉”这两个过程,必须了解小麦花的结构。如下图,小麦的花排列为复穗状花序,通常称作麦穗。麦穗由穗轴和小穗两部分组成。每个小穗一般包括3~9朵小花,每朵小花内具有3个雄蕊和1个羽毛状分裂雌蕊。

    (1)杂交实验中 “去雄”完成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将去雄的穗子套上,目的是_________。去雄的植株作为母本,提供的生殖细胞类型是_________。

    (2)下图为小麦花的结构图,请写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3)科研人员推测小麦种皮颜色与小麦品质有关,因此科研人员开展了以下实验。已知小麦种子的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每组对1000株子代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各组亲本及子代表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小组

    亲本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种皮

    白种皮

    A

    红种皮×红种皮

    736

    264

    B

    白种皮×白种皮

    __Ⅰ__

    __Ⅱ__

    C

    红种皮×白种皮

    __Ⅲ__

    __Ⅳ__

    ①根据A组的实验数据,可判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若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A组选用的亲本基因组成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②根据遗传规律推测B组实验数据,数据Ⅰ为_________,数据Ⅱ为_________。

    ③C组中,红种皮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若Ⅲ和Ⅳ数值为_________,则说明C组亲本为纯种个体。

    A. 1000 , 0                B. 498 , 502

    C. 0 , 1000                D. 834 , 166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蚜虫多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

    在春季和夏季,蚜虫群中大多数或全部为雌性,这时雌性蚜虫所产的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亲卵巢管内发育,产出雌性若虫。这种胚胎发育方式为卵胎生,这种生殖方式为典型的孤雌生殖。经过4天左右若虫即可发育为成虫,成虫在适合的温度下一天就可以产生10多只若虫,可持续繁殖2-3个月。因此一只雌虫在春季孵化后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蚜虫。

    到了秋季,光照周期和温度发生变化,食物数量减少,在蚜虫体内调控机制的作用下,雌性蚜虫开始产出雄性若虫。雄性和雌性进行交尾后产卵。这些卵在度过冬季后,可以孵化出带翅膀或不带翅膀的若虫。其中,带翅膀的若虫可迁飞到新的植物(常常为不同类型植物)上开始繁殖新的种群。

    (1)春、夏两季,蚜虫进行_________生殖,胚胎发育类型为_________。

    (2)在秋季,蚜虫进行_________生殖,胚胎发育类型为_________,新个体以_________的形式越冬。

    (3)有翅若虫具有迁飞能力。这种现象对蚜虫个体生存的意义是_________。

    (4)影响蚜虫出现多样的生殖方式和胚胎发育类型的有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因素。

    (5)请写出一条防治蚜虫的建议: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哺乳历来都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独有的行为。2018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跳蛛(大蚁蛛)也具有长期的“哺乳行为”。研究发现,幼蛛大约在出生20天之后,才会第一次出巢觅食。而这20天之内,幼蛛的身体却在不断地长大,它们到底靠吃什么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蚁蛛宝宝会聚集到母亲的“肚子”周围,样子就像小狗围在妈妈身边吃奶一样。“大蚁蛛妈妈是在喂奶吗?”研究人员拿起一只蚁蛛妈妈,按压了一下腹部,竟然真的挤出了少许液体,形态很像哺乳动物的乳汁,经检测,该种液滴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牛奶的4倍左右!

    (1)大蚁蛛对后代的哺乳行为是一种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为了探究大蚁蛛是否以“乳汁”哺乳后代,研究人员设计了第一个实验:

    组别

    天数     幼蛛生存率

    A组:

    幼蛛+泌乳雌蛛

    B组:

    _________

    C组:

    幼蛛

    5天

    100%

    30%

    30%

    10天

    100%

    0

    0

    15天

    100%

    0

    0

    20天

    100%

    0

    0

    请你推测B组的实验组合应为_________;A、B、C三组实验形成_________实验。根据三组数据结果,可知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

    (3)幼蛛大约在出生20天后开始出巢觅食,此时雌蛛仍有哺乳行为。研究人员在第20天时移除雌蛛,发现并不会引起幼蛛生存率的大幅度改变,但却对幼蛛的觅食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请你猜测幼蛛出巢觅食几率会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第40天,雌蛛停止分泌乳汁。但幼蛛独立觅食后仍会返回巢穴,直到其完全成熟。大蚁蛛的这种哺育现象对幼蛛的行为是否有影响呢?研究人员继续下一步的实验:

    组别

    天数     幼蛛离巢率

    A组:

    幼蛛+雌蛛

    B组:

    第20天移除雌蛛

    40天

    26%

    45%

    45天

    26%

    50%

    50天

    40%

    60%

    55天

    47%

    63%

    60天

    50%

    70%

    在第40到60天,幼蛛在外出捕猎后逐渐不再返回巢穴。结果显示,A、B两组的幼蛛离巢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_________,且B组幼蛛的离巢率显著_________A组的离巢率。本项研究成果,提供了无脊柱动物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超长抚育证据。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进行长期乳汁喂养进化的研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