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外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 ①②⑤④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B.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字形和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漂碧(piǎo)   鸢飞戾天(lì)     泠泠(líng)      轩邈(mào)

    B.白沙堤(tí)   重岩叠障(zhàng)   略无阙处(quē)   急湍(tuān)

    C.东皋(gāo)   林寒涧啸(sù)     飞漱其间(shù)   属引凄异(shǔ)

    D.由衷(zhōng)  眼花缭乱(liáo)     渗透(shèn)     颁(bān)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国博览会”的确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答事件,是开放的南昌亮给世界的一张名片。

    B.学校的学术报告厅已被大家挤满,演讲台上是激昂的演讲,台下是屏息敛声的倾听。

    C.《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以摧枯拉朽之势赢得了中国各阶层观众的喜爱。

    D.传销人员对民警突然出现表现得一脸茫然,直到被民警团团围住才如梦初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说战争没什么好写,因为战争是丑的,是破坏的。假如社会上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材料,不知为何单单把战争排除在外;假如文艺含有奖善惩恶的目的,那么,_______,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A.写战争就是善与恶的交锋 B.战争正是善与恶的交锋

    C.战争正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 D.写战争用的就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①,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③。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释:①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②“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③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四句写古城太原的秋景,突出了其早秋的景色特点。

    B.诗歌的后四句转而抒发情感。

    C.诗歌的前四句都是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来写太原的秋景。

    D.诗歌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照应诗题。

    B.“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一个“飞”字,表现了诗人心花怒放的心情。

    C.诗歌的末尾两句用汾河滚滚不绝的流水比喻自己悠悠不断的归思,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D.想象丰富、气势宏大是李白诗歌的特点之一,这首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游松风亭

    苏轼

    余尝寓居①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②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③,退则死法④,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⑤。

    注:本文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①寓居:暂居。②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③死敌:死于敌手。④死法:死于军法。⑤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      

    B.思欲/就林止息

    C.望亭/宇尚在木末        

    D.由是/如挂钩之鱼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尝:             若:         虽: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4)本文写出了作者游览时怎样的心情?作者从中悟到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猎马带禽归。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

    (3)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大漠孤烟直,_____。

    (5)_____,云生接海楼。

    (6)_____,天山共色。

    (7)晓雾将歇,_____;夕日欲颓,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一株赶考的麦子

    ①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游兵散勇,在他身后无所事事。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 

    ②高考前两天,学校不组织统一上课,让我们根据各自情况自行调整,准备迎考。我心念一转,决定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没有我高了! 

    ③对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

    ④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怎么也做不到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⑤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我不时直起腰,汗水沿着脊梁沟,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带着饱满的信心与斗志,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的啦啦队。 

    ⑥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给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 

    ⑦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驱赶殆尽。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属于你,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 

    ⑧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 

    ⑨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我的心中满溢着父亲在麦田割麦时的干劲。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并肩作战。我学着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 

    ⑩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簸流离。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1.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

    情节发展

    准备割麦时

    割麦过程中

    看到父亲又埋

    首割麦时

    参加高考时

    “我”的情感

    (1)

    (2)

    (3)

    (4)

    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父亲从不责怪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的含义和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操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那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____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 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据天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 3月6日,一男子将共享单车扔入海河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天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属地公安和平分局迅速行动,与市局相关部门协作,启动合成作战机制,投入精干警力,连夜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确定了视频中的嫌疑人王某某(男,21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拍摄并上传视频的嫌疑人许某(男,20岁,辽宁省葫芦岛市人),遂对该二人立即实施抓捕。3月7日16时许,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将刚刚潜回原籍的嫌疑人王某某、许某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火车站成功抓获。

    在此,平安天津、天津网警对一直关注此案以及积极提供线索的广大网友、媒体和公众表示衷心感谢。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开展案件的审理工作,坚决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1)阅读上面材料,为消息拟一个标题。

    (2)下面是该男子扔共享单车的视频截图,请就图片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3)为“保护单车,文明出行”拟一条标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那一幕,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难以忘怀”“懊悔不已”“难过”“感动”等词语。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