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这部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歌中之歌”,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著作是

    A. 《人民宪章》

    B. 《共产党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 张骞通西域一一丝绸之路的开通

    B. 宋朝商业繁荣一一“交子"的出现

    C.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一一军机处的设立

    D.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一一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 都没有改变社会制度   B. 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 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D. 都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D.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处死了国王 B.推翻了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斯大林在评价一次战役时说,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这次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俄国十月革命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C.是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D.是人类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A. 新经济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C. 马歇尔计划

    D. 杜鲁门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还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

    A.自由主义思想

    B.复兴希罗马古典文化

    C.人文主义思想

    D.民主平等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曾在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写下千古名篇《兰亭序》的是

    A. 曹魏钟繇

    B. 东晋王羲之

    C. 南朝祖冲之

    D. 明朝徐光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李阳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军费开支

    B. 收回军权

    C. 防止武将跋扈

    D. 提高文人待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下列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瑷珲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一位西方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大生纱厂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汉阳铁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作者凌青《林则徐的后裔》在诗中表达的信息不包括    

    A.虎门销烟扬我国威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香港回归洗雪国耻 D.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两幅图出现在(  )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A.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

    B.种姓制度——古埃及

    C.迦太基人——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D.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建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漫画想象了19世纪60年代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来自

    A. 英国、法国

    B. 美国.法国

    C. 美国、俄国

    D. 俄国、日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

    A.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B.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D.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最终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界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该条约中的“联盟”是

    A. 三国同盟

    B.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小平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诙谐地说:“蒋委员长,我们来了,缉拿我们多年,今天我们上门了,看你还吹什么牛皮。”刘伯承指着桌上的台历说:“瞧,蒋先生的台历还是23号哩,转移真不慢啊。”

    ——梅世雄、黄庆华《解放南京趣闻》

    (1)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哪一战役解放南京?

    (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中蒋委员长缉拿邓小平、刘伯承等革命人士多年,应该是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材料二 (唐太宗)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说:“历史上,唐代是任何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一个时期。”在长安有八千余名外国留学生以及成千上万的波斯、阿拉伯、欧洲商人。外国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在朝廷做官,可以和中国人通婚。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传统的华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王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结果。

    ——摘编自魏承恩《论唐代文化政策与文化繁荣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的选官制度,并概括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时“外国人在首都都受到欢迎”的表现,并归纳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飞速发展。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德美两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站在了世界的前沿。全民教育为德国培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10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实行“加工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速本国工业的发展。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改变。对先进的技术不仅仅只是“模仿和追随”,而是要“首创和领先”。1983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11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崛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出德国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出一项发明成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小平视察回京之后……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是年(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开放的决定,开放包括天津、上海、广州、湛江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扩大这些地方经济管理权限,对外商投资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决定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随后开放环渤海地区和海南岛,全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摘自卢荻《邓小平首次视察深圳珠海》

    (1)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些地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