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材料作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语言朴素,清丽淡雅,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思想品质。

    B.《滕王阁序》一文,作者运用了大量典故,充实了文章内容,加强了表达效果。

    C.《逍遥游》一文表现了庄子去除功利之心和忘怀荣辱得失的积极人生态度。

    D.《陈情表》一文的主旨是李密请求司马炎不要让他做官而让他奉养祖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赍(jī)发   吃饭防噎(yē)  氽(tǔn)水  锣鼓喧阗(tián)

    B.埋(mái)怨 心惮(dàn)远役 讥诮(xiāo)  日光翳翳(yì)

    C.提(dī)防   宇文懿(yì)范   央浼(měi) 剜(wān)肉补疮

    D.撮(cuō)合  彤(tóng)云密布 坍(tān)缩 锱铢(zīzhū)必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喝彩   孤癖   捉狭鬼  哀声叹气

    B.消谴   锁呐   笑咪咪  兴高彩烈

    C.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D.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东榆已逝     桑隅非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项加点的同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深切缅怀死难同胞,罄竹难书地谴责日本法西斯。

    B.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但读书切不可太咬文嚼字卖弄学问。

    C. 江歌案的发生揭示了人性的冷漠,拷问着人的灵魂,反思此事对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有裨益。

    D. 进入2018年,财政部将加快税制改革步伐,更多税改将落地生效,而那些目无全牛的做法将彻底摒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前做诗文的人都倚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之类的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____”,叙离情不离“____”;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叫“付梓”“杀青”。

    ②《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那些____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____。“秋风五丈原”将这种反抗命运的悲剧渲染到了极点:“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这就是令杜甫感叹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柳岸灞桥   春花秋月   可歌可泣   慷慨激昂

    A.春花秋月   柳岸灞桥   可歌可泣   慷慨激昂

    B.柳岸灞桥   春花秋月   慷慨激昂   可歌可泣

    C.春花秋月   柳岸灞桥   慷慨激昂   可歌可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处理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让我们看到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的迫切性。

    B.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C.橘洲音乐节精心打造晚会,奉献给观众的是一桌名家荟萃、名曲云集的文化大餐。

    D.语文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已经死去了的安琪的母亲的爱情故事,我们听得唏嘘不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习近平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中任选两则材料作为写作触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B.除臣洗马                  除:革除

    C.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2.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B.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首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作者在末段以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⑵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1)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3)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__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7)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8)三顾频烦天下计,___________。(杜甫《蜀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注]袁枚,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日不到处”点明了青苔的生长环境,这是一个不利于生命成长的地方。

    B.“青春恰自来”是说人的成长是自然的过程,耐心等待,青春自然会绽放。

    C.“也学牡丹开”运用比拟手法,表现出苔花虽小,却勇于绽放自己的精神。

    D.青苔之“问”,正是因为它生长于“白日不到处”,不知道“斜阳”为何物。

    2.第二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嫂

    沈从文

    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一问,才知道帮工王嫂的女儿来了。年纪十八岁,眼睛明亮亮的。梳一饼大大的发髻。脸圆圆的,嘴唇缩小如一个小荷包。头上搭了一片月蓝布,围裙上绣了一朵大红花,还钉上一些小小红绿镜片。说话时脸就发红,十分羞涩,在生人面前总显得不知如何是好。问王嫂,才知道女儿刚出嫁五个月,丈夫在乡下做田,住在离昆明四十里的乡下,穿的还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说:“王嫂,你大姑娘到这里来是客,炒几个鸡蛋,留她吃饭去!”王嫂就望着那女儿痴笑:“太太说留你吃饭,不要走!”女儿也笑着。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个好女儿,都来看看,都交口称赞王嫂福气真好,闺女可长得俊俏逗人爱。

    王嫂只是笑,做事更热心了一些。王嫂不特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局里管教严,孩子长得干净清秀,穿上一件灰色制服,见过的人都说相貌有福气,长大一定有出息。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孩子虽是她唯一宝贝,可并不娇惯,守规矩,从不胡乱花钱。

    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为人性情忠诚而快乐,爱清洁,又惜物不浪费,所以在一家中极得力,受一家重视。这点重视为王嫂所感觉到时,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条理。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个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就腹痛死去了。孩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

    吃晚饭时,王嫂加添一碗新蚕豆,就是白天那亲家送来的。两亲家说起女儿时,心酸酸的,眼睛湿莹莹的,都念着女儿。

    王嫂死了女儿,儿子却好好的。一个月必来看她一次,就便把工薪全部缴上,王嫂点清了数目,另外送他两块钱作零用。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些生物在家中各有一个地位。这一切却统由王嫂照管。

    把午饭开过,锅碗盘盏洗清楚后,王嫂在院中石碌碡上坐下喂鸡,看鸡吃食。看见横蛮霸道的大公鸡欺侮小母鸡时,就追着那公鸡踢一脚,一面骂着:“你个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个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鸡还是大模大样不在乎,为的是这扁毛畜生,已认识了王嫂实在是个好人。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精神很好,无伴侣可以相互追逐取乐,因此一听公鸡伸长喉咙鸣叫,就似乎有点恶作剧,必特意来追逐公鸡玩。这种游戏自然相当激烈,是公鸡受不了的。

    因此这庄严生物,只好一面绕屋奔跑一面咖呵咖呵叫唤,表示对这玩笑并不同意,且盼望有人来援救出险。这种声唤自然引起了一家人的关心,但知道是小狗的恶作剧,谁也不理会,到后真正来援救解围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

    那时节王嫂也许已经起床,在厨房烧水了,就舞起铁火钳出来赶狗,同小狗在院中团团打转。也许还未起床,小狗恶作剧闹到自己头上,必十分气愤,从房中拿了一根长竹竿出来打狗。这支竹竿白天放在院子中晒晾衣服,晚上特意收进房中,预备打狗。小狗聪明懂事,食料既由王嫂分配,对王嫂自然相当敬畏,眼见那根竹竿,是王嫂每天打它用的。只是大清早实在太寂寞了,兴致又特别好,必依然折磨折磨大公鸡,自己也招来两下打,因此可好像一个顽皮孩子一般,跑到墙角去撒一泡尿,不再胡闹,乐意结束了这种恶作剧。尽管挨骂,挨打,小狗心中还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关心它。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嫂的儿子在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他一来,王嫂就骂骂,这并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而是因为王嫂怕他学坏。

    B.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她并称赞她可爱俊俏,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这说明王嫂的生活环境淳朴。

    C.王嫂的女儿生产后因大出血去世了,生的孩子不久后也没了,但王嫂在主人家还是“一切照常”,这表现了她的麻木。

    D.这篇小说以自然朴实的语言记叙了一个旧社会底层人物王嫂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

    2.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塑造王嫂这一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小说后半部分写王嫂对待公鸡和小狗的故事,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

    何谓真正的“白富美”?身为女子,“出淤泥而不染”,做到洁身自好,是为“白”,“腹有诗书气自华”,做到饱读诗书,是为“富”;“一片冰心在玉壶”,做到心清如水,是为“美”。何谓真正的“高富帅”?身为男子,①__,是为“高”;②__,是为“富”;③__,是为“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