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西洋历史的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社会形态。现在,把中国史上的‘封建’二字翻译为西洋史上的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史上秦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

    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

    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

    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人史纲》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贵族跟平民的等级是严格的,只有□□一条似有似无的狭径,如进士及第等,作为庶民爬上贵族地位的阶梯,而贱民则连这个狭径都没有。” 资料中的□□可能是

    A、门第         B、科举         C、战功          D、耕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弟子为匹夫”。这是对下列哪项制度的评价?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王位世袭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立三公九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人在评述秦朝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趋利避害      B、精耕细作      C、量力而行       D、扬长避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

    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

    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影响是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管理      B、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0年2月25日时代周报载文指出:明朝的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它是由朱元璋一手设计,可称为“洪武型”的经济政策,是宋朝政策的“大跃退。由此可以看出,“洪武型”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固守农耕经济                 B、扩大商业往来

    C、规范商业行为                 D、发展对外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到2011年的“地沟油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这里的“伤天理”古代主要是指

    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       B、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         D、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法国索邦大学教授格扎维埃·瓦尔特曾说:“孔子是‘没有疆域的国王’,他的思想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要继续前行,应当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当今人类从孔子那里汲取的智慧不应包括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引用了古人的一句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以明志。下列与这一名言的出处作品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儒家民本思想以“君主民从”的既定关系为前提,讨论为君之道与治民之道,其最终取向是通过规范君主对民的政治行为实现国泰、君尊、民安。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其二,君主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挤才能巩固。上述材料表明儒家思想

    ①重民意   ②重民生   ③重教化   ④重权威   ⑤重法制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评价某一改革说道:“(他的改革)……抽调贵族势力的基础,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该老师所评价的是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是指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斯大林模式全面推行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作者认为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面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在此,毛泽东

    A、认为政府的错误导致此阶段伤亡过大

    B、肯定全民族抗战功绩以鼓舞全国士气

    C、充分肯定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功绩

    D、认为抗战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为了实现这种奇迹般的发展目标,每个人都被鼓励参加工业生产;这样,每个人,不管其职业是什么——政府官员、农民、学生、教授、工人等等——都成了无产阶级。”这句话描述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纪念近代一位著名革命家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场革命”和推动他转变的社会运动分别是

    A、十月革命  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  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第二次工业革命  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

    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

    (2)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雅典的制度有什么不同?(6分)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

    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7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4分)

    (4)结合材料三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妇女在古代和近现代的不同际遇,反映了社会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病故,“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有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礼仪》)

    材料二  如图,见下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对妇女解放的作用,并分析妇女解放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