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null 5 题,填空题 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3 题
  1. 室温时,下列各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AgNO3溶液,析出的AgCl沉淀少于AgBr沉淀

    B. 已知酸性:HF>CH3COOH,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中:[c(Na+)-c(F-)]<[c(K+)-c(CH3COO-) ]

    C. 0.1mol/L的氨水的pH=a,0.01mol/L的氨水的pH=b,则a-1>b

    D. 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至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则c(Na+)>c(CH3COOH)=c(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B. 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 用0.5mol·L-1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 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 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金属(M)-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M作电池负极

    B. 电解质是熔融的MO

    C. 正极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

    D. 电池反应:2M+O2+2H2O=2M(OH)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制品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3e-=Al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为一圆圈,而p电子是∞字形

    B. 能层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个轨道

    C. 能层为3时,有3s、3p、3d、4f四个轨道

    D. s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的,其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的几率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基态时具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共有

    A. 5   B. 6   C. 7   D. 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 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 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 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 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对于反应;2NO(g)+2CO(g)2CO2(g)+N2 (g)   Δ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则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进行到t1 时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可逆反应A(?)+aB(g) C(g)+2D(g)(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2,则A为液态或固体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T2>T1,p2>p1

    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增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 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酸的酸式盐NaHY在水溶液中,HY-的电离程度小于HY-的水解程度。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H2Y电离方程式为:H2Y+H2OHY-+H3O+

    B. 常温下,该酸式盐的水溶液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Y2-)>c(HY-)>c(OH-)>c(H+)

    C. 常温下,酸式盐NaHY 的水溶液呈酸性

    D. HY-的水解方程式为:HY-+ H2OH3O++Y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沸点A2D<A2X

    B. CA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C. C形成的单质中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2

    D. B、C、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互为等电子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5 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B. 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该电池无电流产生

    C. 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

    D. 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其可溶于NH4Cl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Ca(OH)2/CaO 体系的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5>0   B. ΔH1+ΔH2=0

    C. ΔH3=ΔH4+ΔH5   D. ΔH1+ΔH2+ΔH3+ΔH4+ΔH5=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粒子中,与H3O+所含质子数、电子数相等,且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粒子是

    A. Na+   B. NH4+   C. Ne   D. NH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5℃时,改变0.1mol·L -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 、HA-、 A2-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a1(H2A)的数量级为10-2

    B. pH=4.2时,c(HA-)=c(A2-)>c(H+)

    C. NaHA溶液中,HA-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A-的水解平衡常数

    D. 在含H2A、HA-和A2-的溶液中,若c(H2A)+2c(A2-)+c(OH-)=c(H+)则(H2A)和(HA-)一定相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氨气,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晶体。关于该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加入乙醇的目的是降低溶剂的极性,促使Cu(NH3)4]SO4·H2O晶体析出

    B. 该配合物晶体中,N是配位原子,NH3为角锥形,配位数是4

    C. 配离子内N原子排列成为平面正方形,可见Cu2+是sp3杂化

    D. 向该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波有白色沉淀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下图是几种电化学装置,请答下列问题。

    (1)图一被保护的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_______极相连,这种方法称之为___________;

    (2)图二往Fe极区滴入2滴黄色的K3[Fe(CN) 6]溶液,一段时间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3)图三烧杯中盛放足量的CuSO4溶液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5℃,若起始时盛放100mLpH =5的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此时仍只有一个电极上产生气体,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时的浓度(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弱酸

    HCOOH

    HCIO

    H2CO3

    H2SO3

    电离平衡常(25℃)

    Ka=1.77×10-4

    Ka=4.0×10-8

    Ka1=4.3×10-7

    Ka2=4.7×10-11

    Ka1= 1.54×10-2

    Ka2=1.02×10-7

    (1)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a值与酸性的相对强弱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①0.1mol·L-1 HCOONa,②0.1mol·L-1NaClO,③0.1mol·L-1Na2CO3,④0.1mol·L-1NaHCO3溶液的pH 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 。

    a.2ClO-+H2O+CO2=2HClO+CO32-

    b.2HCOOH+ CO32-=2HCOO-+H2O+CO2↑

    c.H2SO3+2HCOO-=2HCOOH+SO32-

    d.Cl2+H2O+2CO32-=2HCO3-+Cl-+ClO-

    (4)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SO32-、CO32-、HSO3-、HCO3-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pH=3的H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研究NO2、NO、CO等大气污染物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 已知: ①NO2+COCO2+NO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下同)

    每1mol 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基态原子消耗能量分别为

    NO2

    CO

    CO2

    NO

    812kJ

    1076kJ

    1490kJ

    632kJ

    ②N2(g)+O2(g) 2NO(g)   △H=+ 179.5 kJ /mol   K2

    ③2NO(g) + O2(g) 2NO2(g)  △H=-112.3kJ/mol   K3

    试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物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此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 K2、K3表示)

    (2)污染性气体NO2与CO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为:2NO2+4CO4CO2+N2,某温度下,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NO2和0.2molCO,此时容器的压强为1个大气压,5秒时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压强变为原来的,则反应开始到平衡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

    若此温度下,某时刻测得NO2、CO、CO2、N2的浓度分别为amo/L、0.4mol/L、0.1mol/L、1mol/L,要使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E、F是位于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C位于s区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位于同一族原子序数相差为2。

    (1)六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

    (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位化合物C4[D(AB)6],易溶于水,广泛用作食盐添加剂(抗结剂)。请写出黄血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1 mol AB+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黄血盐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分子间的作用力

    (3)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E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须指明加成产物是何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8 g(0.025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0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

    b.加入25.00 mL 0.1000 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0 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H4SCN标准溶液体积/mL

    10.24

    10.02

    9.98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__mL,测得c(I-)=_______________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