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4 题
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9年3月23日,武夷山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会在武夷山中华茶博园举行。当日,游园会吸引了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前来参加。人们身着汉服,游园踏春。

    “汉服热”近些年越来越火,国内不少地方都成立了“汉服社”,高校接二连三出现“汉服女神”,小学流行“开笔礼”,大学则流行“成人礼”,许多年轻人甚至选择集体汉式婚礼,在终身大事上玩一把“穿越”。这股热潮不仅席卷了中国,还涌到了海外。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在异域吹起“中国风”,甚至连有些老外也成了“汉服粉”。

    (材料二)

    随机采访500位中国市民的调查问卷报告

    你认为以下哪种服饰最具中国特色?

    你对汉服的印象是什么?

    有机会你会穿汉服吗?

    汉服

    30%

    很好看

    64%

    一定会

    14%

    唐装

    25%

    穿起来麻烦

    20%

    38%

    旗袍马褂

    23%

    恶心难看

    0%

    可以考虑

    36%

    中山装

    22%

    没有印象

    16%

    不会

    12%

    (材料三)

    全国人大代表钱建民:“我去欧洲访问,但凡接见我的官员都说我穿的汉服好看,如果我们都带头穿汉服,民族自豪感就出来了。汉服不仅仅是服装,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钱建民还表示,文化自信不妨从身着汉服做起。老百姓喜欢穿汉服了,文化自信就体现出来了。

    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这几年陆续有人来定做汉服。喜欢灵便的就选丝绸、全棉的料子,喜欢挺括的就选麻料。当前,我们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中国梦。汉服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传。”

    福建师范大学王同学:“汉服宽大飘逸,流畅脱俗,它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是一定要保护的。汉服中蕴含着的服饰美学对当代服装设计依然有借鉴意义。”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

    A.3月23日,上百位汉服爱好着在成夷山茶博园参加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活动。

    B.“汉服热”不仅在中国流行,世界各地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

    C.汉服因为选择材料的不同面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可灵便,可挺括。

    D.汉服以其宽大飘逸、流畅脱俗的特征,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

    2.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写出两点即可)

    3.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提倡汉服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清明节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农历的三月,是冬至后的第105天,在公历的4月5日左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标志季候和农业活动的节气。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后来演化为民俗节日。由于其主要风俗活动是祭祀,故又称鬼节、冥节;由于其还有踏青郊游的风俗,故又称踏青节。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材料二)

    清明节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三天后大火熄灭,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________”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材料三)

    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

    早在远古时期,当人们懂得以太阳和月亮来指示季节以前,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是以恒星大火(心宿二)作为示时星象来安排生产和生活的。那时候,天上的大火和人间的火,被想象为有着某种神秘关系。每当仲春时节大火星黄昏时分出现在东方之时,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为庆祝这一特殊时间,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之一便是熄灭掉去年相传下来的全部旧火,代之以重新钻燧取出的新火,作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起点,其名目叫作“改火”。《周礼·司炬氏》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所谓修火禁便是禁火,是监督大家将一切旧火全部熄灭,表示过去的一年已经全部结束,以保证全民改用新火,使人间的火与天上的火一致,使人事与天象合一。周代还有改火之举,即根据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工具钻木取火。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去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由于旧火和新火不相接,自然会事先做好许多熟食供改火时食用,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变成了一种冷食习俗。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时间长达一个月。由于吃寒食不利于健康,影响生产,以后便缩短时间,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

    1.阅读材料,以“清明”为例,说说节气与节日的区别。

    2.根据(材料三),推测一下“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的原因。

    3.根据上下文,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一句填入(材料二)的横线处。比较恰当的是(  )

    A.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B.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C.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D.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原创)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汉字的主题阅读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自源性文字。时至今日,随不同文明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诞生的各种文字,只有汉字能够一帆五千载。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丰富的纪录。

    (汉字起源)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汉字形成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

    (仓颉造字)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人)。传说他享年110岁,为4800年前轩辕黄帝左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汉字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形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形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了。

    (文字纵横)

    文字

    时期

    数量

    字体

    状态

    中国

    汉字

    公元前

    3000年

    约4500个(甲骨文)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全世界至今有16亿人使用

    希腊

    字母

    公元前

    750年

    24个大

    写字母

    至今仍在使用

    玛雅文

    符号

    公元前

    2500年

    约270

    几何体、头字体

    消失了500多年

    巴比伦

    楔形文

    公元前

    3200年

    640个

    基本字

    刻符、岩

    画、文字

    画、图画

    消失了

    2100年

    埃及圣

    书字

    公元前

    3000年

    2000多

    个符号

    碑铭体、

    僧侣体、

    大众体

    消失了500多年

    古印度

    哈拉巴

    文字

    公元前

    2300年

    500个

    符号

    印章文字

    消失了

    3800年

    (文化基因)

    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画卷。几千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摹画、概括和美化之中。汉字是中国精神的凝练。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每一个汉字都是劳动的产物,是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描摹。一部汉语词典,就是一个海量信息光盘,贮存着中华文明丰富而神秘的密码,遗传着文化精神坚固而完整的信息。

    (根据《汉字五千年》等资料整理)

    1.写出表格材料(文字纵横)反映的主要信息。

    2.阅读材料(汉字演变),为什么说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形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

    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每个汉字都是劳动的产物,是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描摹,请仿照示例举出两个例子。

    示例:休,是由“人”与“木”组成,指的是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

    4.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键盘敲击替代了汉字书写,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广告宣传语中错别字也时有发现……针对这种现状,你的观点是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原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很早就在世界广泛传播。日本、朝鲜、蒙古、伊朗、土耳其等亚洲国家“茶”的读音均来自中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茶向世界传播依托了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植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赠送给俄国沙皇。茶还作为重要的商品被输送到多个国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一条以马帮运输茶、盐等物资的国际商贸通道,这条商路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红海海岸。十七世纪,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陆羽在他撰写的《茶经》中创制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现代中国的茶道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茶叶8.2万吨,同比增长15.2%。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面对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茶叶输出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第六,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往往首选碳酸饮料、咖啡、果汁等时尚饮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很多亚洲国家“茶”的读音均来自中国,这就很好地证明了中国茶很早就在世界广泛传播。

    B.茶有着养生及药用价值、高雅的艺术价值,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价值。

    C.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是中国的茶道艺术的完整流程。

    D.“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2.中国茶是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3.我国茶叶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面临哪些问题呢?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并提出两条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