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雨后常能闻到“泥土的芳香”,主要是土壤中放线菌代谢活动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所致。在形态学特征上,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的原核生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下雨前后放线菌的增殖、代谢速率不同   B. 放线菌没有核糖体,但能分泌呼吸酶

    C. 放线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 放线菌是单细胞生物,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TP合酶是F1和F0的复合体,其中F1位于某些细胞器的膜外基质中,具有酶活性;F0嵌在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为质子(H+)通道,当膜外的高浓度的质子冲入膜内时能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合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

    B. F0为ATP合酶的疏水部位,能催化ATP的合成

    C. 合成ATP时的能量直接来自H+的化学势能

    D. 高温使F1和F0分离后,F1仍能合成ATP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打孔器制取土豆片并均分为9份,分别称重(W1),并浸泡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 Ca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材料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重(W2)。(W2-W1)/ W1与CaCl2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W2-W1)/ W1与CaCl2溶液的浓度呈负相关

    B. CaCl2溶液浓度为0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土豆片的重量仍为W1

    C. 随着CaCl2溶液浓度的增大,植物细胞失水的速率逐渐加快

    D. 直线与横轴的交点所示的CaCl2浓度即为组织细胞的等渗浓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后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与两对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难以区分。雌果蝇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交 叉互换,雄果蝇不发生。基因M/m和N/n控制不同的相对性状,下列能证明果蝇的基因M和N位于同一染色体 上且相距非常远的杂交组合是

    A. MmNn(♀)×MMnn   B. MmNn(♀)×mmnn

    C. MmNn(♂)×mmnn   D. MmNn(♂)×MmNn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植物激素抑制剂S处理水仙茎切段,48小时后测得水仙茎切段的伸长率(伸长率=×100%   )如图所示,该实验数据不能支持的结论是

    A. 在无外源的IAA和GA时茎段仍能生长

    B. IAA和GA均能促进茎伸长,IAA的作用效果更好

    C. IAA和GA在促进茎伸长时具有协同作用

    D. 植物激素抑制剂S能抑制IAA和GA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的某一阶段,对双子叶植物甲的种群进行调查, (某段时间种群的个体数量与上一段时间种群数量的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在0—t4时间段内

    A. 甲的种群密度在t1时最大、t3时最小

    B. 群落的空间结构、物种丰富度等发生改变

    C. 群落的反馈调节能力减弱,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D. 甲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主要包括:C5和CO2结合生成C5,C3经一系列变化生成糖类和C5。为确定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哪个反应间接依赖光,科学家利用小球藻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利用热酒精处理小球藻能终止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欲探究 l4C02中14C的转移路径,给小球藻提供 l4C02后,应怎样处理?____________。

    (2)暗反应阶段间接依赖光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3)若其它条件不变,突然降低光照条件下C02的浓度,短时间内细胞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该时期细胞内主要完成染色质的复制。为探讨染色质复制的起因,有人将不同时期的Hela细胞进行融合,并研究融合后细胞中核的复制情况,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

    结果

    实验一

    G1期核进入复制

    早S期核继续复制

    实验二

    G2期核不进入复制

    S期核继续复制

    实验三

    G1期核不进入复制G2期核不进入复制

    (1)G1期细胞中所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某些蛋白质由细胞质通过_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

    (2)G1期的细胞核不进入复制,而实验一中融合后的G1期的核进入复制,有学者认为S期细胞中存在活化因子。若上述观点是正确的,则融合细胞中G1期核进入复制的原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表中结果表明该活化因子可作用于____________(“G1”“S” “G2”)期的细胞。

    (3)表中结果表明,G1期、S期、G2期细胞中发生的代谢反应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神经-肌肉标本中,传出神经末梢与骨骼肌共同构成效应器,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一起。图中a、b、c、d 为可以进行电刺激的部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刺激a处,肌肉收缩,该种现象不能称为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③处释放,在②中通过___________与①上的___________结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3)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方向传递。请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严格自花传粉的多年生二倍体植物,野生型为红花。白花突变株Ⅰ和株Ⅱ均由单基因突变引起,且自交后代均为白花。请回答:

    (1)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知道上述两株白花突变均为隐性,请写出该实验的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

    (2)上述两白花突变株可能由一对相同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导致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的结果;相关基因可能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予以鉴定(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假定实验过程中不发生突变及染色体交叉互换)。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土壤中富含多种微生物,其中的链霉菌为真菌,能合成某些抗生素。请回答:

    (1)与细菌相比,链霉菌在细胞结构上具有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培养链霉菌的培养基时,在称量、溶化和定容后、灭菌之前还需要___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并纯化链霉菌时,将含有链霉菌的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链霉菌的气生菌丝能产生多个孢子。临时保存该菌种时,可将链霉菌接种到___________上,长期保存孢子时可采用___________法。

    (4)把菌种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上,持续振荡培养链霉菌比静置培养时的抗生素产量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研究表明,油菜中蛋白质与油脂均由丙酮酸转化而来,丙酮酸羧化酶(PEP)能催化丙酮酸合成蛋白质。下表中甲株为正常油菜,乙、丙和丁株为转反义PEP基因的油菜。请回答:

    组别

    油脂含量(%)

    蛋白质含量(%)

    40.02

    24.12

    49.42

    22.24

    48.69

    22.50

    47.60

    22.52

    (1)利用PCR获取PEP基因时,根据PEP基因上游及下游的碱基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_________,PCR的原料是___________。

    (2)在构建PEP基因表达载体时,如果将PEP基因反向连接在___________和终止子之间,可构成反义PEP基因表达载体。若PEP基因在转录时,两条单链(a链、b链)中的a链为模板链,则反义PEP基因在转录时的模板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检测反义PEP基因是否整合到油菜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时,拟用PEP基因做探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上表数据,乙、丙和丁三株油菜细胞中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因有___________,反义PEP基因提高油脂含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乙、丙和丁三株油菜的产油量差异较大,仅从反义PEP基因转化的角度考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