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单选题 19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种认识

    A. 看到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融合

    B. 认为中国道路已经成功

    C. 完全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立场

    D. 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持肯定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 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 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 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 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2年北京交易所停业,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正式开业。这一变化

    A. 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 意在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D. 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穷人饮食的一个大问题是食品掺假,不法奸商在面粉里掺石灰、骨粉、明矾等牟取暴利,糖和茶叶也往往以假充真,肉、奶类则腐烂变质。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 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

    B. 工业革命改变了饮食结构

    C. 英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D. 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监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32年,美国全国的失业者举行向自都的“饥饿进军”,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与公然赞成法西斯主义的既有知识分子,又有议员。有的文教界、新闻界及宗教人士公开赞扬苏联的制度,认为只有实行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危机。这反映出“大萧条”

    A. 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B. 意味这凯恩斯主义失灵

    C. 使美国具备了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基础

    D. 使资本主义制度失去活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9 题
  1. 《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 铁器的冶炼情况

    C. 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 神农氏创造耒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农业调整法》实施以后,大农场主在市场价格低落的情况下“将地租给国家”,借此获得政府津贴。据统计,“新政”后大农场主出售自己的农作物收入比“新政”前增加了二分之一多,但农业资本家却大批解雇农业雇佣工人,以减少工资支出。这可以用来说明

    A. 《农业调整法》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B. “新政”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 “新政”是为缓解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

    D. 调整农业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A. 重视技术的革新

    B. 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C. 精耕细作的特点

    D.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代“交子”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这说明“交子”的推广

    A. 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

    B. 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

    C. 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

    D. 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萨拉丁是16世纪中期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市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费用不断增长,但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意大利阻断了商路

    B. 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

    C. 政府进行对外战争

    D. 股份公司垄断了商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A. 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

    B. 发现了洋务运动的根本弊端

    C. 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

    D. 认为办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该转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A. 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 中西方化交流广泛

    C. 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 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 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 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 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 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

    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C.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两幅图为不同时期中国工业比重图。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

    ①图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国情

    ②图一表明中国近代轻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③图二反映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取得的成果

    ④图二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A. 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实施了“一五”计划

    C.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 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 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 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 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变传统婚姻制度;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国家政权的频繁更替

    B. 科学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C. 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D. 爱国知识分子的推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浙江卫视热播的2013年度《中国好声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为众多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与其相关的人和观点成为瞩目的焦点。这说明

    A. 电视节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B. 当今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和不断进步

    C. 该节目满足了所有人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

    D. 中国的爱情婚姻观又一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认为,西班牙舰队的失败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中。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也许在1588年,对这一点还并无太明确的认识,可是在下一个世纪,终于成为了每一个英国人的呼声。这表明

    A. 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B. 海洋的重要性日益深入英国人心

    C. 西班牙失去了海外殖民地

    D. 海洋的重要性日益超过陆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在1125种美国进口的商品中,有890种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这一法令的实施

    A. 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B. 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恶化

    C. 促进世界市场的协调发展

    D. 有利于本国商品大量出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这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 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B. 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

    C. 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

    D. 鼓吹地方实行自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60年,日本新上台的首相池田勇人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定下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计划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实际达到11.6%和11.5%。这反映出战后日本

    A.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成功

    B. 统制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

    C. 存在“泡沫经济”的巨大风险

    D. 强化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下表中英国棉纱售价的变化反映出

    1786年

    1790年

    1800年

    1807年

    1830年

    38

    30

    9.5

    6.75

    3

    英国棉纱售价简表(单位:先令/磅)

    A. 经济危机发生导致产品滞销

    B. 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

    C. 工业革命使生产成本降低

    D. 政府加强调控降低商品价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论证历史,探究历史,运用新史观解读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密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以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

    材料二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他把公元1350—1850之间500年,称为“漫长的16世纪”,是“世界经济”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转化的过程,亚洲(中国)由“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创生者”,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启世界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欧洲人的“优越势力”?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政治和经济方面造成的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农民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在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三:在罗斯福实行“新政”时期,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田纳西河流域16座水坝中的一座——瓦茨沙洲水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扩大就业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材料三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

    ——李招娣《析近代以来服饰的政治元素》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认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认识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