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2 题,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7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根溯源,揭不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如,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这一见解非常精辟。当然,司马迁在探寻因果关系的时候,往往也误入宿命论的歧途。司马迁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动因,在叙事时反复加以强调,使之称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在叙述李广事迹时,突出这位名将的不遇,写他总是遭受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败。在《留侯世家》一文中,又侧重于所谓的天意。黄石公授张良兵书是天意,张良称刘邦成功是天授,自己有机会为刘邦出谋划策也是天授。司马迁本人也深有感慨地说:“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司马迁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使得人物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史记》叙事有详略之分,一般情况下,司马迁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都详写:而对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略写。《史记》中人物传记写了许多生活琐事,司马迁之所以对这些生活琐事详加叙述,就在于它们在人物的活动中带有原始动因的性质。《史记》各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和主线相关的事件都是详写的对象。《商君列传》一文以任法为线索,司马迁认为这是决定商鞅命运的根本因素,他的成功缘于变法,他的人生悲剧也由此而引发。文中详写商鞅以刑名之学游说君主,在秦国掌权之后又主持变法,太子犯法他绳之以法,最终又因推行变法而被杀。面对于商鞅身亡家灭的结果,司马迁只作简单的交代,没有过多的铺叙。

    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写起来都条理清晰,游刃有余。如《陈涉世家》,把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千头万绪的事件非常清晰地勾勒出来。西汉前期的重大事件莫过于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反,在叙述这两个事件的原因及经过时,司马迁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对事态的轻重缓急明于心而应于手,成功地运用了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使人应接不暇而又无不了然。《史记》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写荆轲刺秦王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写鸿门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写长乐宫诸侯君臣始朝仪,则秩序井然,庄严肃穆。不同的场面有不同的气氛,司马迁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了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固然《史记》时而穿插生活琐事,但司马迁更善于写复杂事件和重大场面,这也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

    (节选自游国恩《中国文学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史记》叙事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追根溯源,挖掘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对表面现象则没有进行相关叙述。

    B.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判究断,尽管对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完全正确。

    C.往往详写事情发展的起因,而对于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往往进行略写,如《商君列传》。

    D.各篇都有贯穿始终的主线,不管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都写得条理清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叙事重点、叙事详略、材料处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史记》的叙事特点。

    B.文章以对项羽、李广、商鞅的记载为例论证司马迁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分析。

    C.文章既肯定了司马迁对传主失败原因的分析,又指出其也会误入宿命论的歧途。

    D.文章说明司马迁驾驭材料的能力时,先总写,后以《陈涉世家》等为例加以说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动因,司马迁会在叙事时反复强调,使之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

    B.司马迁认为,任法是决定商鞅命运的根本因素,商鞅的成功缘于变法用法,商鞅的人生悲剧也由此而引发。

    C.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反是《史记》中所描写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司马迁在文中叙述了这两个事件的原因及经过。

    D.或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或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或秩序井然,庄严肃穆;司马迁写出了不同场面所具有的不同气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忆傅雷

    杨绛

    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其实他并不是笑的傅雷一味板着脸的人。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是个含笑的傅雷,他两手捧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傅雷只是不轻易笑,可是他笑的时候,好像在品尝自己的笑,觉得津津有味。

    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孩子在“咚咚”-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我想他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但众多的朋友里,难免夹着些不够朋友的人。误会、偏见、忌妒、骄矜,会造成人事上无数矛盾和倾轧。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只潜身书斋,做他的翻译工作。

    我只看到傅雷和钟书闹过一次别扭。1954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段时间,但不久就又恢复书信来往。

    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的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

    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有人爱说他狂傲,他们实在是没见到他虚心的一面。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

    A.文章既写了傅雷在孩子面前是个严父,又勾画了他在朋友面前“满脸是笑”的模样,表现了傅雷严肃而不乏开朗幽默的性格。

    B.吴晗想留傅雷在清华教授法语,央求钱钟书夫妇做说客,但傅雷只愿教美术史,这说明傅雷过于清高自傲,坚持己见,丝毫不给朋友面子。

    C.作者凭借对傅雷的独特了解,从傅雷不为人们所注意以致容易被误解之处,写出了傅雷独特个性,并对他进行了委婉的批评。

    D.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以致触怒了许多人,甚至把一位老翻译家都气得大哭,这说明傅雷做事过于草率。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的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旦:“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手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②嘿:同“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击剑,用剑相击刺的运动和技法。

    B.支属,亲属、宗支。“支”指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

    C.太子,指已确定继承帝位的帝王的嫡长子。

    D.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善于隐忍。与盖聂论剑时,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博棋,鲁勾践发怒呵斥他,他都默无声息地离开了。

    B.荆轲喜爱读书击剑。作为卫国人,他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不听导致支属旁迁。

    C.荆轲爱好饮酒。他经常和屠狗者、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半醉以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荆轲交游广泛。他游历诸侯国时,与当地贤士豪杰相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也友好对待他,并向太子丹推荐了他。

    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②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西:即唐代的“安西都护府”,治所位于今新疆库车附近。

    ②火山:即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火焰山,以炎热干燥少雨而闻名。

    ③赤亭道口:今新疆胜金口,处于鄯善到吐鲁番的必经之路上。

    ④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西南。

    ⑤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道口”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有别于一般送别诗的写作,令人耳目一新。

    2.诗歌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完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地之子

    李广田(1933年春)

    (一)

    我是生自土中,

    来自田间的,

    这大地,我的母亲,

    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

    我爱着这地面上的沙壤,湿软软的,

    我的襁褓;

    更爱着绿绒绒的田禾,野草,

    保姆的怀抱。

    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

    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

    生长又死亡。

    (二)

    我在地上,

    昂了首,望着天上。

    望着白的云,

    彩色的虹,

    也望着碧蓝的晴空。

    但我的脚却永踏着土地,

    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

    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

    因为住在天国时,

    便失掉了天国,

    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天国美好,但诗人却“无心于住在天国里”,心中依恋的依然是大地母亲。

    B.诗歌第一节写土地,第二节写天国,在比照中深化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感染力。

    C.诗歌中的“土地”既可指诗人的故乡家园,又可指广袤富饶的祖国,还可指人间。

    D.《地之子》具有叙事生动、抒情真挚的特点。

    2.诗歌第一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加以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1)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__________的雨巷。《雨巷》

    (3)________________,是夕阳中的新娘。《再别康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毛泽东诗词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劲的创造力量,形成了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在诗词中不遗余力地讴歌革命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而且把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抒写到了极致,可以称为千古绝唱。毛泽东诗词中讴歌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勇气的警句比比皆是,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等。(    ),创造奇迹。此外,毛泽东诗词在读者心中铸造了美的殿堂。其诗词中的美是对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美的概括与升华。它表现美的重要特点是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地刻画自然形象表现社会美,如《沁园春.长沙》中“击长空”的鹰、“翔浅底”的鱼等。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B.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C.在漫长的岁月里,因为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D.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独特的风格使其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2.下列各句中引号和文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杨二嫂曾经整日坐在豆腐店里,被称为“豆腐西施”。

    B.“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慨叹。

    C.唐代边塞诗人中高适与岑参齐名,人称“高岑”。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警句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

    B.这些警句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C.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就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的,就是这些警句。

    D.催促人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的就是这些警句,它们像是振奋人心的金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翻译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你

    ②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为边邑

    ③又欲肆其西封         肆:肆意、放肆

    ④秦王购之金千斤       购:重金征求

    ⑤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

    ⑥荆轲顾笑武阳         顾:只是,不过,表示轻微的转折

    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⑧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逃跑

    ⑨范增说项羽曰         说:劝说

    A.①③⑥⑦

    B.②③⑤⑧

    C.②③④⑤

    D.②③⑧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阙秦以利晋

    ②失其所与,不知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

    ④人不敢与忤视

    ⑤秦王卒起不意

    ⑥距关,毋内诸侯

    ⑦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⑧今将军与臣有卻

    ⑨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①③⑥⑦

    B.②⑥⑦⑧

    C.②③④⑤

    D.②③⑥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数目项王

    ②太子迟之

    ③越国以鄙远

    ④共其乏困

    ⑤道芷阳间行

    ⑥函封之

    ⑦素善留侯张良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⑩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⑤⑦|②③|④⑩|⑥⑨|⑧

    B.①⑤|⑦|②③⑧|④⑩|⑥⑨

    C.①⑤|⑦|②③|⑧|④⑩|⑥⑨

    D.①⑤⑦|⑥|⑧⑨|⑩|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厌之有

    A.以其无礼于晋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沛公安在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中“以”“因”“焉”“为”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次进         以其无礼于晋

    B.因击沛公于坐     不如因善遇之

    C.将焉取之       子亦有不利焉

    D.何辞为         为击破沛公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我不能早重用您,现在着急着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译文:“秦国遇到将军可以说太深刻了。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我之所以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出去进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一次,记者询问国际教学大师陈省身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数学,陈省身回答:别的不会,只好做数学。另一个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黄永玉,问他为什么学画,他的回答也是:别的什么也不会,只好作画。俩位大师不谋而合,回答如出一辙。这难道只是偶然,只是出于谦虚?大师是如何造就的?

    要求:选好角度,写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