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填空题 1 题,连线题 1 题,简答题 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 巩固大一统王朝

    B. 推行新儒学教育

    C. 排斥法、道诸学说

    D. 加强对官吏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朝末年,从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获得最后胜利的是

    A. 嬴政   B. 项羽   C. 刘邦   D. 陈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A. 周王室衰微

    B. 经济得到发展

    C. 发生政治改革

    D. 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分封制的实行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西晋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A. 西晋灭蜀

    B. 西晋灭吴

    C. 西晋代魏

    D. 少数民族内迁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

    A. 秦朝   B. 新朝   C. 西汉   D. 东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 皇帝早逝 B. 幼主即位 C. 宦官得宠 D. 外戚专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 齐桓公

    B. 宋襄公

    C. 秦穆公

    D. 晋文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最早种植粟”、“半地穴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位于

    A. 云南元谋

    B. 浙江河姆渡

    C. 陕西半坡

    D. 山东大汶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黄帝会建造宫室、发明车船、衣裳的说法来源于

    A. 传说

    B. 史实

    C. 考古

    D. 推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通过下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推恩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 仁

    B. 无为而治

    C. 法治

    D. 合纵连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成语典故“问鼎中原”、“围魏救赵”、“退避三舍”反映的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

    A. 百家争鸣、社会变革

    B. 大国争霸、兼并战争

    C. 国家统一、政权巩固

    D. 江南开发,民族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战国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得以显著提高的原因是

    ①牛耕得到推广

    ②铁器普遍使用

    ③青铜技术提高

    ④战乱减少,社会安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人物的观点对当今倡导建立“和谐世界,反对战争”最具有借鉴意义

    A. 墨子

    B. 韩非子

    C. 老子

    D. 庄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所示文字和货币从多元到归一的变化发生在

    A. 战国至秦朝时期

    B.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C. 西晋至南北朝时期

    D. 三国鼎立至西晋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对秦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 修建的目的是扩充秦朝的疆域

    C. 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

    D.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与秦朝由衰至亡有关的人物有

    ①陈胜

    ②刘邦

    ③项羽

    ④王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农民阶层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我国历史上开此先河的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刘邦、项羽起义

    C. 刘秀起义

    D. 王莽篡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楚汉战争

    ②班超经营西域

    ③设置西域都护

    ④文景之治

    A. ②③④①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③②

    D. ②④③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段),可知他们正在学习的是

    小花: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红: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楚汉之争

    D. 实施推恩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国古人已懂得基本造纸方法是在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中学生丁忞和丁澄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俩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A. 陕西韩城太史祠

    B. 河南洛阳白马寺

    C. 四川成都青城山

    D. 福建泉州老君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是

    A. 洛阳

    B. 成都

    C. 建康

    D. 咸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影视作品中,因为出现不合历史的场景、物品或前后场景不一致,被称为“穿帮”。电视剧《三国》摄制组布置了一个曹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哪个道具的出现会导致“穿帮”

    A. 椅子上放着一件丝绸衣服

    B. 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 墙上挂有《洛神赋图》

    D. 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符合历史趋势的是

    A. 战乱不断,破坏社会经济

    B. 加剧了国家分裂局面

    C. 不利于民族融合

    D.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三国时的夷洲是指

    A. 辽东半岛

    B. 海南岛

    C. 台湾

    D. 湖北赤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淝水之战的是

    A. 投鞭断流

    B. 草木皆兵

    C. 一鸣惊人

    D. 风声鹤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填出下面示意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

    A       

    B       

    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连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我国史学发展较早,商代就设立了史官。西汉时,《史记》的完成表明中国史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1)《史记》的作者是谁?

    (2)卫青千里追击匈奴、“光武中兴”的史实有可能记载于《史记》吗?

    (3)请你谈谈《史记》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继汉朝400多年的大一统后,是长达近3个半世纪的动荡和分裂。表面上的干戈扰攘并没有从根本上破坏中国的社会组织和制度,更不能毁灭中国的文明。当黄河流域发生战乱时,人们便一批批地来到南方,江南地区由此得到开发……。

    (1)“长达近3个半世纪的动荡和分裂”时期是指哪一历史时期?

    (2)分析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在农业上的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

    (1)根据描述填写改革名称及所属朝代。

    A改革:使这个国家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B改革:使北方民族大融合达到高峰:       

    (2)按照要求补充表格内容

    措施之一

    该措施的意义

    A改革

    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B改革

    促进汉族先进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