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五句话概括材料中这颗蓝宝石的主要信息,每句话不超过12个字。

    2018年年初,450公斤级人造蓝宝石在我国诞生。这是迄今全球重量级别最高、单体最大的人造蓝宝石晶体。这颗人造蓝宝石是用世界主流的泡生法技术生产的。原理是先将氧化铝原料加热至熔点,形成熔汤;再以籽晶棒接触熔汤表面,籽晶棒与熔汤的固液界面上开始生长与晶种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单晶;晶种以极缓慢的速度往上拉升,最后形成一整个单晶晶碇。这颗蓝宝石经过近8个月的生产才得以面世,这一过程可谓漫长。生产这颗蓝宝石对炉温、生产系统协调机制等有极苛刻的要求。生产这颗宝石的核心技术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如自动化生产设备、热产设计理论、微观工艺应用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班级拟了一个班级学习分享活动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诗词与音乐的碰撞,抑扬顿挫与绕梁三日的结合,《经典咏流传》的目的是经典永流传。这档探索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节目给诗词带来了不一样的演绎与解读。经典诗词的传承不应该只存在于语文课本中,更不应该只存在于老师逐字逐句的解释之中。每首诗词都有自身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僵硬的讲解会破坏这份美感。诗和歌的结合,是回归也是创新,这种结合赋予了传统诗词文化一种新的传承形式。

    “寓教于乐”是教育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教”是目的,而“乐”是手段,经典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寓教于多种形式。传统文化有时离我们很远,远到反复朗读背诵,逐字逐句分析也觉得生僻晦涩,难以理解。传统文化有时又离我们很近,近到在一次游戏、一次欣赏风景或者是一次参观博物馆时就可以脱口而出。传统文化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与书本中,一些新颖独特的形式反而可以赋予文化新的生机,也更能唤起学生的兴趣。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看似毫无关联的文章和音乐,恰恰提供了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索。正如贺拉斯所言:“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传统文化本身并不缺乏独特的魅力,而新颖独到的形式则可以让这种魅力大放异彩,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乐意去探索经典文化。新颖的形式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古与今的碰撞,可以激荡出耀眼的火花,赋予它新的活力。

    (摘编自吴一鸣《创新传承的形式》,《人民日报》2018年5月13日)

    材料二: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经过历史积淀的经典戏曲,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殿堂里占有重要一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丰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地处东府的渭南,戏曲剧目繁多,素有“戏窝子”的美誉,秦腔、碗碗腔等剧种在此十分流行。当年一部《梁秋燕》,可谓轰动一时,至今令人津津乐道。坊间有言:“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足见《梁秋燕》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如今,临渭区为学生们编排了《梁秋燕》《花木兰》《十二把镰刀》等经典传统戏曲,并组织专家编撰戏曲教材,同时成立校园戏曲兴趣班、戏剧社团,开展中小学生戏曲大赛,这就为普及戏曲艺术课程,实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戏曲进校园,无疑对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加艺术细胞、加强艺术修养,都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作为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戏曲进校园让中小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密接触,既能启迪思维,又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寓教于乐,把宣传和思想教育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为中小学生“减负”助力。

    (摘编自雷钟哲《传承传统文化要跟上时代步伐》,《陕西日报》2018年11月21日)

    材料三: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五四”青年节前夕,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邀请到重庆国学院院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刘明华教授到校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并指导传统文化进高校的有关工作。

    据了解,本次讲座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五个‘一’”系列活动之一。该学院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五个‘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以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为主题,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而形式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

    活动现场,刘明华教授从国学热的背景、国学的内涵、从大师风骨看文化自信三个角度,为大学生们解读了2017年发布的《两办国学传承十八条》,指出在这两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国学所吸引,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学的内涵就是传统文化,形式以文言为主,内容为经史子集,学科属于文史哲,中心内容是儒释道。他向大家介绍了以对繁体字的坚持表达文化自信的吴宓、被誉为“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两位国学大师的事迹,告诉同学们风骨源自于文化的力量,鼓励大学生为实现文化强国而努力。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国学经典增强文化自信》,华龙网2018年5月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咏流传》节目对传统诗词做了不一样的演绎和解读,并告诉我们诗词的传承不能只靠课文,而应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B.让诗词和音乐结合是诗词传承的一种创新形式,旨在展现诗词的魅力,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去探索经典文化,进而传承发展。

    C.渭南地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推行说明,要让戏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的戏曲文化修养。

    D.重庆工商大学举办“国学传承与文化自信”讲座,目的在于向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他们为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三中刘明华列举吴宓和梁漱溟的事例,意在说明两位大师都从国学中汲取了力量,鼓励大学生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B.经典诗词若只是简单地依靠老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生硬地讲解,那么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境和韵味就会受到破坏。

    C.反复朗读背诵和逐字逐句分析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诗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解,这便加大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难度。

    D.素有“戏窝子”之称的渭南地区为学生编排了经典传统戏曲,邀请专家编写戏曲教材,实现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常态化。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痴李老三

    韦名

    城不大,如一大铁锅平放地上,锅沿四周是高高的山,锅底略略平缓的地方便是城。城里人戏称为锅城。锅城人好戏,由来已久,城志载曰:“梨园婆娑,无日无之……举国喧阗,昼夜无间。”

    早年,大凡城里庙会、祭祀或富人家红白喜事,无不搭台唱,热热闹闹。当年的锅城戏是无日不演,看戏呢,则是通宵达旦。

    可自锅城人热衷于办企业挣大钱,锅城演戏几近销声匿迹。城南李老三却是热衷依旧,不仅爱听,更爱唱。李老三,原名李阿山,独喜潮剧《柴房会》,因钦敬戏里正直、善良、诙谐、幽默的李老三而改名。《柴房会》是一出经典潮剧,讲的是小商人李老三夜宿客栈柴房,半夜遇鬼魂莫二娘,正直善良的李老三同情莫二娘的悲惨遭遇,毅然助其复仇的故事。戏里李老三《柴房会》身兼三角,一会儿是声音洪亮朴实、字正腔圆的男声念白,一会儿又是悲戚戚、哭啼啼的女声唱。台下的李老三早年听遍了四邻八乡《柴房会》,每每听完看完,回家又学又评,十足一个戏痴。

    戏痴李老三足足等了30年,找了一个同样是戏痴的女人。女人喜听喜看却不会唱。闲暇时,李老三一字一句教女人学念学唱。低矮的泥砖房里,常常传出《柴房会》精彩片段。清汤寡水的日子里,女人和李老三夫唱妇随,常引来邻居驻足听戏。夫妻俩纵然艰辛,生活却因戏而精彩。日子就在这一唱一和中悄悄流逝。

    一日,农闲在家的李老三夫妇又在家拉开架势。

    女声:不怕,奴自藏于大哥伞下,便能去得。

    男声:天地不公,世道崎岖,恶人自在,屈死无事,我老三越思越想,就是身无盘缠,一路上我求爹爹拜奶奶,忍饥受饿当花子,哪怕是剥破脸皮风霜苦,定教冤魂吐气把贼诛。

    女声:大哥仗义恩德难忘,等候来生犬马报还。

    ……

    夫妻二人边走边唱。走着,唱着,女人忽然软绵绵地靠在了李老三的肩臂上。女人走了。李老三右手持着一把红伞,一直为女人撑着。送走了女人,李老三收藏了红伞和黑戏包。伞是女人先前买的道具,戏包是李老三和女人手牵手逛街时一起看中买的。李老三相信,女人自藏于伞下。李老三自此只听戏不唱戏。

    在锅城,李老三靠着录音机,一个人孤零零地听了几年戏后,经不住儿子劝说进城了。那是一个锅城根本无法比拟的真正的城。在城里,李老三先是靠录音机听《柴房会》。录音带换成了光盘,李老三不仅有声听,还有得看。

    莫二娘:(入室,见室中有异,又闻蚊帐内鼾声,揭帐探视)啊!是何方狂汉,酣睡在帐中?(莫用手一拂,老三翻身下床)

    李老三:哎呀!怎么静静跌落眠床下?(老三坐地搔首狐疑)

    ……

    看着电视里李老三初遇鬼魂莫二娘,在二丈高的竹梯上蹿下跳,欲逃无路,惊恐万状,李老三目不斜视,想唱又不张口,一动不动,呆呆坐上半天,恍若隔世。

    一日,李老三在报上看到城里大戏院请了一著名潮剧团连演三天,戏目有《柴房会》。看到《柴房会》三个字时,李老的眼直了。《柴房会》开演那晚,李老三收拾齐整,带着收藏多年的红伞和黑戏包,一人持两票早早到大戏院。“还有一位呢?”李老三进场时,服务员问。李老三看了看年轻的服务员笑笑没吭声,径直入场。偌大的戏院,李老三第一个进场。走到8排正中1、2号位置,李老三在1号位坐下,把红伞和黑戏包小心翼翼地放在2号位置。红伞和黑包在空无一人的大戏院里格外显眼。

    戏开演了,“为生计,走四方……”,戏里李老三朗朗上口的开场白震慑了满满一戏院的“潮粉”。李老三在座位上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竖耳聆听,右手却不忘抚着2号座位的红伞黑包。

    莫二娘:尊一声,我的我的……大恩人!

    李老三:叫一句,我的我的……冤鬼魂。

    ……

    台上,李老三和莫二娘边走边唱。台下,李老三听着看着身子忽然一软,斜靠在了2号位上。戏痴李老三走了。他是伴着带来的红伞和黑包里自己画的一张工笔老妇人像,安详地走的。

    戏还在唱。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戏痴李老三”,有揭示主人公性格特点的作用,同时“戏痴”二字又暗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开头描写锅城的地理形势,介绍锅城人喜爱演戏、看戏的民间风俗,这些环境描写有力地增强了李老三这个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C.李老三在妻子去世时一直为她撑着红伞,他相信妻子就藏在红伞下,戏院看戏时仍带着红伞,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他思想很迷信。

    D.李老三夫妇热爱潮剧《柴房会》,妻子是演此戏时离开了人间,李老三是看此戏时离开了人间,可见小说歌颂的是重情重义的爱情。

    2.小说中三处戏文的呈现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把戏里角色李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对照着写?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赏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通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白二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硙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仍旱,编人死徙踵路,栖筠为浚渠,厮江流灌田,遂大稔。宿贼张度保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银青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流殍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分兵讨平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图之。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兼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超拜学官为之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于是华原尉侯莫陈怤①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②,栖筠物色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繇是怤等皆坐贬。

    帝比比欲召相,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选自《新唐书•李栖筠传》,有删改)

    (注)①侯莫陈怤:人名。侯莫陈:三字复姓。②台:御史台,官署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

    B.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

    C.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

    D.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货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文中指幼年丧父。“鳏寡孤独”中的“孤”也是这个意思。“孤”还可以作为古代帝王的自称,如“孤家”“孤王”。

    B.关中,即“四关之内”,这四个关口分别是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自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为了物产丰饶的沃野之地。

    C.出,指京官外调。文中指把李栖筠调到常州任刺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句中的“出”也是此意。

    D.谥,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栖筠心系百姓,不畏豪族。豪门大族拦截郑、白二渠上游的水修建水磨,大量占有农业用水,李栖筠请求朝廷拆毁这些水磨,为老百姓谋取福利。

    B.李栖筠重视教育,关心后学。他曾大力修建学校,使学生知道自我勉励,并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吸引了近不同地方的读书人来求学。

    C.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他为百姓修整水利,从而战胜了旱灾饥荒;在对付许杲时,既加强军备,又施以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

    D.李栖筠方正刚直,处事公正。兼任御史大夫时,虽然元载把持国政,但李栖筠仍弹劾并使皇帝重罚了受元载重用的徐浩、杜济、薛邕、侯莫陈怤等人。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宿贼张度保阳羡酉山,累年吏讨不克。

    (2)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①南秋夜长。

    谁谓舍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①丹凤城:指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催”字用语新奇,写出频频捣衣声催促木叶凋落,视听结合,突出了少妇的心理感受。

    B.“白狼河”句照应“十年征戍”句,“丹凤城”句照应“九月寒砧”句,前后衔接自然。

    C.结句构思新巧,以有形之境写无形之愁,比前人望月怀远的意境更开阔,抒情性强。

    D.本诗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句的写法相同,都是落笔对面见深情。

    2.“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试结合诗歌前四句,分析本诗景和情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并不是荑草长得美,而是因为属于美人相赠颇为感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再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侧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论述了学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两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俨然已是纪录片行业的“网红爆款”。让国宝开口说话的新颖角度、适应网络传播的“微纪录”样式、贴近年轻人日常的“萌言萌语”、各路高科技齐上阵的视觉奇效……都是助力《如果国宝会说话》成功的要素。但真实记录,才是纪录片的生命,一切的创新和包装都是为“真实”服务的,如果_______,单纯地去追求视觉冲击、画面质感等表现元素而让内容失真,反而会_____,丢掉了纪录片的本位。

    (   )。不可否认,该系列纪录片在视觉呈现上________,但为了追求这种好看却让内容失了真,在镜头前用戏剧化的手段来演绎历史,其根本目的是迎合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主义。反观《如果国宝会说话》,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一集5分钟,能打磨大半年。”这句话道出该片制作的关键在于________。第二季创作扩大了文物选取范围,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轨迹。另外,来自全围的50多家博物馆参与支持拍摄,使作品更加贴近学术前沿。而在制作层面,进一步采用新技术,呈现出精彩的动画演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舍本逐末  生搬硬套  美轮美奂  精雕细琢 B.本末倒置  生搬硬套  光彩夺目  如琢如磨

    C.舍本逐末  削足适履  光彩夺目  如琢如磨 D.本末倒置  削足适履  美轮美奂  精雕细琢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就争议不断

    B.在这一点上,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争议不断

    C.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就存在争议

    D.在这一点上,前段时间的“了不起”系列纪录片就存在争议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观众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吸引,但真正抓住人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B.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人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C.观众虽然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D.虽然观众很容易被它每集不重样的表现风格和多元化的视觉效果所吸引,但真正抓住眼球的还是每集5分钟里真实生动的精华内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