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非选择题 5 题,单选题 1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的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A.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 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中宗以来,铨选制度十分紊乱。王妃、公主与权戚不仅卖官鬻爵,而且不经吏部大搞“斜封官”,请托之风日盛,致使员外、试、检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滥吏充斥官府。开元二年,玄宗敕令罢免所有的员外、试、检校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注官,结果“大革其滥,十去其九”。……玄宗以前,由于时人重京官而轻外任,地方官都是选用年高而才疏者充任。为了革除这一异端,玄宗开元二年特颁下制令,从京官中选用有才识者到地方任都督、刺史,又从都督、刺史中选拔有政绩者任京官,“使出入有常均,永为恒式”。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玄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4 年英国的《专利法》是在对先前特许制度进行重大改造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判定国王特许在本国经营“任何东西的买、卖、制作或使用的”独占权,均属无效,只有新发明、印刷及某些军用品制造的专利权不在此限。它将专利授予的对象由原来的城市、贸易公司、贵族大臣转向了个体的发明人; 重心由原来的垄断市场的销售专利、产品专利转向现代专利主体的技术专利。17 世纪后期,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尤为重要的是,1624 年《专利法》是英国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律保障。“如果资本主义有灵魂,那么这个灵魂就是合法的所有权制度。”这份文件使原有模糊的科学技术产权有了同其他产权一样的明确归属,尽管有些简单、粗糙,但若无此专利法,“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论英国1624年<专利法>的产生及其意义》魏建国

    材料二  1912年,民国政府设立了主管工业专利的专门机构即工商部工务司,办理工业品发明及特许事项,并于同年12月颁布实施《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章程规定,经过工商部考验合格后属于发明的,分等级授予5年以内的专利权;属于改良的,给予名誉上的褒奖。同时废除了晚清浓厚封建色彩的封官奖爵的奖励措施。基于当时工业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国计民生的考虑和对我国专利事务被西方列强以治外法权干涉或我国市场被外国专利产品垄断等现象的担忧,《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只保护称得上发明的产品,不保护制造方法,并且授予专利的对象仅限于发明和改良的工艺品,食品和医药品不予专利。同时,明文禁止外国人在我国申请专利。据统计,在1930年以前,依照《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授予的专利仅有135件。

    ——《制度构建与社会变迁一一近代中国专利立法论》姚秀兰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42年英国《专利法》相较于先前特许制度的进步性,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政府颁布《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专利法实施效果不同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继承人是腓特烈二世(1740—1786)。腓特烈二世素有实行“开明专制”的美誉,据他说:“君主并非绝对的主人,而只是国家的第一仆佣。”他推崇法国的启蒙思想,自称是伏尔泰的朋友和庇护者。他说自己“论秉性是哲学家,论职责是政治家”,他主张哲学家与君主共同治国,而“治理良好的政府应该有一个体系,其条理性就如同哲学体系一样。”他还爱好音乐,善写诗词,高谈阔论地评论文学,甚至请伏尔泰教他用法文写作。他开办学校,奖励科学,扶助艺术,重视教育,从任何方面看,他都是“开明君主”的典型,因此深得法国哲学家们的赞誉。从治国思想看,他标榜科学与理性,并且表白自己的统治是合乎科学与理性的。他这样做,当然比明目张胆地强调“君权神授”的神学观点要好一些,表明启蒙思想对他的影响,但“开明专制”在本质上仍然是专制主义。

    (1)材料认为腓特烈二世是“开明君主”的典型,根据材料,概述其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腓特烈二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9 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 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兰,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 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各种政体的国家都可以兴起,也都可能衰落。但是,至今兴盛不衰的,只有共和政体。至于专制政体,自拿破仑战争结束(1815年)以来,200多年过去,其寿命还没有超过100年的。为什么? 因为犯错。无论内政外交,各种政体都会犯错。在共和政体中,权力受到制约,很难一条道走到黑。专制政体缺少权力制约,错而难改,一错再错,难免衰亡。

    ——黄钟《帝国崛起病》

    阅读材料,自行选取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1 题
  1. 明代《西园闻见录》记载“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这首诗主要反映了明朝时期

    A. 土地交易频繁   B. 土地私有制确立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政府不抑土地兼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 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 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D.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67年版的《叶氏族谱》倭仁序对传统家族制充满赞誉,认为它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而曾留学日本十余年的叶善镕负责编写的1906年版族谱,却强调“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 叶善镕留学日本的经历具有决定性影响

    C. 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得到广泛传播

    D. 近代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材料说明

    A. 皇帝制度保证了行政的有效运作   B. 三公九卿制度设计得比较合理

    C. 御史制度促进了国家行政的运行   D. 郡县制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主张光大儒家思想

    B.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D. 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A. 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74 年李鸿章指出:“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商困民穷,势已岌岌。”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征收厘金   C. 兴办民用企业   D. 向外国银行借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罗马帝国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法制社会

    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D.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了帝国统治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启蒙运动中,卢梭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不同,卢梭进一步提出了

    A.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B. 天赋人权和权利平等

    C.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 政治民主和个人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 资本主义营垒发生深刻变化

    B. 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C. 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

    D. 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