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7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7 题
  1.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氧化物:含氧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通过电泳实验证明胶体带电

    B.通常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

    C.渗析实验说明胶体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D.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

    C.乙烯的结构简式:

    D.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HCO3+ H2O  H3O++ CO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对物质间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Zn+H2SO4(稀)                     B.NaCl+AgNO3(溶液)

    C.H2+O2                            D.Na2O+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报道,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这种粒子是由3个1 H原子核和2个电子构成。下列关于这种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氢的一种新同位素                  B.这种新元素的核电荷数是3

    C.它是H2的一种新同素异形体             D.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个氢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混合溶液,含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分别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B.Cl一定存在

    C.K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mol·L1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选项中所涉及到的两个量的一定相等的是

    A.11. 2LCl2与4.25gNH3所含有的原子数

    B.18.0g重水(D2O)与20gNe所含有的电子数

    C.标准状况下36gH2O与1.204×1024个O2分子所占的体积

    D.等物质的量的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Ca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烧碱、纯碱均属于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类比推断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推断法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溶解性CaCO3<Ca(HCO3)2,则溶解性Na2CO3<NaHCO3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可得到CaCO3,则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可得到CaSO3

    C.由O2与Li加热生成Li2O,则O2与Na加热生成Na2O

    D.有Fe与S加热生成FeS,则Cu与S加热生成Cu2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3.22mL高锰酸钾溶液,D.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B.标准状况下,1.12 L的HCHO所含的原子数是0.2NA

    C.1 L0.5mol·L-1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D.0.1 mol Na2O2作供氧剂时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2 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 +2OH- +2HCO3-  = CaCO3↓+ CO32- + 2H2O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 Al(OH)4-↓+ 4NH4+

    C.少量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2C6H5O-+CO2+H2O=2C6H5OH+ CO32-

    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42-刚好沉淀完全:Ba2+ + 2OH- + NH4+ + H+ + SO4 2-  = BaSO4↓+ NH3·H2O + H2O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酸性:盐酸>硅酸

    B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熔点:氧化铝>铝

    C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常温,相应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l3+)=0.1mol/L的溶液中:Na+、K+、AlO2-、OH-

    B.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

    C.=1×1014的溶液:Ba2+、Na+、SO32-、NO3-

    D.通入足量CO2后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K+、Ca2+、NO3-、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D.原溶液中c(Br-)=0.4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Ⅰ、甲同学欲配制0.55 mo1·L—1 的NaOH溶液200mL(存在200mL容量瓶)。称量操作如下:

    ①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先调节天平零点。用“↓”表示在天平右盘上放置砝码,用“↑”表示从天平右盘上取下砝码。取用砝码情况和游码读数如下:

    砝码质量

    50

    20

    20

    10

    5

    取用砝码情况

    先↓后↑

    先↓后↑

    先↓后↑

    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称量烧杯和NaOH固体的质量。再在天平右盘上放置g砝码,将游码的位置移到________g的位置,往烧杯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直到天平达到平衡。

    Ⅱ、乙同学欲用用18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②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③ 溶解   ④ 转移

    ⑤洗涤  ⑥定容   ⑦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请填编号)(从下列中选用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________

    (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已知: NO3+4H+3e→NO+2H2O 。现有四种物质:KMnO4、Na2CO3、Cu2O、Fe2(SO4)3,其中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写方框内)及其化学式□________。1mol该物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具有如右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为两性不溶物,则丙转化为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丙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甲的化学式________,乙能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的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

    (3)若丙中含有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且乙转化成丙为化合反应,则将丙溶液蒸发、灼烧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除去丙溶液中少量乙的方法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何检验乙溶液中的丙,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常见的五种盐A、B、C、D、E,它们的阳离子可能是Na、NH4+、Cu2、Ba2、Al3、Ag、Fe3,阴离子可能是Cl、NO3-、SO42-、CO32-,已知:

    ①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

    ②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③A的溶液呈中性,B、C、E的溶液呈酸性,D的溶液呈碱性。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NO3)2溶液,只有A、C的溶液不产生沉淀。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E和C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C中沉淀消失。

    ⑥把A的溶液分别加入到B、C、E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盐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所含阴离子相同的两种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

    (3)E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B中所含的阳离子:________

    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现有含CaO杂质的CaC2试样。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以下三种方案测定CaC2试样的纯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第一种方案: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测定CaC2试样的纯度。

    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各接口的字母):________。

    (2)第二种方案:根据试样和水在锥形瓶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测定CaC2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试样1.50g,并称量锥形瓶和水的质量为195.00g,再将试样加入锥形瓶中,反应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读数次数

    质量/g

    锥形瓶+水+试样

    第1次

    196.30

    第2次

    196.15

    第3次

    196.05

    第4次

    196.00

    第5次

    196.00

    ①计算CaC2的质量分数时,不必作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

    ②此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第三种方案:称取一定质量的试样(1.60g),操作流程如下:

    ①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CaC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