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是19世纪后半叶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    )

    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

    B.启蒙思想成为宪法理论来源

    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

    D.私人垄断发展获得法律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    )

    A.起源于明朝中期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                       D.受宗法制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丞相王绾及群臣的建议纯粹出于守旧情绪

    B.“地远”论实际上是一种现实困境

    C.朝议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

    D.丞相权力大,左右着皇帝决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 《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 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              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

    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              D.通过行政分工以提高效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钱穆在《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中说:“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科举制度可以杜绝官场的腐败 

    B.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产生民国用人弊病的根本原因 

    D.科举制度被废除是“预备立宪”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裁决

    D.全体公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都(    )

    A.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B.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C.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D.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指出:所有权概念起源于罗马法的“dominium”一词,原有统治、管辖、控制、支配之意。……所有权概念一开始出现,就获得了所有人对物绝对支配的含义。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仅仅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重要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

    C.只保护奴隶主贵族的财产

    D.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须由枢密院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该法案反映此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包括(    )

    A.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B.枢密院具有行政权

    C.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D.国王“统而不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 连同早已拟好的文件一起呈献……议会还修改了国王加冕誓词,新誓词删去了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一段话,改为“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议会此举的目的是(    )

    A.赋予国王立法权

    B.确保议会行使国家主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完全摒弃旧有法规法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

    A.权益平衡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862年《纽约晚邮报》写道:“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    )

    A.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

    B.美国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

    C.美国内阁实行共同负责制

    D.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产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    )

    A.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B.开始确立法国共和政体

    C.肯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D.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德国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而言,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主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

    C.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D.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从一项统计数据来看,(德国)全国食糖消费量从1876年的平均人均6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21.4公斤,棉花消费量从1871年的平均每人不到3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7.6公斤,储蓄存款从1870年的约15亿马克增加到1914年的约200亿马克。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侵略中国中受益

    B.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C.德国统一的完成

    D.普法战争的赔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    )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C.甲午战争——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他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该日记是记录是圆明园遭劫的是一手史料

    B.李慈铭否认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C.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根据此观点从“过去” 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它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三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1)根据材料一,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

    (3)材料三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人每云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综细务。朕不谓然,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但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神器至重,为天下得人至难,是以朕垂老而惓惓不息也。”     ——《清圣祖实录》卷275,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辛未

    材料二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我们,下面的签名人,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为了给上帝增光,发扬基督教的信仰和我们祖国和君主的荣誉,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公民政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1620年《“五月花号”公约》

    材料三   到16与17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权限说”崛起后,宪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一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文件。

    ——据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

    (1)材料一、二的社会(国家)治理理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分析造成治理理念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列举清朝时期和美国18世纪的重大政治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对两国政治发展的不同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后来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主张?结合17世纪的英国史实,简要分析“权限说”对近代英国宪政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