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选择题 37 题,单选题 2 题,null 1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3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7 题
  1.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梭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 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 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A. 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 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 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 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权   B. 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

    C. 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   D. 罗马法蔑视人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法律哲学的深度与高度上,罗马人远不如希腊人,他们不重视法的形而上学的研究。罗马的法学家多是法官、律师,他们更多的解答具体的法律问题。这说明罗马法

    A. 更加注重法律的实用性   B. 与希腊文化并无关联

    C. 独特的法学家立法原则   D. 明显落后于希腊法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考古发现古希腊的一口井里,有190块陶片写着公元前5世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名字,但陶片上的字迹仅出于14个不同的笔迹。由此可以推论这些陶片

    A. 是雅典进行民主选举的选票   B. 验证了陶片放逐法的伟大性

    C. 主要被用于古希腊书法练习   D. 被用作反对某人的政治手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67年7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己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致成为使美国感到相当不舒服的竞争对手。”材料反映了

    A.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B.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

    C. 欧洲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   D. 法国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

    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关税的机会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里程碑”表现在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D.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

    A. 甘B—23319   B. 琼A—39276   C. 鲁H—82236   D. 吉C-3153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西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是

    A.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   B. 名称不同的一个制度

    C. 前后继承   D. 互为表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下列理由中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   B. 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C. 管辖辽阔疆域的需要   D. 巩固统一国家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反映的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科举制实行的作用不包括

    A. 有利于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

    B. 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 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述“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材料旨在反映

    A. 内阁阁员持掌宰相之职   B. 内阁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C. 实掌宰相之职的是太监   D. 内阁和太监共掌宰相之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

    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A. 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   B. 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C. 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D.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繁荣。当时喜剧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多讽刺社会上的著名人物或者当权人物。这反映出当时

    A. 公民言论相对自由   B. 人们认识到雅典民主的局限

    C. 喜剧题材比较狭窄   D. 雅典政治生活被少数人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 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 都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 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 蕴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它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君主制与民主制相互融合

    B. 议会是权力中心

    C. 国王“临朝不理政”

    D. 国王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个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举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A. 两党的意见趋于一致   B. 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C. 国民的民主素质比较高   D. 所谓选举,不过就是演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自1789年到2003年,美国总统共用了1484次常规否决,国会推翻的否决为106次,大约有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这表明

    A. 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大   B. 美国难以实现权力制衡

    C. 政府遵循美国宪法原则   D. 联邦总统维护选民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 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C. 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D. 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以下结论不能体现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是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D. 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封建势力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变乱   D. 提出《资政新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这表明他

    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③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方式④维护平均主义分配方案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重大事件。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B.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 揭开了内战战略反攻的序幕   D. 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A.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 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C. 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

    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儿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 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某中学高一学生制定了一份有关共和国历史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如果你收到这份问卷并填写此项内容时,不能选择

    A. 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实行资产阶级两党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代的遵义会议”,两次会议的相似之处有

    ①纠正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②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

    ③形成了党的正确的领导集体④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看到“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时,曾经表示过不满。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竟然提起此事,并笑着说:“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内。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

    A. 中美之间的矛盾是虚构的

    B. 美国已经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C. 中国在淡化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

    D. 中国感谢美国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有学者说:当今世界存在七大“力量中心”,七大力量中心分属三个层次:美仍独处第一个层次;中、欧、俄同处第二个层次,三家都是或都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具有很大的政治影响力;日、印、巴同处第三个层次,政治影响力有限。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

    A. 形成了政治多极化格局   B. 第三世界成为主要政治力量

    C. 美国已丧失了霸主地位   D. 国际间的力量对比趋向定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下图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利益的冲突   B. 大国实力的变化

    C. 社会制度的矛盾   D. 意识形态的分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A. 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 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 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 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 题
  1.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 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 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D. 《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巴黎公社在1871年4月16日颁布法令,规定“把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同时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上述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A. 把部分工厂变为集体所有的同时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

    B. 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 普遍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从古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法治进程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橫”。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二美囯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才是美国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和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文件,美国宪法集中表现了美国人民的民族特性和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它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历史新纪元。……美国宪法是美国人民对世界政治的最大贡献,是奉献给人类最宝贵财富,……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材料三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于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指的是什么?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对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項原則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現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二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

    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着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些步骤的唯一国家。现存的问题是,他们是否会把其他的门打开。

    ——摘编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

    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一旦打仗,这个计划就吹了,只好拖延。……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新中国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总统采取的“这些步骤”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邓小平为什么在当时提出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践这一外交目标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

    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材料三

    (1)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