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实验题 1 题,简答题 2 题,填空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6 题
  1. 将V1mL1.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热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已知2H2(g)+O2(g)=2H2O(g)  △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kJ·mol-1

    ②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

    ③X(g)+Y(g)Z(g)+W(s)  △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④已知:

    共价键

    C—C

    C=C

    C—H

    H—H

    键能/(kJ·mol-1)

    348

    610

    413

    436

    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的焓变

    ⑤根据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mol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⑥25℃,101kPa,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     D.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把温度为20℃,浓度为1.0mol·L-1的H2SO4和2.2mol·L-1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1,比热容为4.184kJ·K-1·kg-1),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

    反应物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H2SO4+NaOH

    20

    33.6

    H2SO4+NH3·H2O

    20

    32.6

    则反应NH3·H2O=NH4++OH-的焓变约为(单位:kJ·mol-1)

    A.2.1       B.4.2     C.52.7      D.缺少数据无法计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探究NaHCO3、Na2CO3与1mol·L-1盐酸反应(设两反应分别是反应I、反应II)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实验并测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35ml试剂

    固体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温度/℃

    2.5gNaHCO3

    20.0

    18.5

    3.2gNa2CO3

    20.0

    24.3

    盐酸

    2.5gNaHCO3

    20.0

    16.2

    盐酸

    3.2gNa2CO3

    20.0

    25.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仅通过实验③即可判断反应I是吸热反应

    B.仅通过实验④即可判断反应II是放热反应

    C.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I、II分别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D.通过实验可判断出反应I、II分别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298K、1.01×105Pa下,将22gCO2通入750mL 1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放出x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 mol CO2通入1 L 2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kJ/mol

    B.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kJ/mol

    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kJ/mol

    D.2CO2(g)+2NaOH(l)=2NaHCO3(l)   ΔH=-(8x-2y)kJ/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下列两个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C2H2(g)+H2(g)C2H4(g)  ①

    2CH4(g)C2H4(g)+2H2(g)  ②

    已知在降低温度时①式平衡向右移动,②式平衡向左移动,则下列三个反应:(Q1、Q2、Q3均为正值)

    C(s)+2H2(g)=CH4(g)   ΔH=-Q1   I

    2C(s)+H2(g)=C2H2(g)   ΔH=-Q2  II

    2C(s)+2H2(g)=C2H4(g)   ΔH=-Q3   III

    Q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Q1>Q3>Q2   B.Q1>Q2>Q3     C.Q2>Q1>Q3    D.Q3>Q1>Q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已知:

    Cu(s)+2H+(aq)=Cu2+(aq)+H2(g)   △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  △H=-196.46kJ·mol-1

    H2(g)+1/2O2(g)=H2O(l)   △H=-285.84kJ·mol-1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aq)和H2O(l)的反应热△H等于

    A.-417.91kJ·mol-1     B.-319.68kJ·mol-1   C.+546.69kJ·mol-1   D.-448.46kJ·mol-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定条件下A、B、C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A、C可能是

    ①Fe、FeCl3  ②C、CO2  ③AlCl3、NaAlO2   ④NaOH、NaHCO3  ⑤S、SO3  ⑥Na2CO3、CO2

    A.只有②③④⑥    B.除①外   C.除⑤外    D.全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Y1L的H2和Y2L的N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总体积为Y3L(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生成NH3的体积是

    A.(Y1+Y2-Y3)L     B.(Y1+Y2+Y3)L    C.(Y1+ Y2-2Y3)L     D.[Y3-(Y1+Y2)]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min时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

    B.15min时降低压强,20min时升高温度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15~20min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把3molP和2.5molQ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xM(g)+2N(g),5min后达到平衡生成1molN,经测定M的平均速率是0.1mol/(L·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

    B.Q的平衡浓度为1mol/L

    C.Q的转化率为25%

    D.x等于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N—H键断裂;

    ③N2、H2、NH3浓度比为1:3:2

    ④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⑤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

    ⑥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⑦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mol/(L·min)

    A.②⑤⑥     B.①④⑤     C.④⑤⑦     D.③⑥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 △H,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I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II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C.图II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图III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H<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mol/LH2SO4溶液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A. V1=30,V6=10

    B.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E中的金属呈暗红色

    C.加入MgSO4与Ag2SO4可以起与硫酸铜相同的加速作用

    D.硫酸铜的量越多,产生氢气的速率肯定越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增大了压强                    D.t4时降低了温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根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

    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溶液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

    (3)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溶液

    试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5

    2

    25.9

    25.9

    25.9

    29.2

    3

    26.4

    26.2

    26.3

    29.8

    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利用上表数据计算该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            (保留一位小数);写出上述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出的中和热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c.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d.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I.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H=-1275.6kJ·mol-1

    ②H2O(l)=H2O(g)   △H=+44.0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II.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OH(g)+H2O(g)CO2(g)+3H2(g)  △H>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3mol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映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2)判断(1)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①  v正(CH3OH)=3v逆(H2)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右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CH3OH(g)和2mol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CH3OH(g)和2.4mol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L,容器B中CH3OH转化率为           ;维持其他条件不变,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H=aKJ ·mol-1

    (1)已知:

    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   △H1=+489.0kJ·mol-1

    C(石墨)+CO2(g)=2CO(g)   △H2=+172.5kJ·mol-1

    则a=       kJ·mol-1。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升高后,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

    CO

    Fe

    CO2

    甲/mol

    1.0

    1.0

    1.0

    1.0

    乙/mol

    1.0

    2.0

    1.0

    1.0

    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c.增加Fe2O3可以提高CO2的转化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1)利用N2和H2可以实现NH3的工业和成,而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已知:

    ①N2(g)+O2(g)=2NO(g)   △H=+180.5kJ/mol

    ②N2(g)+3H2(g)2NH3(g)   △H=-92.4kJ/mol

    ③2H2(g)+O2(g)=2H2O(g)   △H=-483.6kJ/mol

    氨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图像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T1(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

    a、b、c三点中,N2转化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若容器容积为1L,T2℃在起始体系中加入1molN2,n(H2)=3mol,经过5min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0%,则v(NH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取0.1000g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25.00ml。已知:

    SO2+Fe3++2H2O=SO42-+Fe2++4H+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1)样品中FeS2的质量分数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2)若燃烧6gFeS2产生的SO2全部转化为SO3气体时放出9.83kJ热量,产生的SO3与水全部化合生成H2SO4放出13.03kJ热量,写出SO3气体转化为H2SO4的热化学方程式         

    (3)煅烧10t上述黄铁矿,理论上产生S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制得98%的硫酸的质量为      t,SO2全部转化为SO3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