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礼记·表记》所载:“母,亲而不尊。”这一记载不能说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

    A.宗法家族意识              B.以义为重的价值观

    C.男尊女卑观念              D.儒家伦理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驰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

    A.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C.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D.贵族普遍地转化成为庶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都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造成统治机构的臃肿         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世袭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县,发现了一枚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秘密铸造的太平天国大钱。这种大钱,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属于试铸钱,并未大量铸造,存世量极少,现已见到的仅此一枚,铸造工整、精美,设计很有特色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杨秀清已不再满足于当东王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不能长期保持团结

    ③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腐败  ④反映了太平天国“有钱同使”的平均主义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这幅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战局。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一份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已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则材料最能说明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B.中共没有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C.党内对中国革命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严重分歧

    D.中共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以下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的作战方针:“国军一部分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国民政府武装自卫的决心

    B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抵抗的态度

    C体现了国民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D 体现了国民政府防御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 ②③④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西方,有人称他为“雅典的乔治·华盛顿”。这里的“他”是指

    A.梭伦    B.柏拉图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辩论是雅典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大会只是辩论场所,不作出决策

    B.辩论是公民行使自己权力的重要方式

    C.公民大会辩论客观上促进文化发展

    D.辩论的氛围益于苏格拉底等大师的成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①是一部由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

    ②把贵族压迫的隐蔽特权变成了受法律约束

    ③体现了贵族的妥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

    ④体现出法律的均衡和约束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D.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古代罗马已经明确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 高利贷是重要社会问题                 D. 运用法律来调节借贷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利比亚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参与多国军事干预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卡梅伦首相可以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宣誓就职。奥巴马在任职期间能够

    A.得到国会批准,同外国缔约                  B.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C.对国会负责,实施国会立法                  D.掌握最高行政权和军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以下材料:(14分)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2分)并就此作简要评价。(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1分)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有什么意义?(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 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一一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

    (1)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分)

    (2)根据所学知识,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3分)

    (3)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各国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9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 万,增至战后的200 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 年9 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 年11 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读下图

    材料三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之一二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四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五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1919年5月,而是贯穿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五四运动和由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004年5月4日,在全国举行了“继承五四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中学生们庄重宣誓:“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综合新华网信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取得的初步成果。(7分)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

    (3)请你综合五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的历史作用。 (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这个伟大的法令,从西方的意义上说农民获得了合法的自由;从今以后,他们成了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人们希望他们会被一种新的人类尊严感所激励,正如一位热心的官员在农奴解放后不久所说的:“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绅士们失掉了他们在村子里的准庄园司法权,他们再不能强制施行无偿的强迫劳动,或是获得由奴役产生的收益了。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材料三  18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伟大的法令”对俄国农民的影响。(4分)

    (2)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 (4分)

    (3)俄罗斯改革的特殊性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分)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晚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人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3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