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2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4 题
  1. 据《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记载:“(冯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由此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

    ①冯太后聪颖惠达

    ②冯太后做事果断,具有雄才大略

    ③冯太后的“登尊极”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著书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戍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上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辞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爱因斯坦发现的“新科学思想”是指(    )

    A.系统合理地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B.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能量分布的规律

    C.提出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

    D.提出物质波理论,发展了量子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公元前1世纪,罗马军队将领凯撒先与庞培和克拉苏结盟对抗贵族元老院,后来凯撒争取平民支持,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击败了盟友,并被元老院承认为独裁者。可见当时(    )

    A.军队与贵族的政治目的基本相同

    B.平民是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C.保护平民利益的法律被独裁者废除

    D.贵族失去了罗马政治生活中的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l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B.图2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C.图3反映出民主制就是雅典人民统治

    D.三幅图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思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哥自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548年诞生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    )

    A.《资本论》的出版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

    C.《共产党宜言》的发表

    D.《四月提纲》的提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

    A.农耕经济               B.法家思想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未利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农业阶级的利益            B.保持和稳定自耕农经济

    C.鼓励劳动者积极生产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为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准备了条件。其条件有:(    )

    ①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②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变法中秦国强大   ④人民渴望统一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诸侯国争霸需要发展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    )

    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B.设立民众法庭

    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

    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7世纪40年代英国掀起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打的旗帜是(    )

    A.重商主义  B.清教思想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否定了基督教长期传颂的教义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    )

    A.承认了现实生活中的等级秩序

    B.为封建贵族特权辩护

    C.带来世俗界上帝“弃民”的沉沦

    D.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于对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19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里号召东方青年为了“人类全体的幸福”振作起来“去超拨大海对岸那边”“愁着物质文明破产”而“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的“好几万万人”。表明他由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变为守墓人。导致梁启超文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现状

    B.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五四运动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

    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2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颦鼓闻管弦。呼作花王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笑蓉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

    ——清驻日参赞黄遵宪《樱花歌》

    材料二 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三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砷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知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新,日新月异,成就惊人。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状况?(5分)材料二中“这把烈火”的含意是什么?(5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增强民族力量”的。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6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改革后体制、精神上的局限性的史实。(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的先声。

    材料二   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开始了一场“现代化”运动。

    材料三   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摘编自《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回答:

    (1)材料一中“已成定局的悲剧”指什么?简要说明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4分)

    (2)为什么说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8分)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4分)

    (3)材料三中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含义何在?(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4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这些事件改变了战争性质——从最初为欧洲问题而开战、实质上是欧洲的战争转变为全球范围的战争。诚然,1914年8月21日日本已参加这场战争,但它只是私自占据了太平洋上几个分散的德国殖民地。而现在,美国的加入则意味着一个迅速决定战争结果的非欧洲大国的介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一方面,战争使国际社会走向无序状态,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受阻,和平秩序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又促使人们为寻求和平作出努力,国际社会因此走向有序状态。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无数次战火洗礼,世界规模的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这也促使人们探索和平的途径。

    ——杨泽喜《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

    (1)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对这场战争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战争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