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4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2011•北京)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2•甘肃)下列物质中,能作复合肥的是( )
    A.K2CO3 B.CO(NH22 C.KNO3 D.Ca(H2P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1•宁夏)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
    A.氧气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甲烷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1•张家界)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青花瓷瓶 B.塑料水杯 C.纯棉毛巾 D.不锈钢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8•梅州)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 )
    A.食醋 B.花生油 C.食盐 D.白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0•株洲)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4 17 2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x为7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因果关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四个因果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0•北京)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5•宿迁)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8•大庆)月岩中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钛元素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08•咸宁)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SO2和NO2 B.CO2和CH4 C.CO和CO2 D.SO2和C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3•怀柔区一模)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酒精 D.红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08•玄武区二模)在许多化学反应中都有能量的变化,这是人类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基本没有能量变化的是( )
    A.
    镁与酸反应
    B.
    铝箔燃烧
    C.
    食盐溶于水
    D.
    油脂在体内氧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现有①液态氧,②生锈的铁钉,③稀硫酸,④甲烷,⑤氢氧化钾,⑥酒精溶液,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混合物--②③⑥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①⑤ D.盐--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与元素原子质量密切相关的是( )
    A.原子核 B.核电荷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12•新乡模拟)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一段时间,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无水硫酸铜
    C.浓盐酸 D.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符号中“2”不表示微粒个数的是( )
    A.O2 B.2H C.2Na+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08•黄石)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闻气体的气味
    C.
    滴加液体
    D.
    过滤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2008•三明)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08•梅州)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9
    B.原子序数为19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
    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2008•南通)利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的是( )
    A.2KClO32KCl+3O2
    B.2KMnO4K2MnO4+MnO2+O2
    C.2H2O22H2O+O2
    D.2HgO2Hg+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006•宿迁)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同学用一定量的稀硫酸来做相关实验,实验后,将有关实验数据绘制成如下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10•北京)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2008•泰州)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这二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1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化学符号表示:
    (1)遇酚酞变红的离子;(2)PH=7的常见液态氧化物;(3)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锦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0•北京)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
    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和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X和Y反应生成Z和W,其中Y、W常作灭火剂,X、Z均含3种元素,W的化学式为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
    (3)向Z的溶液中逐滴加入B的稀溶液,只生成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M和N,其中M不含氧元素,它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序号  物质
    液体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固体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8•常德)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套装置,请依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氧气收集满后应将集气瓶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小明分析A、B、C装置后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A装置前无需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使用B装置制取并收集的气体密度要比空气大;
    ③使用C装置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将导管口置于集气瓶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北京)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1)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
    (2)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上海世博会上需要很多的钢材来作为建筑材料,某中学的初三学生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检验所用钢材是否合格,他们到钢材下料场的电锯下获取一包钢材粉末样品.回到实验室,同学们进行了分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分析所有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钢的含碳量:0.03%~2%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 8.5g 8.5g 13.5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8.2g 158.2g 163.2g
    (1)第______组所取的铁样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假设杂质全部为碳,请通过计算说明这批钢材是否合格?
    (3)试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