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解答题 10 题
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单质
    B.稀有气体
    C.化合物
    D.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
    A.分子间隔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质量增大
    D.分子体积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A.+6
    B.+4
    C.+2
    D.-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分子中C、H、S元素原子质量比为3:6: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读数
    B.
          液体取用
    C.
        过滤
    D.
    滴加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是从四位同学的化学笔记本中摘录的部分化学用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2O-2个氧元素
    B.碳酸钠 NaCO3
    C.2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
    D.镁离子:Mg+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两瓶气体分别是氧气、氮气,下列实验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观察颜色
    C.嗅气味
    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能相对应的是( )
    A.水银-Ag
    B.高锰酸钾-K2MnO4
    C.干冰-CO2
    D.双氧水-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或小常识往往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油锅着火时迅速用锅盖盖住灭火                     ②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③冬天在室内用炭火盆取暖时应注意通风               ④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可以减少污染
    B.少用塑料袋有利于防止“白色污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0 题
  1.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氢原子______;     (2)三个铝离子______;       (3)四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4)碘元素______;         (5)四氧化三铁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钠元素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元素之一.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钠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氯化钠是由_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
    (3)Na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2)钢铁生锈是铁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
    (3)利用氢气可制氢燃料电池,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

    (1)图中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铝箔.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2)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铝不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         D.铝不与酸发生反应
    (3)加热原理是利用发热包中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放出热量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异味;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将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为了判断(1)中得到的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进行检验.
    (3)饮用水需通过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了除去铜粉中铁粉,有如下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用磁铁吸引铁粉.
    (2)方案二:用硫酸铜溶液除铁粉.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方案三:还可用______来除去铁粉.
    (4)上述三种方案中,你认为方案______的操作最简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小红利用图1进行探究实验,请回答: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她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②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烧杯中蜡烛很快就熄灭,由此说明______.
    (2)①图2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
    ②小明按图2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明通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除了利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可用来制取氧气,也可以利用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其化学反应方程为:2KClO32KCl+3O2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你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填“反应物”或“催化剂”).
    (4)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的装置,可选用图中______和______(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因能增加食品的鲜味,促进食欲而成为家庭常用的调味品.请回答
    (1)谷氨酸钠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火箭发射可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2H4+N2O43N2+4H2O),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计算9.6kg的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