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实验题 4 题,填空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的消毒原理相同,且使用时浓度不宜过大

    B.“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明矾和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D.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使其消毒能力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6g有机物C2H6O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一定为7NA

    B.25℃时,1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A

    C.4.6g Na与足量O2反应后的产物中含离子数目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

    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D.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L 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B

    向2mL NaCl和NaI(浓度均为0.1 mol·L-1 )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1 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有SO42-或Ag+

    D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煮沸

    没有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未水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分别是由同主族元素R、Z组成的两种单质,常温下能进行如下反应:甲+乙+H2O→HRO3+HZ(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1mol R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B.R、Z简单离子的还原性:Z(离子)﹤R(离子)

    C.HZ分子的稳定性大于HR分子

    D.HRO3与HZ计量数之比为1: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的储能二次电池,电池放电时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充放电过程涉及的反应为:Fe3+ + Cr2+ Fe2+ + Cr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氧化性:Cr3+>Fe3+

    B.电池充电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

    C.a、b电极材料均可以用碳棒或铜片

    D.电池放电时,a极c(Cl-)增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常温下,向10mL 0.1 mol·L-1的HR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的氨水,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b点溶液pH=5,此时酸碱恰好中和

    B.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C.c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

    D.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Ba(ClO2)2可溶于水。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②中产生Cl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晶体NaClO2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设计实验检验所得NaClO2晶体是否含有杂质Na2SO4,操作是:                

    (4)反应结束后,关闭K2、打开K1,装置①的作用是         ;如果撤去D中的冷水浴,可能导致产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已知:ClO2-+ 4I-+4H+ =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配成100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I2 +2S2O32-=2I-+S4O62-)。

    (5)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是     ,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6)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式量:NaClO2  90.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TiO3(可表示为FeO·TiO2),含有少量MgO、CaO、SiO2等杂质。利用钛铁矿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钛酸锂Li4Ti5O12和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FeTi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

    (1)化合物FeTi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2)滤渣A的成分是         

    (3)滤液B中TiOCl42-转化生成TiO2的离子方程式为                  

    (4)反应②中固体TiO2转化成(NH4)2Ti5O15溶液时,Ti元素的浸出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温度过高时,Ti元素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是                

    (5)写出由滤液D生成FePO4的离子方程式                             

    (6)由滤液D制备LiFePO4的过程中,所需17%双氧水与H2C2O4的质量比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卢布兰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硫酸钠做氧化剂,生成物中气体只有一种)。

    (2)氨碱法的工艺如图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

    ①图中的中间产物C是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D是_______;

    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联合制碱法是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除了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化肥外还有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下图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相对分子质量为92的某芳香烃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研究部门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H是一种功能高分子,链节组成为C7H5NO。

    已知:Ⅰ.

    Ⅱ.(苯胺,易被氧化)

    请根据所学知识与本题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分子式是            

    (2)H的结构简式是           

    (3)反应②③的类型是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1个醛基和2个羟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     种。

    (6)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和其他无机物合成的最合理的方案(不超过4步)。例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为治理环境,减少雾霾,应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等的排放量。

    Ⅰ.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

    ②CH4(g)+2NO2(g)=N2(g)+CO2(g)+2H2O(g)   △H2=-586.7kJ/mol

    (1)若用4.48LCH4还原NO生成N2,则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气体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

    Ⅱ.(2)NOx可用强碱溶液吸收产生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FeSO4溶液能将NO3-还原为NO,NO能与多余的FeSO4溶液作用生成棕色物质,这是检验NO3-的特征反应。写出该过程中产生NO的离子方程式:                    

    (3)用电化学处理含NO3-的废水,电解的原理如图1所示。则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路中转移20 mol电子时,交换膜左侧溶液质量减少________g。

        

    图1                  图2                     图3

    Ⅲ.利用I2O5消除CO污染的反应为:5CO(g)+I2O5(s)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4 mol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φ)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4)T1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两种温度下,c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压强相等

    C.d点时,在原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氦气,CO的转化率不变

    D.b点和d点时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Kb<Kd

    Ⅳ.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通过反应CO2(g)+CH4(g)

    CH3COOH(g)  △H<0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3所示。

    (6)①250~300℃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②工业生产中该反应的温度常选择250℃、不选择400℃,从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其原因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高温超导材料钇钡铜氧的化学式为YBaCu3O7,其中1/3的Cu以罕见的Cu3+形式存在。Cu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   ,基态Cu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   _______

    (2)磁性材料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广泛。研究表明,若构成化合物的阳离子有未成对电子时,则该化合物具有磁性。下列物质适合作录音磁带磁粉原料的为____(填选项字母)。

    A. V2O5   B.CrO2   C.PbO   D.ZnO

    (3)屠呦呦因在抗疟药——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如图l所示,其组成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  

    (4)“可燃冰”因储量大、污染小被视为未来石油的替代能源,由甲烷和水形成的“可燃冰”结构如图2所示。

    ①“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2种作用力为           

    ②H2O的VSEPR模型为         ,比较键角的大小:H2O      CH4(填“>”“<”或“=”),原因为                        

    (5)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卫星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电池负极材料为石墨,石墨为层状结构(如图3),其晶胞结构如图4所示,该晶胞中有        个碳原子。已知石墨的层间距为apm,C-C键长为b p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石墨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