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简答题 2 题,实验题 1 题,推断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及其合金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材料,通常用电解氯化铝的方法制取

    B. 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C. 偏二甲肼[NH2N(CH3)2]是一种液体燃料,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以是氨基酸

    D.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常用作增塑剂,对人体无害,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H2F2的电子式:

    B. CH2=CH—CH2=CH2的系统命名为:1,3—二丁烯

    C. 制漂白粉的化学原理:2Cl2 + 2Ca(OH) 2 === CaCl2 + Ca(ClO)2 + 2H2O

    D.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Fe(OH)3↓+3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装置(加热装置已略去)或操作合理的是

    A.吸收氨气

    B.中和热的测定

    C.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D.除去SO2气体中的HCl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2g石墨烯()中含有C—C键的数目为1.5NA

    B. 100g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5NA

    C. 常温下,1 L0.5 mol/L NH4Cl溶液与2 L0.25 mol/L NH4Cl溶液所含NH4+的数目均为0.5 NA

    D. 在KClO3+6HCl(浓) ===  KCl+ 3Cl2↑+3H2O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质子数为1,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的原子序数等于X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W 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Q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Y4X10分子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个数比为10:4

    B. Z和W形成的多种化合物中只有一种能与水反应

    C. 25℃时,Z、W、X按原子个数比2:3:4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

    D. 25℃时,等浓度的Z和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中,水电离的c(H+)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2(g)C(g)

    其中容器Ⅰ中的反应在5 min时达平衡。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A(g)

    B2(g)

    C(g)

    C(g)

    500

    0.5

    1.0

    0

    0.4

    500

    a

    b

    0.25

    0.4

    600

    0.25

    0.5

    0.25

    0.3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容器Ⅰ中的反应在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8 mol·L-1·min-1

    B.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容器Ⅱ中起始时a=0.25,b=0.5

    D. 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加入A 0.8 mol、B2 1.6 mol,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环丙叉环丙烷(A)结构特殊,根据如下转化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   B. A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内

    C. 反应②是消去反应   D. A的二氯代物只有2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钴的化合物用途广泛。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制取CoCl2·6H2O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9.2

    5.2

    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无水氯化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时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NaClO3的作用是_______。

    (3)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向“滤液II”中加入萃取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使用萃取剂时最适宜的pH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2.0~2.5    B. 3.0~3.5   C.5.0~5.5     D.9.5~9.8

    (4)“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2+与Mg2+转化为MgF2、CaF2沉淀。已知某温度下,Ksp(MgF2)=7.35×10-11,Ksp(CaF2)=1.05×10-10。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c(Mg2+)/c(Ca2+)=________。

    (5)制得的CoCl2·6H2O粗品经进一步提纯得到CoCl2·6H2O晶体,在烘干晶体时需采用减压烘干,其原因是________。

    (6) 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 LixC6。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尿素[CO(NH2)2]。已知:

    ①2NH3(g) + CO2(g) === NH2COONH4(s)    △H=-159.47 kJ·mol-1

    ②NH2COONH4(s) === CO(NH2)2(s) + H2O(g)  △H=+116.49 kJ·mol-1

    ③H2O(l) === H2O(g)  △H=+88.0 kJ·mol-1

    写出NH3和CO2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海洋是地球上碳元素的最大“吸收池”。

    ①溶于海水中的CO2主要以四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即:CO2、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海洋碳循环中,可通过右图所示的途径固碳。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中达到平衡时,其转化关系如下:

    ①CO2 + H2OH2CO3   K=1.8×10-3

    ②H2CO3H++HCO3-   K a 1=4.3×10-7,

    ③HCO3-H++CO32-   K a2=5.6×10-11,

    通常情况下,海水的pH约为8,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溶液中c(CO2)=____ 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为了测量某湖水中无机碳含量,量取100mL湖水,酸化后用 N2吹出CO2,再用NaOH溶液吸收。用1.0mol/L盐酸滴定吸收液,生成的V(CO2)随V(盐酸) 变化关系如左图所示,则吸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湖水中无机碳的浓度为___mol/L。

         

    (5)用CO2和天然气可以制备CO和H2,CO2(g) +CH4(g) 2CO(g)+2H2(g)。密闭容器中浓度均为0. 1 mol/L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CH4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压强P1 ____P2(填“>”或“<”)。若P2= 3MPa,则T°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_____MPa2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Mg与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向试管中加2mL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I:

    0.1 mol/L AgNO3溶液

    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黑色固体,并有少量气泡产生

    实验II:

    2.0 mol/L NH4Cl溶液

    反应开始时产生大量气体(经检验其中含有H2),一段时间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实验III:

    pH=8.2 NaHCO3溶液

    产生大量气体(经检验其中含有H2和CO2)和白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实验I进行研究:

    ① 推测实验Ⅰ中黑色固体为Ag,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 确认黑色固体为Ag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实验II进行研究:

    ① 反应开始时产生H2的原因可能是Mg和NH4+直接反应,或 ___________。

    ② “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气体一定含有H2和_____。

    ③ 为进一步研究,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

    现象

    实验IV

    向装有相同镁条的试管中加入2mL1.0mol/L (NH4)2SO4溶液

    产生气体的速率明显慢于实验II

    结合实验II、IV,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III进行研究:

    ①经检验,白色固体为碱式碳酸镁[ Mg2(OH)2CO3 ]。

    ②推测在pH=8.2的该溶液中,若无HCO3-,则H+和Mg反应的程度很小。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推测,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影响Mg与盐溶液反应多样性的原因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盐溶液中阳离子的氧化性    B.盐溶液的温度

    C.含Mg生成物的溶解性     D.盐溶液中阴离子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已知: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元素3p能级半充满;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写出D元素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2)D可形成化合物[D(H2O)6](NO3)3 。

    ①[D(H2O)6](NO3)3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NO3-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

    ②在[D(H2O)6] 3+中D3+与H2O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1 mol [D(H2O)6] 3+ 中含有的σ键有________mol。

    (3)已知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两种。这两种化合物中________(填化学式)为非极性分子。另一种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4)由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做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下图所示为A、C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

    晶胞中距离一个A+最近的C-有________个,这些C-围成的图形是______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A+的离子半径为________cm(用含NA与ρ的式子表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机化合物F是治疗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R'、R"均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原子);

    ②A蒸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53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消去反应产物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G,G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若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_______(保留整数)。

    (5)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考虑顺反异构)

    ①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②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任写一种存在顺反异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写反式结构);

    (6)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_____(填字母序号)。

    A.核磁共振仪   B.元素分析仪   C.质谱仪   D.红外光谱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