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5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史家追述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说明他认为历史学家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C.要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悟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商周时期,政府设官分职与后世明显不同,如商朝的卜和西周的太史,既是占卜官,又是权位显赫的执政官。这表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

    A.内外相制的地方政权体制

    B.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C.政权和家族宗法制密切结合 

    D.实行神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三省相互牵制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集有中央及地方军政要员参加的国防会议,讨论了《国军作战指导计划》,正式确定了“抗战到底,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的基本战略方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确定了持久抗战战略

    B.国民政府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C.国民政府走深入敌后抗战道路

    D.国民政府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冷战期间,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条线”、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以来“独立自主”。(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 “一条线”主要是指

    A.与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B.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广泛外交关系

    C.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由此可见,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罗马法

    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和统治

    C.自然法的法律精神具有普遍性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7——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体,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关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对国会负责

    C.法国众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首相由皇帝任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学校历史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关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根本原因”的演讲赢得了听众们的一片赞美之声。下列各项中被广泛认可的答案是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

    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        D.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苍,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祭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    ③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开始向世界扩展   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A.①②③        B.④

    C.①②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末状元张謇说:“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以资措手。”这反映了张謇的核心主张是

    A.教育救国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罪责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与国情及经济政策休戚相关,下列有关下表中的工农业发展状况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

    时间

    粮食

    棉花

    原油

    1952年

    163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亿吨

    44万吨

    1956年

    192亿吨

    1445万吨

    447万吨

    110亿吨

    116万吨

    A.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比例适当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完成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宝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对外开放      B.思想解放

    C.文明碰撞      D.政府提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对这里的“模仿”表述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调整了生产关系

    B.完全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手段

    C.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

    D.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兼顾了社会各阶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条件与机遇

    C.经济全球化催生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南宋学者叶适著文说:“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陇世,虽仁无益也。”下列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这一主张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朱熹           B.王阳明

    C.李贽           D.顾炎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李清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李清照做《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

    A.体现了婉约派诗词的特点       B.反映了北宋时期安逸的生活

    C.反映了李清照对北宋不满       D.反映了两宋之交的社会动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因此人们需要

    A.“格物致知”     B.“天人感应”

    C.“发明本心”     D.“存天理,灭人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为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中期,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一,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这些法官分成10所高级法院。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陪审员是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做商议。

    ——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明清两代在中央和省一级均设有专门的司法机关,省以下则由地方行政管理机关府、州、县衙门兼管对民、刑诉讼的初级审判,有关其审判级别权限均有具体规定。中央一级的“三法司”,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机关而言。一般说来,“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重大的案件,要“三法司议奏”,就是说要三个机关共同议定取旨。清代规定,外省的刑案,一律由刑部核复,三法司共审的,也规定由刑部主稿。清朝做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互相推诿,无所责成。明代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司法工作,府、州、县的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同时也是该级的司法负责人,而且司法工作是他们职分内很重要的一部分。

    ——韦庆远《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2——13世纪英国国王政府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扩大国王法庭司法权,逐步削弱、蚕食公共法庭、封建法庭、特许法庭的权力,最后终于把全国司法置于国王法庭直接和间接的控制之下。亨利二世时期,陪审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司法工具,陪审团首先被用于刑事审判,1176年的《北安普顿法令》进一步扩大了陪审团的检举权限,明确了陪审团和法官的不同职权,从而使大陪审团检举制度更加完善。12世纪后期,随着专职法庭的建立,职业法官逐步萌芽,司法审判权开始集中于职业法官手中。此后,出身行政官员的法官越来越少。12世纪后期,增加了法庭辩论程序,要求诉讼双方于公堂之上互相质疑、即席答辩,这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相当的辩论技巧,对于普通当事人来说,已难以独自完成诉讼过程。于是,一个以协助或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为业的新阶层——律师就应运而生了。

    ——程汉大《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请回答。

    (1)古代雅典的审判制度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史实简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雅典、中国明清时期审判制度的异同?

    (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英国审判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和近代史上世界的“中心”曾经出现多次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是世界科技发明的中心,产生了四大发明。中国是世界潮流的中心。

    材料二  欧洲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下解放出来。这是了不起的思想解放,人类的发明创造得以极大地向前推进。然后是启蒙运动,把人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这两大思想解放运动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化成了世界的中心。而这时中国被边缘化了,大大地落后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变了,“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核心》

    (1)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指出当时中国成为世界潮流中心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如何使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欧洲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