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0 题
  1. 常温下,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4的CH3COOH溶液中,c(H+)= c(CH3COO-)=4.0mol·L-1

    B. pH=5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C. 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Na +)>c(OH-)>c(CH3COO-)>c(H+)

    D. 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Na +)= c(CH3COO-)+ c(O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

    A. 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 常温下,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 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D. 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未加盐酸时:c(OH-)>c(Na+)= c(NH3•H2O)

    B. 加入10mL盐酸时:c(NH4+)+c(H+)=c(OH-)

    C. 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 = c(Na+)

    D. 加入20mL盐酸时:c(Cl-)=c(NH4+)+c(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物质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 小苏打   B. 醋酸   C. 乙醇   D. 氯化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molN2和4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 5%   B. 10%   C. 15%   D. 2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CuSO4溶液

    B. 装置①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 若装置②用于铁棒镀铜,则N极为铁棒

    D. 若装置②用于电解精炼铜,溶液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 ΔH<0.某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置于 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甲知,B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1

    B. 由图甲知,A点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80

    C. 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

    D. 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2>T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现将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CH3COOH、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1+V2=50 m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的环境温度低于 22℃

    B. P点的混合溶液的pH=7

    C.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M > N

    D. 若将CH3COOH改为HCl,P点温度高于 28℃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图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熔融CaF2—CaO换成Ca(NO3)2溶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目的

    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

    C. 在制备金属钛前后,整套装置中CaO的总量减少

    D. 石墨为阴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

    A. 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

    B. 由2NO2(g)N2O4(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油污时,去污效果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由甲可知:热化学方程式是H2(g) +O2(g) = H2O(g) △H=﹣241.8kJ/mol

    B. 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 ⇌N2O4(g),A点为平衡状态

    C. 由丙可知: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 由丁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

    B.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 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

    D. 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工业上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0

    200

    300

    400

    平衡常数

    667

    13

    1.9×10-2

    2.4×10-4

    1×10-5

    A. 该反应的△H> 0

    B. 加压、增大H2浓度和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CO的转化率

    C. 工业上采用5 ×103 kPa和 250℃的条件,其原因是原料气的转化率高

    D. t℃时,向 1 L密闭容器中投入0.1 mol CO和0.2 mol H2,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常温下pH=1的乙酸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的小

    B.乙酸溶液中c(CH3COOH)大于NaOH溶液中c(Na+)

    C.若两溶液混合后pH=7,则有:c(Na+)= c(CH3COOH) + c(CH3COO-)

    D.分别稀释10倍,两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 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xC(g)△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问变化的关系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2,反应开始2 min内,v(A)=0.05mol•L﹣1•min﹣1

    B. 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 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的浓度,t2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D. 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常温下,在等体积①pH=0的硫酸、②0.01mol/L NaOH溶液、③pH=10的纯碱溶液、④pH=5的NH4Cl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均为1 mol·L-1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闭合K1,断开K2。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闭合K1,断开K2后,A电极增重

    B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浓度上升

    C断开K1,闭合K2后,NO3-向B电极移动

    D断开K1,闭合K2后,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 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 Y(g)  2Z(g)△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 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 = 2.0×10-3mol/(L•min)

    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 > v(正)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使用SNCR脱硝技术的原理是4NO(g)+4NH3(g)4N2(g)+6H2O(g),下图是其在密闭体系中研究反应条件对烟气脱硝效率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1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

    B. 从图2判断,减少氨气的浓度有助于提高NO的转化率

    C. 从图1判断,脱硝的最佳温度约为 925℃

    D. 从图2判断,综合考虑脱硝效率和运行成本最佳氨氮摩尔比应为2.5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在一体积为1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 O4,在100℃时发生如下反应: N2O4(g)NO2(g)ΔH>0,其N2O4和NO2浓度变化如图。

    (1)在0-60s这段时间内,以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s-1

    (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反应进行到100s时,若有一项条件发生变化,变化的条件不可能是______ (填选项序号)。

    A.降低温度  B.通人氦气使其压强增大  C.又往容器中充入N2O4  D.使用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缺的物质,对传统能源进行脱硫、脱硝处理,能提高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改变目前我国频发的雾霾天气的有效措施。

    (1)肼(N2H4)和化合物甲是一种重要的火箭推进剂,甲分子与肼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二者反应的生成物中有10e-分子,另一种生成物为极稳定的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对燃煤产生的尾气进行回收处理,有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还能变废为宝,尾气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2CO(g)+SO2(g)=S(g)+2CO2(g)    △H=十8.0 kJ·mol-1

    ②2H2 (g)+SO2(g)=S(g)+2H2O(g)   △H=+90.4 kJ·mol-1

    ③2CO(g)+O2 (g) =2CO2 (g) △H= -566.0 kJ·mol-1

    ④2H2 (g)+O2 (g) =2H2O(g)  △H =-483.6 kJ·mol-1

    S(g)与O2(g)反应生成S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煤炭液化也有助于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液化反应之一为:CO(g)+2H2(g)CH3OH(g)(正反应放热);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正反应速率:v(a)、v(b)、v(c)、v(d)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T 1°C、1×106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

    (4)工业上生产新能源二甲醚(CH3OCH3)的原理之一为:2CO(g)+6H2(g) CH3OCH3(g)+3H2O(g),相同温度下,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某时刻两容器中各气态物质的浓度(mol/L)及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容器

    c(CO)

    c(H2)

    c(CH3OCH3)

    c(H2O)

    v(正)与v(逆)大小比较

    I

    1.0×10-2

    1.0×10-2

    1.0×10-4

    1.0×10-4

    v(正)= v(逆)

    II

    2.0×10-2

    1.0×10-2

    1.0×10-4

    2.0×10-4

    v(正)____v(逆)(填“>”、“<”)

    填写表中空白处,并写出其推测过程___________。

    (5)二甲醚(燃烧热为1455kJ/mol)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消耗1molO2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质子数为_________NA;若电池工作时消耗1mol二甲醚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1320kJ,则该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为________(燃烧电池的工作效率是指电池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燃烧时所能释放的全部热能之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发展成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

    (1)已知:CH4、CO、H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kJ•mol-1、283kJ•mol-1、285.8kJ•mol-1,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CO2(g)+CH4(g)=2CO(g)+ 2H2(g)ΔH=___________kJ•mol-1。

    (2)利用废气中的CO2为原料制取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其他条件相同,该甲醇合成反应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C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__0(填“>”或“<”)

    ②d点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O2的转化率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来合成低碳烯烃,起始时以0.1MPa,n(H2)∶n(CO2)=3∶1的投料比充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H,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在_________自发进行(填“低温”或“高温”)。

    ②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③T1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起始状态,平衡时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增大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工业制备氯化铜时,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至80℃左右,慢慢加入粗CuO粉末(含杂质Fe2O3、FeO)充分搅拦,使之溶解,得一强酸性的混合溶液,现欲从该该混合溶液中制备纯净的CuCl2溶液,采用以下步骤[参考数据:pH≥9.6时,Fe2+完全水解成Fe(OH)2;pH≥6.4时,Cu2+完全水解成Cu(OH)2;pH≥3.7时,Fe3+完全水解成Fe(OH)3。]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步除去Fe2+,能否直接调整pH=9.6将Fe2+沉淀除去?_______,理由是________,有人用强氧化剂NaClO将Fe2+氧化为Fe3+:

    ①加入NaClO后,溶液的pH变化是______________(填代号)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     D.可能减小

    ②你认为用NaClO作氧化剂是否妥当?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现有下列几种常用的氧化剂,可用于除去混合溶液中Fe2+的有____________(有几个选几个填代号)

    A.浓HNO3   B.KMnO4    C.Cl2     D.O2   E.H2O2

    (2)除去溶液中的Fe3+的方法是调整溶液的pH=3.7,现有下列试剂均可以使强酸性溶液的pH的调整到3.7,可选用的有______________(多选不限,填代号)

    A.NaOH  B.氨气  C.Cu(OH)2CO3  D.Na2CO3 E.CuO  F.Cu(OH)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