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材料作文 1 题,选择题 4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简单题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这则故事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自由平等是早期人类的基本利益,即物质财富的占有。平等表现为个体在群体生活中均等地占有财富,而自由更多体现在个体可以合理地占有属于自己的财富。现在法治社会里,平等主要是公共事务的处理原则,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在不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的原则。平等主要出现在公共领域,而自由主要出现在私人领域。自由和平等一起构成了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东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自由与平等所受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东方文明在形成之初更重视平等,西方文明则更重视自由。当然这与东方文明是大陆农业文明,西方文明是海洋商业文明有很大的关系!

    (摘自《平等与自由——中西方法治思想的差异》)

    下列关于“自由和平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早期人类生活中,平等和自由是人类的两大基本价值追求,表现为均等与合理地占有物质财富。

    B.现在法治社会里的平等主要表现为通过平等可以制定出符合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规则,而自由主要是市民可以独立处理其私人事务。

    C.在法治社会里,平等和自由一起构成现代市民生活的基本原则,分别出现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

    D.在东西方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平等和自由所受重视程度不同,东方重视平等,西方则不重视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社会发展来看,水与人们生活      ,已经成为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所以大家要养成节水的习惯。

    ②建设法治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参与者和践行者,因此,“法治中国”并不仅限于庙堂之论,而是与每个公民     

    ③作为人民公仆,只有与国家和人民      ,把个人的荣辱、安危置之度外,才会得到群众的赞成,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

    A.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B.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

    C.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D.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第五届“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是设在颇具文艺范的市图书馆举行的,现场揭晓了“构思之星”“最佳团队”等获奖名单。

    B.在今年的两会现场,安保部门首次使用名为“智能单警”的新型警用自平衡电动车,以帮助警务人员扩大巡逻范围和巡视效率。

    C.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的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D.若想过一个低碳、环保、安全的春节,除了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引导之外,关键是市民要转变观念,创新传承民俗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重大事故受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创面皮肤进行再造,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对皮肤表层厚度不超过200微米进行人工再造,而对几毫米厚完整皮肤系统还不能进行再造,           。为此,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3D打印技术制造人造血管。

    A.因为涉及血管组织,没有血管的养分供应,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没法存活

    B.如果涉及血管组织,只要血管能够供应养分,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能存活

    C.因为涉及血管组织,而血管组织涉及的医疗技术问题,人类短时期内还无法解决

    D.但如果人类解决了血管供应养分问题,人造皮肤的其他重大技术也就会迎刃而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周显德初,太祖领同州节度,宣徽使昝居润与伦厚善,荐于太祖,留幕府。太祖继领滑、许、宋三镇,皆署从事,掌留使财货,以廉闻。“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还具以白。朝论沮之曰:“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太祖以问,伦曰:“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稔,岂复有水旱耶?此当决于宸衷。”太祖即命发廪贷民。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B.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C.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D.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天宝末入朝,时禄山反,帝引见,何方诛讨?常清见帝忧,因大言曰:“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壮其言。翌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乘驿赴东京。募兵六万,皆庸保市井之流。乃斫断河阳桥,于东京为固守之备。

    3.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B.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C.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D.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刘璠字宝义,沛国沛人也。璠九岁而,居丧合礼。少好读书,兼善文笔。

    年十七,为上黄侯萧晔所器重。范阳张绾,梁之外戚,才高口辩,见推于世。璠年少未仕,而负才使气,不为之屈。绾尝于新渝侯坐,因酒后京兆杜骞曰:“寒士不逊。”璠厉色曰:“此坐谁非寒士?”璠本意在绾,而晔以为属己,辞色不平。璠曰:“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也!”遂拂衣而去。晔辞之,乃止。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当身痛之辰,即母死之日也。居丧毁瘠,遂感风气。服阕后一年,犹杖而后起,及晔终于毗陵,故吏多分散,璠独奉晔丧还都,坟成乃退。梁简文时在东宫,遇晔素重,诸不送者皆被劾责,唯璠独被优赏。解褐王国常侍,非其好也。

    璠少慷慨,好功名,志欲立事边城,不乐随牒平进。时寇难繁兴,未有所定。还至白马西,属达奚武军已至南郑,璠不得入城,遂降于武。太祖素闻其名,先诫武曰:“勿使刘璠死也。”故武先令璠赴阙。璠至,太祖见之如旧。谓仆射申徽曰:“刘璠佳士,古人何以之。”徽曰:“昔晋主灭吴,利在二陆。明公今平梁汉,得一刘璠也。”时南郑尚拒守未下,达奚武请屠之,太祖将许焉,唯令全璠一家而已。璠乃请之于朝,太祖怒而不许。璠泣而固请,移时不退。柳仲礼侍侧曰:“此烈士也。”太祖曰:“事人当如此。”遂许之。城获全,璠之力也。

    世宗初,授内史中大夫。寻封平阳县子,九百户。在职清白简亮,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璠善于抚御,莅职未期年,生羌降附者五百余家。前后郡守多经营以致赀产,唯璠秋毫无所取,妻子并随羌俗,食麦衣皮,始终不改。洮阳、洪和二郡羌民,常越境璠讼理焉。其德化为他界所归仰如此。天和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选自《宋史﹒列传卷六十三》,有删改)

    1.对文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诟:骂,辱骂

    ②谢:感谢

    ③慷慨:大方,不吝啬

    ④过:责备,责骂

    ⑤烈士:有志之士

    ⑥竟:竟然  

    ⑦期年:一周年

    ⑧诣:到……去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④⑤⑥⑧ D.①⑤⑦⑧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B.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C.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D.后随晔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弗之知/尝忽一日举身楚痛/寻而家信至/云其母病/璠即号泣/戒道绝而又苏

    3.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指幼年失去父亲,类似这种委婉的说法还有“失恃”指失去父亲,“失怙”指失去母亲。

    B.服阙,是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官员须离职三年。

    C.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历朝历代都是以长子做太子。

    D.解褐,是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做官,和“出仕”“致仕”等同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二人才华横溢,当时名噪一时。

    B.太祖,文中的太祖是赵匡胤的庙号。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

    C.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的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采地、食邑、封地等。

    D.卒,是古人对大夫去世的描述方式。我国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的称呼各有不同,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而殁,则指小孩子的夭折或病死。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刘璠在年少未任官时,富有才华有正气,不向梁朝外戚才高能辨的张绾屈服。他胸怀大志,喜好功名,立志在边城立功,不乐于按部就班地晋升。

    B.刘璠仁德厚道。南郑拒守未被攻下,在达奚武请求屠城,太祖也将答应的情况下,刘璠流着泪坚决请求,终于打动了太祖,保全了南郑。

    C.刘璠推行善政,管理有方。担任平阳县子,任职还未到期,生羌就有五百多户人家降附。洮阳、洪和二郡羌民,常常越境来请刘璠判定案子申辩是非。

    D.刘璠恪守孝道,重情重义。母亲去世极度哀伤,人形毁损,服丧期满一年后,还要借助拐杖站立。萧晔在毗陵去世,只有刘璠护送萧晔灵柩还都。

    6.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封平阳县子,邑九百户。在职清白简亮,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

    (2)前后郡守多经营以致赀产,唯璠秋毫无所取,妻子并随羌俗,食麦衣皮,始终不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冥冥寒食雨

    刘一止①

    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

    泉乱如争壑,花寒欲傍人。

    生涯长刺促②,老气尚轮囷③。

    不负年年债,清诗断送春。

    【注】

    ①刘一止(1078~1161),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此诗作于宋室南渡之后。

    ②刺促:奔走忙碌。

    ③轮囷:形容虽年老但志气盘曲在胸的样子。

    1.诗的颔联历来被称为名句,请简要赏析。

    2.本诗中其他三联(首、颈、尾联)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2)《逍遥游》中庄子引用《齐谐》关于大鹏向南迁徙的句子,其中描写大鹏起飞时壮观场景的句子是“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以“                      ”两句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蔡元培的富贵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

    说蔡先生的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清朝、民国,为国家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很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一生搬家多次,只是租居而已。这样的国士或说“国之重臣”,确实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大夫的品德,那就是以国事、天下事为念。

    蔡元培做官的机会太多,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富贵于他是可望可即之事。但蔡先生一生清贫,尤其是晚年寓居香港期间,经济上甚是困窘。蔡先生的儿子蔡怀新证实,父亲置业并不困难,后来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原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有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及接济有困难的亲友、学生。

    一生受惠于蔡元培先生的人太多了。陈独秀、鲁迅、胡适、梁漱溟、毛泽东、刘开渠、王云五这些人,还有众多的学生、看门人,都得益于蔡元培先生。有人回忆:先生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仍不忘周济他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名叫廖平子,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家无隔夜之粮。蔡元培知道廖平子生活清贫,每月赠法币十元,数年不断……可见蔡先生的豪情出于至诚。

    蔡元培先生病逝,国民政府给他发布了褒扬令,称赞他“道德文章,夙孚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毛泽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蒋梦麟的挽联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

    一般的官吏极易为官场习气所染,他们习惯了当官做吏后,便难以回归平实,再难以自食其力。在这方面,蔡元培先生的自信与自足是少有的。

    1907年5月,40岁的蔡元培放弃国内的身份地位,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再次学习,历时4年之久。

    因为公派留学机会搁浅,蔡元培决定自费,当时他还需要抚养妻儿四口。为此,蔡元培给当时在德学习的唐绍仪的侄子唐宝书、唐宝潮等兄弟四人做家庭教师,为他们讲授国学,每月报酬100马克。他的挚友张元济先生向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蔡元培在欧洲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每月稿酬100元,如此保证蔡元培留学所需,并维持其在国内的妻子儿女的生活。

    蔡无培自称“好好先生”,但其实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终生都涉足官场,辞职于他几乎是家常便饭。

    1898年,32岁的蔡元培时任翰林院编修。传统中国社会,中进士点翰林后,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更意味着身系国之重望、位列写史的行列。但当年戊戌政变后,蔡元培仍选择了辞职。1900年,34岁的蔡元培已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一年多,学堂新旧势力争执不断,他支持新派,遭到出资人的干涉。蔡元培断然辞职。1902年,36岁的蔡元培时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一年多,学校发生学潮,蔡元培支持学生退学,他自己则辞职。1912年,46岁的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7月2日,为抵制袁世凯专制独裁,辞职。1917年,51岁的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7月3日,因抗议张勋复辟,他向总统黎元洪提出辞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部分学生被捕,蔡元培四处奔波,救助被捕学生,学生获释后,蔡元培向总统徐世昌递送辞北大校长信,于当晚离京。

    有人统计,蔡元培先生一生辞职有24次之多,其中为北大辞职7次。

    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拿世界各地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这些学校的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校长的身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恩格斯曾称赞但丁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我们看蔡元培先生在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折中的位置,庶几近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如”一句,可见作者对蔡元培的钦佩、赞叹之情,也流露出作者对张謇、章太炎等人的轻视态度。

    B.蔡元培为官多年但没有积蓄,主要原因是他把所有收入都捐给了社会公益事业及接济有困难的亲友、学生。

    C.作者借蔡元培病逝后各方的反应,赞扬了先生在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和道德领域的垂范作用,表达了对先生逝世的惋惜。

    D.蔡元培为官期间屡次辞职,有人统计,他一生辞职多达27次,可见其做人缺乏变通、做事缺乏毅力和坚持。

    E.作者通过客观的史料、文字资料,介绍了蔡元培的为人和社会影响;在编排、叙述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自己态度鲜明的主观性评价。

    2.蔡元培性格中有哪些让人钦佩的特点?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这一句在全全文中有何作用?

    4.有人说,蔡元培一生为官但生活清贫,此文应以“蔡元培的清贫”为题更妥。请结合全文,条理清晰地表达你的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用5个四字短语概括铁路工作人员进行客车车票团体订票的具体操作流程。

    铁路工作人员事先将用于团体订票的临时客车车票计划输入订票系统,然后分别使用16 台电脑对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逐一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电脑界面将只显示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内容,包括申报批次、乘车日期、乘车站、到站、数量等,而企业代码、企业名称等企业自身的资料则全部屏蔽,工作人员无法知道正在安排的订票计划是哪家企业申报的,类似于高考阅卷,因而避免了个人作弊行为,确保了安排计划时公平、公正和客观,最后交由订票服务窗口根据统一安排好的计划组织出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